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建设方案思路
2015-08-15黎峰
黎 峰
(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
笔者曾亲身参与过通用技术实践室的建设工作,并且实地参观了多所学校的通用技术实践室,发现部分学校的通用技术实践室建设华而不实,花巨资配置了大量与课程理念不相符的设备与工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面对琳琅满目的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具,学校在建设通用技术实践室时该如何选择呢? 如何才能避免实践室建设中的浪费和错误倾向?希望本文能够给即将建设通用技术实践室的学校一些启迪。
一、实践室建设指导思想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是以实践室为依托的,因此,实践室的建设一定要体现和落实课程的理念,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在经历中形成技术素养,让课程和学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技术与设计课程的实践室要能在有限的课程中承担起培养学生技术素养、创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重任,建成的实践室要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见识、更多的亲身经历、更多的技术体验,在经历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成长,完成必修模块的学习任务。
将实践室分为第一实践室和第二实践室或者可以称为技术与设计实践室1 和技术与设计实践室2,并且以多功能实践室的形式来建设,这样使用起来既灵活机动又符合教学要求。 两间实践室的学生实践桌和教师实践桌配置完全一样。 使用时,第一实践室偏向设计,用于设计和一般手工制作;第二实践室偏向制作和动作范围较大的敲敲打打的加工动作,室内有车床等机械加工设备。 实践桌上不要固定学生电源,如果固定电源,桌面就不宜承受大的敲击,实践桌的用途也受到限制,因此,一律配置台式学生电源。 如果开设电子与控制技术选修课,可以在第一实践室上课。 当学校现有条件只能提供一间必修教室时,应按第二实践室建设。
实践室不同于普通教室, 除具有普通教室的教学功能外,还应该具有技术教育的功能和学生开展技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功能。 因此实践室既需要大量技术含量丰富的设备和工具的支撑,又不能让设备无意义地空耗学生有限的上课时间,更不能让设备去伤害学生。
二、学校制定建设方案的基本原则
1.建设方案要依据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综合理智地吸取部分先期进入通用技术教学尝试的适用于教学的成功案例而制定。
2.实践室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以安全、实用、现代、精致、节俭、方便为原则,以有利于课程发展和学生发展为原则建设。
3.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仪器、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开发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摆脱以技术工种分类、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传统模式,创建通用性和多样化相结合、基本工具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教学装备与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建设思路,突出技术设计的先进理念,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通用技术实践室的建设。
4.实践室不能配备已经淘汰或即将淘汰、对学生发展作用微小的产品。 要确保配置方案中列出的物品一定是教学中所需要的。除学生电源外,不配置直接使用220 V 交流电的教学工具。通用技术是基础的非专业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通识教育,也不能大量配置偏离课程要求的教具,不能配置中专技校、高校等专业教学使用的类似电子电工实验台之类连教师也难掌握的教具,不能配置偏离课程要求的看似豪华而教学中却用不上的闲置设备。
三、在配置中应充分注意的细节
1.尽量不配置玩具设备或仿真设备。 而且,从安全和经济角度考虑,在确保配置的是能够直接用于加工工业材料的真实设备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小型款。 这已成为众多通用技术教师的共识。
2.配置钻铣床和车床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车床、钻床和铣床的切削原理,而配置钻铣床又便于让学生直观了解钻床和铣床的区别所在。 为了便于学生细致观察切削过程和了解先进技术,机床应尽量选配无极调速的。在配置数控机床时要清楚配置的目的是形成对数控机床的认知,因此只要在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两种设备中选配一款即可,没有必要都配。 数显设备只是设备个别电参数的显示形式而已,作为对数显的认知,学生通过价格低于百元的数字多用电表就可了解,不必因此购买昂贵的数显机床。
3.实践室校园文化。 建议由企业免费提供包含管理制度、墙壁文化和壁柱文化在内的基本校园文化,这样既规避了侵权和购买非法出版物的风险,还可以考察企业对课程的理解。
4.软件。 从方便教学出发,必须是全中文交互界面,同时具有三维设计、工程图设计、应力分析、结构设计、技术与设计教学指导等功能应用。 其中,三维设计教学软件要求具有三重轴的拖放式设计功能,可以自定义动画设计,能够输出高品质的渲染图片;能够自动实现从三维零件到二维三视图的转换,可以在同一设计环境下进行零件与装配之间的关联关系。
总之,学校在制订通用技术实践室建设方案时,一定要了解课程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了解要实现的教学任务对采购物品的需求,注重了解产品在教学中的用途,了解产品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和目的,尽量能了解建设方案中各项货物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使用,既不偏听企业单一宣传,也不盲目参照别人方案,而是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校现有资源、学科教师特长、学生学习能力等)整合多个方案而形成自己的方案。
董秀敏.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建设的反思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