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2015-08-15周文华
周文华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初级中学)
教学是一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组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优势,让学生自发参与学习活动。本文认为,只有不断剔除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活动,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一、提高教师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注意语言精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首先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少讲,学生自己可以看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能听懂的不讲,尽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交流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最后,笔者再引导学生从原子、分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从原子、分子角度解释生活存在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巧妙设计课堂教学问题
教学是一个不断涌现新知识和不断引入新概念的过程,它们之间既存在内在联系,也有一定区别。如,在教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以前学过的制作气体实验的方法和思路的指导下,自己去研究实验装置、提取步骤和反应原理等内容,然后再提问学生能否把锌换成铁和镁,把稀硫酸换成浓盐酸?原因是什么?就这个问题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展开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有很强的挥发性,这样制出的氢气会混合着氯化氢,造成氢气纯度降低,所以,使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才是最好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提出一些启发性和质疑性的问题,营造新奇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教材知识。如既然硫化氢属于酸性物质,那么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可以吗?在反应中,硫化氢是还原剂还是氧化剂?设置这样的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设置一定要紧紧围绕教材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其内容必须涉及符合积累知识的逻辑顺序和知识的内在联系,环环相扣,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引导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共鸣,调动课堂气氛,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思维,取得出乎意料的极佳效果。
三、利用现代手段辅助教学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化学的特点就是在符号、微观和宏观之间构建联系,而学生则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就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只有突破这些难点和重点,我们的教学质量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微观粒子的时候,由于微观粒子具有不可感知性,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讲清楚,因为传统教学缺乏形象性和直观性,所以,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就会似懂非懂,理解不透彻。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和结构特点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比如,在学习原子结构的时候,笔者使用多媒体课件将O 原子和H 原子的结构动态、立体、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出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原子的结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