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词藻美,唯有体验真——体验活动,让学生乐于表达
2015-08-15田洪宇
田洪宇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学会发现、体验、感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来。
2011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学生习作现状并不乐观。
一、学生习作,目前的状况令人担忧
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觉得写作文太难了,又要应付老师的要求,所以常常是东拼西凑或者应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不会留心观察生活,也不会从生活中选择写作素材。他们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往往是熟视无睹,不会用心感悟。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积累,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时就很茫然。
3.没有掌握观察方法。不会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作文时往往思维混乱、没有条理。
如何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中高年级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体验作文,开启快乐的习作之旅
1.“蛋蛋”活动,切身体验,情动辞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的。引导学生把作文的镜头对准自己的生活,广开清泉之源,作文内容自然会充实而丰盈。开学初,我在班级组织了“护蛋、画蛋、斗蛋、摔蛋”几个活动。
学生把自己的蛋画成各种图案,有小姑娘、奥特曼、叮当猫……他们给蛋蛋取一个霸气的名字——“蛋斗士”,进行决斗。邱××的蛋历经四场战斗,大获全胜,获得“斗蛋王”的称号。她举起鸡蛋,兴奋地享受着大家艳羡的目光,经历了深刻的体验之后,学生有了想表达的欲望,不吐不快。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盎然地记录着自己的经历及所见所闻。学生习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在全班学生的商讨下,我们又增加了“蛋蛋工艺品、蛋蛋食品、蛋蛋实验、蛋蛋童话”等活动。学生用整个蛋壳做成了棒棒糖、蛋壳灯;用碎蛋壳做成了各种贴画,有蛋壳狮子、玫瑰花等,真是创意无限。
蛋蛋实验也很热闹:“我的蛋蛋怎么在水中浮不起来?”“加盐!多加点!”“怎么让我的蛋壳变软呀?”“加醋!多加,淹没了最好!”……学生在班级群里时时互动交流,一周后,他们信心满满地展示了自己的实验成果。
两个多月的系列活动,蛋蛋俨然成了学生的朋友,陪伴他们经历了成功与失败、泪水与欢笑。在一次次真真切切的实践体验中,学生懂得了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就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开始喜爱作文,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
体验是学生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的源泉。因为是亲身经历的事,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感。这正是新课标要求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
2.整合资源,“唤醒”体验,乐于表达
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周围的环境教育资源,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1)与学校主题活动相结合
“蛋蛋系列活动”结束了,正好学校组织“科技节”活动,这不是现成的资源吗?于是,结合“科技运动会”和综合实践课,我组织学生继续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体验与观察感悟。因此,我们写了《惊心动魄的“穿越火线”》《有趣的撕纸比赛》《活人钻圈》《科技节》等系列作文。12 月校报上发表了石×的习作《活人钻圈》。
(2)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我们将体验作文活动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组织了五年级的“古诗挑战赛”“辩论会”“包馄饨”等活动,开展了“快乐的圣诞节”“喜迎元旦”“水浒故事擂台赛”“新闻播报”等主题活动,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自身体验也更真切,习作也更加真实、有新意。
(3)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体验作文可以结合体育课开展活动,如“拔河比赛”“接力赛”“一分钟跳绳”“鱼贯跳”等。结合语文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开展活动,如“三分钟演讲比赛”“说名道姓”“经典诵读比赛”等。
(4)与中国传统节日及电视节目相结合
体验作文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展活动,如“春联集锦”;元宵节“猜谜语”;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赛诗会”等。也可以结合电视综艺节目开展活动,比如“汉字拼写大会”“汉字英雄”“一站到底”“成语大会”等。
这些活动都是丰富的生活体验,是习作最好的素材。如果能够充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推进体验作文的深入开展与研究。
3.积累美文,拓展视野,厚积薄发
“蛋蛋”体验是学生亲身经历,因此有的学生写得声情并茂、语言幽默丰富,有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传神。我想,学生要有体验、有感受、有观察、有积累,才能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吧。
体验作文,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并挖掘写作的素材及感悟。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不一定要用华美的词句来表达。如果情真意切,最朴实的语言也同样能打动人心。因为“万般词藻美,唯有体验真。”
李书英.让创新走进习作教学[J].学周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