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放自如,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究

2015-08-15茅薇力

新课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欣赏课美术教学方法

茅薇力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实验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学生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审美经验、养成的健康审美情趣、构建的高尚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最有力的体现。可见,美术欣赏对学生眼界的拓展、美术修养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把握小学美术欣赏课的课程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让美术欣赏课有效开展呢?下面,笔者谈一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重视预习,良好开端

在美术欣赏课中要特别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欣赏课涉及的知识量多面广,做好预习,让学生在对欣赏对象有初步了解和感受的情况下走入课堂能够让教学事半功倍。为了让预习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要明确方向,给出具体的要求,提供相关的预习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进行独立预习或者小组合作预习。独立预习是由一个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预习是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对整合资源,优化学习效果有显著作用。

二、循循善诱,逐步引导

学生通常是凭第一印象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的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的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教师的引导十分关键。

1.问题的提出要分层分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

让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步骤:(1)描述;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画种、内容、题材等。(2)分析;使学生对作品的构图、造型、线条、色彩等艺术表现方式进行整体的分析。(3)评价;情感的升华,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作品的内涵,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好和感受。

2.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问题的表达要有变化

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教师在提问方式、语言表述上要注意区别。对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要更具体、更口语化,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而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用书面语或者美术术语提问。

3.问题要有针对性,切不可空泛

例如,“这幅画用了什么样的色彩?”这个问题指向性不强,会对学生造成困扰。这个问题可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比如,“画面上主要的颜色是什么?是暖色还是冷色?”进而还可以问“这样的色彩给你什么感受?欢快的还是悲伤的?”还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大可略过。比如,梵·高的《向日葵》,学生可以一眼看出作品内容的,例如,“这幅画画了什么?”这种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大可不必提出。可以换个问题问:“这幅画中的向日葵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从对比中发现作品的特别之处。

4.抓住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表达自我感受

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的问题,从而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5.多设计启发性问题

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学生独特的欣赏视角,从而提升审美层次。如,在欣赏吴冠中的《小鸟的家》,我问学生:“这些小鸟在做什么?说什么呢?”学生以此展开想象,这幅作品即刻有了故事性和生命力。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种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最闪光、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三、启发评述,提升审美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美术欣赏课属于‘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武断地给出结论,用教师的感受替代学生的感受。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它又具有科学性,在专业语言,如,材质、形式、题材等专业知识上如果学生的分析是错误的,教师应当指出并更正。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学的艺术性,既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但又不能任意放纵,颠倒黑白。

例如,在五年级的《中国传世名作》一课中,教材展示了阎立本的《捣练图》,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在议论“这些人都好胖啊”“没有眉毛好难看”“眼睛好小”……显然,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眼中并不美。如果此时教师立刻制止了学生的讨论,并且强制学生接受这样的美,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即使不会反驳,内心也是不认同的。所以,我顺势抛出一个问题:“画中的人物为什么都这么胖?”“因为画的是唐朝的人物!”马上就有几个学生站迫不及待地喊了起来。接着,我又让学生欣赏了《捣练图》与《簪花仕女图》中人物的脸型、体态等,并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唐代人物画的风格。通过欣赏比较,有个学生说:“唐朝以胖为美,以健康为美,也反应了唐朝的生活是比较富裕的,要不怎么长那么胖呢?”这说明学生已经能够理解画中的人物胖的原因,同时,也了解了这两幅作品的创作朝代和唐代人物画风格。

对于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过程,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只有收放自如才能推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所谓“收”,是教师对学生的有效调度,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准确应用。而“放”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践行,是拓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空间的保障,是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和探索。“收”是“放”的前提,“放”是“收”的升华。一张一弛,收放自如才能让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开展,真正起到审美情趣、培养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06).

猜你喜欢

欣赏课美术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创意美术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流行音乐对于音乐欣赏课构建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