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08-15王军
王 军
(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就是兴趣。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兴趣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搞好目前中职的数学基础教育,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简单传授上,而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哪些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现将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手段作简单介绍:
一、用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中。通过创设美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例如,在讲解“幂的知识”时,我拿了一张只有0.01 mm厚的白纸对学生说:“这张白纸经过对折28次之后的厚度有多少?有我们的教学楼这么高吗?”然后我提问了一位学生,她说:感觉应该没有教学楼那么高吧!我稍作停顿,对那位学生说:“这张纸对折28次之后的厚度不仅远远超过我们的教学楼的,而且还要超过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时班里的所有学生都感觉很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还质疑我所说的。我乘势指出“学习了本节幂知识之后,我们可算出其厚度为约26844 m。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巧用生活实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更充满着数学。我常常借用有关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集合与元素”这一节时,我就举了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加以说明,使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集合的概念。通过这些实例就会使数学的概念形象化,使知识从复杂变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学生感兴趣,就容易掌握。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极大地促进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主动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的方法,用略带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和理解的鼓励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李兰菊.数学世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