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真人秀节目模式移植中地域文化的再现与应用

2015-08-15

新闻传播 2015年2期
关键词:真人秀文化

于 音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真人秀作为一种节目形态,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电视真人秀节目和观众有着广泛的互动,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在电视产业链运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国内真人秀节目数量的增加,节目中的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对真人秀的选择,地域文化在真人秀中的融入也成为节目附加值的重要部分,海外许多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叙事过程中,巧妙地应用了地域文化的有形产物和无形产物,于潜移默化之中两者相得益彰。

一、国内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本土创新,大部分照搬国外模式

就我国目前的真人秀概况而言,虽然也出现过一些比较吸引观众眼球、在一定时间内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但大部分是移植而不是原创,都是将海外现有的节目本土化,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许多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地域文化本该传承至今,但时代的变迁造成这些美好传统逐渐流失,如将这些元素运用于真人秀之中,会促进我国不同地区文化的传承。

2.节目煽情方式过于单一

我国当红的各类选秀节目,煽情环节必不可少,但是许多怀揣梦想走上舞台的选手,没有一个不失去过重要的人,没有一个不拥有贫穷痛苦的童年,没有一个不曾被上天开过玩笑,泪水成为煽情的唯一工具。笔者认为,观众都是挑食的,没有新意的煽情设定总会让人疲劳,应该设法将各式文化元素尝试应用到煽情的环节中,同时要杜绝过于矫揉造作的戏法。

3.有的节目缺乏真实性,是剧组编写的剧情

真人秀节目最重要的是其真实性,剧组不应该为了追求有看点而捏造事实,甚至有传闻说,很多选手的感人事迹是剧组为了噱头和吸引眼球而捏造的,这直接违背了真人秀节目真实性的宗旨,而且有的节目还强将地域文化变成噱头与情节强行扯上关系,使节目显得十分生硬。

二、国外经典案例——以美国真人秀节目为例

1.美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幸存者》

在此节目中,戏剧性冲突通过人与自然的冲突得到了体现。自然条件的艰苦,不仅起到了渲染戏剧性效果的作用,同时节目组所走访的那些国家、地区,其地域文化都在有形和无形中得到体现,为节目增添了不少色彩。

从最初的婆罗岛到最近一季的菲律宾卡加延,制作组带着选手们探索了地球上无数个地方,每个地方的环境各有不同,热门的有澳大利亚、斐济,还有第十五季的中国九江,如第十五季《幸存者中国》里的第一集,选手们来到了自然原始的千岛湖,很多僧侣迎接来自各地的外国人,主持人也介绍了不同的信仰。这一季的节目片头曲也制作得非常华丽,在中国的长城、桂林取景,并展示了脸谱文化和京剧,往后的每一集,“幸存者”通过不同的竞技游戏串联起了舞龙舞狮、绣球、金箍棒、古式帆船、宝剑、铜钱、繁体字、烟火、筷子、瓷器、铠甲、茶等独具中国地域特色的元素。

真人秀的魅力体现在作秀的同时真实地叙事,又在叙事的同时反映所处地的地域文化,并有机地运用到节目细节、游戏设置中去,在这方面《幸存者》做得很好。

2.美国著名的时尚真人秀《全美超模大赛(ANTM)》

美国著名的时尚真人秀《全美超模大赛(ANTM)》已经连续播出21季,每一季都包括十几个主题的拍摄,一一淘汰表现欠佳的选手,每个主题都别出心裁,而每一季中都会带领剩下的选手一同出国旅行,每到一个新的国家,剧组都将那个地区的时尚元素和当地特色文化巧妙融合。在第十四季中,超模们来到新西兰,刚一下飞机就观赏了热情原始的毛利人舞蹈,主持人随后宣布了当日的特色风格拍摄主题,往后的几周,剧组甚至找来新西兰最常见的动物——绵羊,参与拍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第十六季中,超模去了摩洛哥,随后她们参与了当地特色护肤品的推销挑战赛,以及当地顶盘舞的比赛,有许多竞技真人秀中安排的游戏或比赛环节都是采用一些人工的特质道具,也采用了室内拍摄。这种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比赛环节中去的手法,给节目增添了不少色彩。

三、经验借鉴

通过对以上两个国外真人秀节目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目前此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不能作为真人秀的主线来诠释,而是应该作为辅助和增益的元素,当然以旅游为主题的真人秀另当别论。

(1)地域文化直接用于真人秀节目中

前面举到的例子——《幸存者》和《全美超模大赛》中,直接将他们拍摄地的地域文化融合到了节目的内容当中。就我国目前的真人秀节目的概况而言,大部分是移植而不是原创,真人秀在本土化过程中,可以在节目本身的框架上增添一些我国特色文化的内容。

这段时间比较火的《爸爸去哪儿》是购买了韩国当红真人秀《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版权,韩版《爸爸》中,父亲们带着孩子们跑了很多地方,第一季第三集《第二次旅行-忠清道斗毛里》中,要求孩子们寻找古树,并围绕着古树讲述了很多故事,孩子们既明白了斗毛里这儿的一些背景知识,又领悟到这古树的重要意义,对比一下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大家到普者黑的那几集,挖藕、打鱼、寻找食材,这些环节都很温馨也很生活化,整个节目展现了当地的静谧和闲适,但是这些都没有呈现出浓厚的文化韵味,美景四处都有,但无形的富有文化价值的元素需要我们去提炼。

在内容设定中,竞技的内容可以是和地域文化相关的,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体现。首先是有形的手法,例如提供给爸爸和孩子们当地特有的食材,让他们尝试烹制,再或者提供给俏美的超模们富于特色的民族彩妆和服饰,让她们尝试摆出最能诠释这一切的造型。然后是无形的手法,可以将一些特色文化抽象化,甚至改变原型,例如提供线索给参赛选手,让他们继续挖掘这背后的故事,或是像《特效化妆师大对决》第一季决赛那样,提供几个关于童话的元素,再加上新的地域元素让选手们自由组合和创作。

总之,内容的设定是真人秀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能让地域文化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使内容更加饱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宣扬当地的特色文化,这是我们在移植外来真人秀时很有必要注意到的,不然缺乏本土化元素的节目只会被说成抄袭,或给观众水土不服的感觉。

(2) 地域文化元素可运用到节目煽情中

电视节目编导的最大愿望是实现真、善、美的诠释,而这些元素都可以归纳为节目中煽情的部分。《全美超模大赛》第20季,选手们来到了巴厘岛。第20季比较特殊,第一次容许男模特参与竞技,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浪漫情愫在男女选手中氤氲而生,一对情侣走到了最后6强,在某场挑战赛中获胜,剧组给予的奖品是高级水疗双人体验,那一幕,片中配上浪漫的音乐、朦胧的色调,男女主角彼此说着很浪漫的话语,同时他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当地富有特色风格的水疗馆,摄像机镜头时不时拍摄到两人沉醉的表情,然后穿插入各种特色的雕塑——抱着水瓶的少女和手捧鲜花的动物,就连最后一幕也是定格在当地特有的植物上,这种安排让观众觉得煽情恰到好处。《特效化妆师大对决》与之类似,因为比赛所选拔的人才要符合美国现今电影化妆师的大体风格,很多挑战主题都是标新立异、极具创意,甚至是毛骨悚然的,第五季老将对新将中有一场关于变种人的挑战赛,选手们来到了美国的一个废弃监狱,这里曾经关押过战争时期的重犯和间谍,地牢和刑房都具有浓厚的年代感和阴森气息,很适合选手们构思令人发指的角色,剧组别出心裁地再现了当年场景,把选手们关在不同的房间里让他们构思草图,模拟了当年昏暗闪烁的灯光,老鼠的声音,还有蒸汽和机械的声音,很有代入感,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当地古老而压抑的灰色文化,这样的制作也可以把取材自美丽风景的镜头安排到片头片尾曲里,迅速带领观众入戏。再者,人物吐露浓烈情感时,配上地域风情的小细节也会很出彩。

(3)地域文化可运用到参赛选手背景介绍中

真人秀贵在一个“真”和一个“人”字,每个人带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来参加选秀,总会有人带着有趣或具有亮点的故事。真人秀需要具有故事性的情节,人物背景能给节目带来更多的故事性。

全美超模第十五季有一个犹太女孩名叫Ester,几乎每天都在和自己的信仰作斗争,原本规定的不能在晚上某个钟点后使用电,所以Ester向主持人和评委承诺愿意为梦想放弃这些规定。同时,剧组在多集提到了她因为不能吃的东西而紧张兮兮,其他的选手还为她专门准备了一个柜子,写上ESTER’SSTUFF,这个小情节很幽默、很可爱。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选手吉克隽逸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辽阔的原生态歌喉来自于她从小成长的地方,在节目中,剧组将她的背景故事包装得很浪漫,很能吸引眼球。

介绍人物背景的时候,服装、妆容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可以作为出发点,剧组需要加强的是,把他们来源的地域文化加入到节目中。

四、结论

真人秀节目,如何将许多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其中,是我们对此研究的重点。这些地域文化本该传承至今,但时代的变迁造成这些美好传统的流失,如将这些元素运用于真人秀之中,不仅会催生真正的、精品的本土化真人秀节目,而且也会促进我国不同地区文化的传承。■

[1]许志江.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研究[J].求实,2006(S2)

[2]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05)

[3]王倩,隋冰.从国外成功的真人秀节目看我国此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电影文学.2011(09)

[4]陈欣钢.跨国流动中的电视节目形态重构——基于中国真人秀节目的文本分析[J].电视研究.2011(03)

[5]陶静,王建军.虚拟与现实的互动——浅谈电视真人秀节目[J].新闻世界.2011(09)

[6]朱明明.窥视、梦想、商业——美国真人秀节目的三个关键词[J].新闻世界.2010(08)

[7]刘坚.媒介文化互动传播与地域文化交流——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大众媒介传播[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8]Annette Hill著.《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9]尹鸿、冉儒学、陆虹著.《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10]谢耘耕,陈虹著.《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1]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李栋编.《当代武汉历史文化系列丛书:汉口的复活》[M].武汉出版社,2012.

[13]佀治洪、焦红辉、吴胜家主编.《民国时期的武汉》海风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真人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谁远谁近?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