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新闻专业的改革研究——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尝试

2015-08-15杨秀侃

新闻传播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训专业课程

杨秀侃

(上海体育学院 200433)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路径

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次讲话是高校分类改革的一次号角,经过重新定位的普通高校都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都要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主。因此,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要尽快围绕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此前,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和改革,比如将专业的培养目标拓展到新闻媒体以外的文化传播机构,就业单位从省级、地市级的新闻机构拓展到县级甚至乡镇级的新闻机构以及文化站。但是,泛化的培养目标需要相应的课程和设备作为支撑,现有的师资需要进行转化和提升,加之生源素质的逐年下降,以上因素或多或少制约着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另外,由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这些改革仅仅是局部的尝试,能否在改革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教育模式,还需要时间进行检验。

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改革和尝试,业界也进行过尝试。比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琼台示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四所院校就明确以网络编辑为培养方向,另有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网络媒体方向)、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网络新闻与新媒体方向)、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网络传播方向)等。对于这些院校的改革和尝试,由于没有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加之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所在城市发展不一,所以有必要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改革重要,对于改革的总结和研究更加重要。在以上改革尝试和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试验法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改革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选择的是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路径为:首先对改革的目标进行重新的设计和谋划,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来调整培养方案,依据毕业生的反馈来优化课程内容,然后实施这些课改方案,最后再对课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调整。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于网络编辑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我们主要选择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作为研究的样本,同时也会考虑中西部地区高校改革的实际。用人单位对于网络编辑需求,我们主要是通过浏览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百姓网、赶集网等常用的招聘信息类网站进行整理,从企业对于网络编辑的岗位要求和用人标准来梳理出网络编辑的核心专业能力。对于课程改革的评估,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参与式观察的方法,探索影响改革目标实现的重要变量。试验结束后,我们还将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反馈的信息来审视改革的成败并对改革模式进行调整。

二、调查研究和梳理分析

在对近年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改革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传统媒体为主的就业思路已经制约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发展,越来越低的行业就业率也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危机重重。考察那些进行改革的院校,我们认为,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网络媒体将以其巨大的宽容度接纳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那些懂网络策划、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的技能型人才将受到新闻类网络媒体、社交类网络媒体以及商务类网络媒体的欢迎。

从我们对于招聘类网站搜集的资料看,作为全国经济、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上海确立以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带动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无论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还是正在进行转型、产业升级的第二产业,都对网络编辑有着旺盛的需求。相比之下,其他省会等二线城市对于网络编辑的需求量就少了很多。

从招聘企业的类别看,电子商务类网站招聘的网络编辑数量较多,基本为两类公司,一种为信息技术公司,一种为商贸有限公司。二者均拥有一个或多个电子商务类网站,并以网站或网店作为盈利的工具或者是销售其它产品的工具。与2011年相比,团购类网站招聘网络编辑的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2012年团购类网站很不景气,市场正在消化2011年团购类网站扩张所招聘、目前面临重新就业的网络编辑。对于网络编辑需求量较大的依次为电子商务类、服务咨询类、软件开发类、金融投资类等第三产业的企业,其次是一些传统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企业。新闻类网站对于网络编辑的需求近似饱和,人才标准也比企业类网络编辑高,比如知识储备、学历要求等。

从招聘的要求上看,几乎所有企业对于网络编辑的岗位要求都提到较强的采编能力。也就是说,采编能力是网络编辑培养的最基本技能,也是区别于其他工作岗位的特质,比如区别于技术擅长的网络工程师。其次,比较强的新闻敏感性以及策划意识,懂得运用网络技术传播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推广、传播的能力。新闻敏感是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的对于新闻事件的感知能力,与新闻写作能力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也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更适合做网站内容的原因。最后,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的能力,包括网络编辑岗位所需的网站制作与设计软件。和网络编辑相近的其他工作比如网络推广、网络策划等,同样也需要熟练地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的能力。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如果网络编辑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就可以兼任办公室文员的岗位,这样的人才是非常受到企业的欢迎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想要拓展就业空间,不只是培养懂新闻策划的传媒人才,而且还应着力培养懂网络推广的企宣人员。

但是,我们发现,目前高等院校仍然是按照新闻类网站的标准来培养网络编辑,比如网络编辑师的考核是按照新闻类网站的标准进行的。如果不考虑用人企业的需求,没有看到企业类网站、社交类网站、商务类网站蓬勃发展的实际,不对网络编辑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网络编辑是很难适应企业发展的岗位需要的,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

三、改革尝试和效果分析

首先,我们声明,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尝试,并非排斥和放弃教育部制定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或者去培养那些“万金油式”的没有特色和专长的人才,而是在保证现有培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在网络编辑需求量较大的都市进行的小范围的调整。

其次,网络编辑的改革和尝试符合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顺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符合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这一实际,也是顺应教育部提倡的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要求。

最后,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网络编辑的尝试,可以借鉴部分现有兄弟专业的经验。比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琼台示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以培养网络编辑为方向的高等院校的经验。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创办于2009年,是这所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最年轻的专业。五年多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从最初的培养娱乐记者的定位,转变到培养电视记者,这些培养方案的调整,反映了学院高层对于专业定位的模糊以及办学条件的限制,同时反映了专业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频频更换所带来的调整。

2012年以来,该专业的教师队伍基本配备齐全,专业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期,虽然还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但也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方向,加之教师教改的主动性比较强,在新时期,专业积蓄了改革的力量,基本形成了两个方向的改革思路,以全媒体为方向的改革和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改革。由于这两个方向都是在以新媒体的发展为背景,因此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人,全部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副教授一名、博士一名,这两名教师曾有过较长的媒体从业经验,一名曾为一地市报编委,一名曾为一地市报摄影记者,前者讲授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实践类课程,后者讲授新闻摄影、新闻摄像、网站设计等技术类课程。另有两名教师虽然没有新闻从业经历,但也是新闻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能力较强,对于新媒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有学生160名,按照生源地不同,可分为上海学生和外地学生,上海生源较早接触网络,对于网络编辑的兴趣较大,而外地生源接触网络的时间较晚,学习动机没有上海生源那么积极。课堂上,上海学生较外地学生活跃,思维较为开阔。外地学生虽然课堂反应沉闷,但是踏实肯学,组织纪律性强。

针对上电的实际,参考现有成功的课改经验,专业初步达成几点改革的共识,以此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

首先是课程体系改革方面:(1)课程安排上,多一些媒体技术,少一些抽象理论,从本科“压缩”型教育向高职技能型教育的跨越;(2)板块安排上,保持原有的培养方案,增加网络方面的课程,遵循教育部对于专业的设定,同时又进行一定程度调整;(3)程序安排上,先以摄影、摄像等技术课程做基础,在传授技术中融入新闻实践;接着,以杂志排版、网页制作等软件课程做基础,然后使用软件制作时尚杂志和网站建设。

其次是教学内容改革方面:(1)知识结构,技术层面的知识要求“学”中“用”,做到举一反三;理论层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在“用”中“学”,做到触类旁通;(2)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3)考核方式,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考察记忆能力,尽量减少闭卷考试,以期末大作业或者设计项目进行考核。

最后是实训教学改革方面:(1)积极推动实训平台的建设,搭建全媒体实训平台;(2)在实训课题和项目上,尽量选择具有实战性的实训内容,与企业行业的标准接轨;(3)在实训形式上,尽量采取多样化的实训方式和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4)要处理好实习和教学的关系,不能因为实习影响到教学,也不能因教学而放弃实习。

在此基础上,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重新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研和重新定位,他们认为,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新闻采编基础知识,掌握新闻采写、版面编辑、摄影摄像、视频剪辑、网页制作五大技能,熟悉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手机全媒体采编流程,以地市级报纸编辑记者、电视台摄像剪辑、网站编辑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企业的宣传、公关、推广岗位为就业方向的全媒体新闻采编人员。

从这一培养目标看,将学生的技能分为新闻采写、版面编辑、摄影摄像、视频剪辑、网页制作等五方面,这五项技能基本涵盖了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各种方向所应具备的技能。比如,新闻采写和版面编辑能力对应的是平面媒体,摄影摄像和视频剪辑能力对应的是电视媒体,网页制作和网络编辑对应的是网络媒体。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学生必须掌握所有媒体需要掌握的技能,只存在“何时掌握”的问题,不存在“是否掌握”的问题。

为此,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递进的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学习目标,对应着不同板块的课程,希望学生按照安排跟上教学进度,掌握相应的技能。比如,一年级是以基础理论、报纸采编业务为主,优秀的学生可以地市级报纸编辑记者为就业方向。二年级上半学期以电视媒体采编业务课程为主,优秀的学生可以电视台摄像剪辑为就业的方向。二年级下半学期以网络媒体采编业务课程为主,以网站编辑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企业的宣传、公关、推广岗位等作为大部分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进行培养。

通过以上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既要做到循序渐进、难易结合,又要做到突出重点、照顾多数,既要突出专业的特色,又要保证专业的根本,既要考虑多数普通学生的实际就业,又要让少数优秀的学生有所发挥。在学生的培养上做到因材施教,在学生的就业上做到物尽其用,既符合高职高专生源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基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这一实际,服务地方、服务经济的举措,特别是避免教育标准化带来的特色丧失以及培养方案的趋同等问题。

在这一培养目标下,专业开设了以下的课程:基础理论板块有《新闻传播学概论》、《新闻史》、《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新闻评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技能板块有《PS基础》、《新闻摄影》、《Indesign与版面设计》、《摄像基础》、《剪辑基础》、《电视编辑和节目制作》、《网页制作与网络管理》、《网络编辑与专题策划》。这些课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特别是这些技能课程,不仅是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课程,而且还可以作为一门生存的技能进行学习。

比如,通过学习《新闻摄影》课程,学生可以考取国家中级摄影师资格证书,可以到上海的婚纱影楼、摄影机构、婚庆机构从事摄影师的工作,而《photoshop》是摄影师必须掌握的图片处理软件。无论是摄影记者、图片编辑,还是商业摄影师、图片处理员,两门课程都是非常实用的课程。《Indesign》是一款报纸杂志专业排版软件,同时也是一款适合数字出版的软件。据该院数字新媒体专业对于毕业生的调查显示,《Indesign》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软件。结合专业的特点,主要是强调《Inde⁃sign与版面设计》在报纸杂志排版方面的应用。由于网络上有这款软件的教学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网上教学手段进行学习,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各报纸、杂志版面进行排版,做出和这些报纸和杂志一模一样的版面来。《摄像基础》也是一门较为实用的课程,学生可以和《剪辑基础》、《电视编辑和节目制作》课程一起完成视频节目的制作,不仅可以成为电视台后期制作编辑,而且还可以为公司客户制作宣传片专题片等,可以成为一种创业谋生的手段。《网页制作与网络管理》主要是讲授网站开发软件《dreamweaver》并通过这个软件对网站进行设计、管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学生从事网络编辑最为基础的课程。《网络编辑与专题策划》将《网络编辑》课程和《专题策划》课程进行浓缩,让学生在对网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提高编辑能力、设计能力和策划能力。

另外,专业还开设了《手机报新闻编辑》、《电子杂志制作》、《微视频创意与制作》等拓展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基于全媒体运营的考虑,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属于首创,比较实用,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专业遵循“技术第一、知识第二、素质第三”的思路。也就是说,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一直以来,理论课程和技术课程的分离,是一种人为的分离,认为理论课程多了,或者技术课程多了。实际上,两者并非矛盾体,我们可以在技术课程里讲授理论,也可以在理论课程里传授技术。因此,我们以技术课程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理论和职业教育,或者是在讲授技术的同时强化理论和职业教育,尽量做到技术和理论不分家。

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搭建了校报、电视台、手机报、电子杂志、网站等五类全媒体组合式实训平台,做到实践教学与课程设置的紧密对接。例如,报纸媒体、电视媒体、电子杂志、手机报、网络媒体的实训,分别对应《报纸编辑》、《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电子杂志制作》、《手机报新闻编辑》、《网络编辑专题策划》等课程,做到媒体实训有据可依,有项目可依,有课题可依。实训平台不需要规模很大,也不一定是报社、电视台、电台等媒体,但一定要真实、规范、有效。真实性是实训教学的根本,规范性是实训教学的保障,有效性是实训教学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将学生分到这些媒体的不同岗位,从而让所有媒体实训平台得以正常运行。五大实训平台提供的工作岗位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记者三个记者岗位,校报编辑、电视台剪辑、电子杂志编辑、网站编辑、手机报编辑五个编辑岗位,另外还有通联部、发行部等两个岗位。在每周的实训课程上,学生记者都要汇报所负责不同专业的新闻线索,然后进行采访的调度,摄影记者和摄像记者进行配合。采访回来后,记者将采访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处理好,交由编辑部门处理,校报编辑、电视台剪辑、电子杂志编辑、网站编辑、手机报编辑根据各自媒体的特点对稿件进行处理,然后将其设计成新闻产品,发布在各自的媒体上。

五大媒体的受众主要是本校师生以及张江高教园区的师生,媒体虽小,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从传播效果看不逊色于正规的媒体。为此,专业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实训平台的正常运行。另外,还专门配备具有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对实训平台进行指导和管理。

之所以强化技能课程和实训课程,主要是实训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环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专层面的实训教学不同于中专层面的实训教学,也不同于本科层面的实训教学。实训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使用所学软件解决新闻传播的实际问题。为此,课题组采取项目制、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新闻产品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来。

课题组还通过任务分解、以赛代练的方式,强化实训教学的效果。目前看,模仿是学生提高技能的最为便捷的方式,通过模仿各大报纸、杂志的版面,学生可以设计出和正式出版物一模一样的新闻产品,技能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锻炼。除了技能课程和实训课程的配合外,还会在毕业综合训练环节上给予强化,学生可以选择报纸、杂志、网站三种媒体之一作为毕业综合训练的方向,按照一定的主题和思路做出一份报纸、一份杂志或者一个网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新闻采写、摄影摄像、剪辑设计、软件应用等能力得到了普遍的锻炼。作为大专层面的毕业考核方式,设计作品比撰写论文来得更加真实,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除了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外,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网络编辑培养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是关键的一环。即便学生基础很差,但是如果有着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动机,那么学习效果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他们从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就能了解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到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和岗位。他们在讲授每门课程之前,都要对课程和课程之间的连贯关系进行讲解,希望大家了解所学课程的重要性,树立系统学习的理念。另外,在平时的课堂里,他们利用德育五分钟教育的时间来和学生分享职业规划,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坚定学习的信心。总之,他们会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宣传专业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学习信心,从而保证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尝试,课题组对在校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调查。除了本专业的学生外,还对其它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习态度的调查,首先是考察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可程度,特别是对网络编辑专业的认可程度,主要了解本专业和外专业学生对于网络编辑职业的认知程度;其次是上课的积极和参与的程度,上课的积极和参与程度,与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否以及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有关,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教学环节是否设计,教学方式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后是主要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可以想出各种解决路径,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以上考核内容,课题组设计了不同问题,希望这些问题能够调查到学生对于网络编辑的认可程度。经过对回收上来的问卷分析,我们发现,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基本了解网络编辑是什么性质工作,而随机抽取的其它专业学生才占35%,且多为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学生,主要是他们也有类似的课程,特别是以网络媒体为方向的课程。之所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都了解网络编辑的工作,主要与我们的职业规划教育有关系。在问及网络编辑是否有发展前景时,给予肯定回答的学生多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其它专业学生多回答不清楚、不敢肯定。但是在问及将来是否从事网络编辑工作时,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人数较之前下降10%,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一定的信心,或许是兴趣爱好使然。毕竟,在选择将来的职业时,还是存在很多变数,知道网络编辑的工作性质,不意味着就要选择从事网络编辑这一工作。整体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对于网络编辑还是比较认可的,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愿意将来从事网络编辑工作。看来,他们的职业规划教育是有效果的。

针对学生课堂积极和参与程度,我们采用的是参与式观察法进行调查。选择的课程主要是《网络编辑专题策划》和《网页制作与网络管理》两门网络板块的核心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在这两门课程上的参与程度。是否有互动环节,是否有实训项目,互动环节和实训项目是否和课程目标一致,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与企业对于网络编辑的能力需求一致,这些问题都需要任课教师全盘考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同时也需要教师尝试不同的授课方法,借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两门课的任课教师经常在一起集体备课,讨论每堂课的内容和授课方式,做到这两门课课程内容的无缝对接。

《网络编辑专题策划》的任课教师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同时,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因此也设立了很多互动的环节和实训的项目,做到课堂讲授和课堂练习相结合,课堂体验和课后作业相结合,假题真做和真题真做相结合。每次课堂上,都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特别是理论讲授环节,看看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课堂练习环节,看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一般说来,学生的创造力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否有创造力,是否有创新的想法,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对于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更应该以掌握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一般说来,技能是将所学知识和工作任务进行联系的能力,具体到新闻采编专业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和软件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网络编辑专题策划》课程而言,我们要考察的是学生如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办赢利性网站的文案。对于《网页制作与网络管理》课程而言,要考察的是学生如何运用各种软件模仿已有网页设计出更好的网页的能力。

专题策划和创办网站是网络编辑中高级阶段课程的任务。专题策划的考核就是希望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收集信息、制作并呈现专题网页。创办网站的考核则是要求学生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后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电子商务网站,要求电子商务网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在捕抓商机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只要投入即可以上线运营。

《网络编辑专题策划》的考核分为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期中考核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所要创办网站的定位以及办站宗旨,自行策划一个活动类网络专题,希望这个专题能够起到宣传网站、推广网站的作用。期末考核主要是期末大作业,要求学生在调查研究分析商机的基础上,提出创办电子商务网站的可行性报告,并设计出网站首页效果图。而《网页制作与网络管理》也采取了相应的考核内容,即做专题网页和网站两个方向的作业,就是将以上的思路体现成可视的、可以链接的网页。以上作业,主题自选,版式自选,目的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发挥其创造力进行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站和开发。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发现,学生当中涌现了很多有创意的网站建站思路,可以说是非常意外的收获。一直以来,电子商务领域创业的成功案例很多,但是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激烈,电子商务领域越来越难有创意,创新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很难提出有新意的想法和思路,创业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仅仅学习电子商务不到一个学期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要想提出具有创新性、可行性、赢利性的电子商务网站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更何况还要将这些想法呈现出来做成可以上线的网站。

这些具有创意的网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出来的,因为每堂课,任课教师都会拿很多案例进行分析,特别是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商机,启发学生触类旁通地思考问题,并拿到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最后确定下来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各行业电子商务化的现状比较熟悉,了解这些行业的领军电子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从而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可行的思路。

由于采用博客这一实训平台,创办了上电娱乐、美食、旅游、财经、体育、游戏、动漫、设计、科技、教育等行业博客,让学生分组自行管理博客,收集行业资讯,发布行业信息,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另外也是充实了学生对于某个行业的专业知识,为将来从事某一行业网络编辑提供专业知识的保障。按照要求,自开学始,每位学生每天都要在行业博客上发布一篇自己选取的博文。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加之要求学生体验这一行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学生对这一行业的商机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可以在这一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基础上提出一些创新的、修改性的意见,这就形成了网站创意的来源。

以上是课题实施以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一年来所进行的改革和尝试。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设置、学时安排、课程群设计,而且是课堂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尝试,并非看网络编辑课程的多和少,而是要有相应的师资和精心的设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整合课程的内容,课程建设也不应该是课程的删减和优化,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很好的设计。理论课程的减少并非知识的弱化,而是将知识融入到实训当中,将知识转化成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能。从某种程度说,知识的架构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服务的。因此,他们的课堂更多传授新媒体技术,在传授技术的同时去讲授理论知识,在操作实训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在考核方式上,以过程考核、成果考核为主,以知识考核为辅,以递交大作业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自由的主题下完成创新和创造。

结论

本课题主要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在对网络编辑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步骤。通过改革和尝试,我们认为,课程改革、学习态度和实践平台的建设是影响网络编辑培养的关键因素。在他们的改革和尝试中,他们很好地处理好技术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关系、学生技能培养和实训平台建设的关系、学生学习态度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关系。从毕业生就业反馈的情况看,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专业的改革是成功的,也是可行的。改革的经验和路径,也是可以推广的。

随着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应该看到新闻传播行业人才的技术化趋势,应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任何行业的职业能力分析都是源自市场需求,我们要学会将学生的知识储备变成知识建构,也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是基础,掌握了新媒体传播技术,才能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我们也要以内容为王,这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的特质,失去了新闻采编能力,也就失去了我们的优势。这也是我们改革不可忽视的原则。■

[1]吴良勤.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9(4):96-98

[2]吴婧.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鄂州大学学报,2010(6):77-80

[3]杨丽.“岗位导向,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新闻专业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4):5-6

[4]贺小玲.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模块课程的构建[J].鄂州大学学报,2011(1):70-73

[5]高常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35-139

[6]高常等.“三段式”模式下项目教学法在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78-81

[7]宋庚一等.高职院校新闻实验室与实训建设初探[J].今传媒,2011(2):108-109

[8]刘建勋.理论·知识·技能·视野——关于高职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思路[J].新闻知识,2009(10):92-93

[9]余庆华.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理论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9(5):71-74

猜你喜欢

实训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