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铣削加工与实训一体化教程项目教学改革初探

2015-08-15翟建强

新课程(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理实实训加工

翟建强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一、项目课程改革的紧迫性

近几年来,中职教育在数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有些迷茫,到底对中职学生“教什么,怎么教”成为当今职业教育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中职学校为适应企业需求,不断地探索尝试,采取了一系列“校企联合体教学模式”,如:引入梯度产品融入实训教学、工学结合项目式教学等措施,而我们的教学对象却在不断地扩大,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专业教师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开展课程改革涉及教师专业素质、教学综合素质(课堂、课件、教案及课程开发)及德育角色扮演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需要专业教师起带头作用,提升适应中职教育的各方面能力。而数控铣削加工与实训一体化教程项目课程的开发,是我们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摒弃了以往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脱节的弊病,使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理实一体化“双师型”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当代中职生群体,以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要改变目前中职教育面临的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局面,就必须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而一体化教学正是顺应了这一教学规律。一体化教学实现了多元化,其中包括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教师、车间一体;教师、师傅一体;学生、徒弟一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一个课堂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即: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再进一步实践,从而循序渐进地不断深入,让学生通过实践性操作,探求理论知识,再通过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指导实践性操作。这种“先感性,后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缩短了理论知识向实践发展的过程,真正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三、基于项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

1.项目课程的正确定位

数控铣削加工与实训一体化教程作为中职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能按照一定的数控工艺规范,准确、熟练地完成数控编程操作,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习惯。为中职学生架设可持续发展的立交桥,不管是社会就业,还是继续升学,或者是成为竞技能手,项目课程为他们分清层次,由浅入深,各取所需。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数控铣床操作工的中级要求及竞赛要求相结合。课程共划分了数控铣床的认识、简单件的编程加工、平面类零件的编程加工、孔类零件的编程加工、对称类零件的高级编程加工、宏程序的运用与加工、综合件的加工及典型件的CAXA 自动编程加工八个项目,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课程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进行组织,每个项目都以实际零件的加工任务为核心,引出数控工艺理论知识和数控编程指令知识点等。项目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根据教学层次的不同,可以进行适当的取舍。

2.一体化教程的编写

为配合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的开展,按照中职教学特点,教材编写应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主体,对讲授内容进行创新整合。把数控加工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教材,顺应岗位需要。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通俗、表达简练,内容展现图文并茂,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实践内容的可操作性,强调在操作中理解与应用理论。要根据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对专业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并结合“双证制”培养模式,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材中,形成富有新意、别具一格的教材内容体系。

3.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针对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专业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需要结合自身素质在专业教学领域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形成“能说会道、手脑并举”,并将理实操演的能力无形中灌输给学生。为此,必须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优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以学生数控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具有数控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教学根据需要可采用电视录像片、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模拟软件、网络课件、数控仿真与实际操作等形式,强调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与创新。实施教学时,应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并考虑数控技能训练的成本等诸多因素,既要充分发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又不能以仿真训练代替和冲击实际零件加工训练。数控加工仿真训练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熟练自如地完成各类零件的加工才是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层次实训、现场体验式教学法、学生科技创新、做学教一体、多媒体教学以及工学结合等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教学环境迁移

常规的教学是先在课堂上将所有的理论内容讲完,再到实训中心进行整周的实训。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先感性,后理论,再实践。”边练边讲、边讲边练。这样,教师必然要在实训中心组织教学,通过数字化工厂教学平台,以典型工作任务实践项目化教学,多方位展现知识的实用性,专业的可操作性。

6.职业技能考核要求的融入

结合职业技能考核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要将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的中级技能标准设定为模块教学目标,将岗位群分解为能力群。在教学中,嵌入数控中级职业技能考核知识。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将课程教学全面覆盖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应知和应会,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可靠的保障。在教学规范上,融入企业“7S”管理制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获得就业竞争力。

7.考核方法的创新

一改传统的考核方法,以目标考核为主,同时,规范过程考核。目标考核的方式与职业技能考核方式相同,即考核学生能否在数控机床上安全、有效地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过程考核按课程项目和学习情境进行考核,强化对学生学习态度、交流合作、学习过程成果和项目作品等方面的考核,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持续反思和改进学习,使教学效果得到不断提升。在项目教学目标考核中,融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设计,直接从国家相应等级的题库或省题库中挑选考题,按要求进行考核。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反思

数控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了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后,其有利的一面是:

1.教师主要任务的转变

即由以前单一的专业知识备课转变为新的项目课题开发。即将知识有机地融入课程项目和学习情境中,成为课程的设计者、教练和顾问。

2.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

3.在教学方法上能借物明理,入木三分,使学生动手动脑并重,紧扣学生心弦,贴合学生心理需要,遵守人的认知规律,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

4.在教学目的上,学以致用,立竿见影

当然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必须面对下面几个问题:(1)要求设备设施多,专业技术课题多,难以全面实施。(2)要求执教者具备较全面的理实能力,有一线现场技术处理能力。如果课程项目和学习情境的环节设计不当,可能会出现教师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项目实践的课题重复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出现抄袭现象,达不到提高数控编程和加工能力的目的。(3)组织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设计要全面考虑。如课程项目和学习情境划分的合理性,教学目标和学时数确定的正确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刘治安,张军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9.

猜你喜欢

理实实训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