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出农村好声音”——县级电台如何挖掘农村新闻题材

2015-08-1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圣女稿件农村

李 晴

(南阳卧龙广播电台,河南 南阳 473000)

作者在县级广播电台担任新闻记者10多年,在工作中发现在农村蕴涵着大量特点鲜明、价值含量高、为听众喜闻乐见的“新鲜事”,如何把这些“新鲜事”挖掘出来,充实到新闻中,把来自农村的“好声音”通过广播传播出去?针对这些年的采访工作实际,笔者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一、按照政策找“典型”

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针对农村的好措施和好政策,一些政策和措施在本地落地生根后,都会在当地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典型。只要经过基层记者的深入采访和提炼,引申采访,从单一现象看本质,往往能在大型媒体形成有分量的新闻稿件。2013年,河南省在农村试运行医疗联合体,即城市大医院与农村卫生院联合发展,2013年5月,南阳市卧龙区也成立这样的联合体。记者参加了启动仪式,并记下了这一新闻事件,在2013年末,记者列出了全面的采访计划,把半年来南阳城市大医院和农村基层卫生院进行医疗联合的运营状况,做了详细的采访,在采访中,搜集到了大量农村群众受惠于医疗联合体的事迹,如农村分娩条件改善,在农村可以做大型手术,城市专家下沉为农村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根据采访的资料,写出了《卧龙区“医联体”有望解农民看病难》一文,先后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南阳日报》,河南电台等多家媒体刊发,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各级领导纷纷前往调研,并在当地推广这一做法,作品获得全省广播县级台好新闻二等奖。因此,要准确把握党制定的农村方针和政策,善于总结,认真细致地对农村题材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找“题眼”。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而“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提出。受到这一政策启发,笔者对卧龙区农村家庭农场式经营的农村产业进行了梳理,对卧龙区蒲山镇富民薯业农场进行了深入采访,相继采写了“农民致富带头人”、“卧龙区农民打工也坐通勤车”等,既反映农民生活,又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闻稿件。

二、腿勤、嘴勤、心勤

记者在城市工作,如果不深入农村,不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看问题,就很难创作出、挖掘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稿件。因此,必须要做到“腿勤、嘴勤、心勤”。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养成了这样的工作习惯,每周都要去农村走走看看,特别是农忙时节,季节转换时节,看到有农民群众在田间地头工作,就停下车与群众交谈,询问他们生活生产中遇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在2014年3月,记者在公路边偶遇一位种植蔬菜大棚的老人,本来计划采访他的蔬菜种植情况,经过交谈后发现,这位老人是一位本村远近闻名的“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他本人已经七十岁高龄,还照顾着瘫痪在床的九十岁母亲,并且之前还赡养他八十多岁的舅舅,种植蔬菜大棚的收入,大部分用来赡养老人,自己一家住在公路边一间破旧的石棉瓦的房中。根据这一线索,记者写出了《孝老爱亲的模范刘万有》录音新闻,在市级电台,省电台播发,不少市民和农村群众发微信,打电话到电台,表示愿意资助这位老人。南阳日报也相继刊发这一稿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巧用观摩调研找新闻

在日常工作中,记者有大量的机会跟随一些主要领导到农村调研新型社区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这时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会在记者面前一一呈现。只要记者这些新闻点,再紧跟采访,就一定能写出新颖脱俗的新闻作品。在2013年末的一次常规调研中,卧龙区潦河镇在农业展台前展出了五彩圣女果,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经过简单询问后,记者了解到这些产品春节期间在北京供不应求。随后,记者又一次深入该镇,对五彩圣女果进行了深入采访,写出卧龙区五彩圣女果远销首都这一稿件,在全市主要媒体发表。发表后,全市前来观看、采摘五彩圣女果的市民络绎不绝。五彩圣女果也因此销量大增。而在一次关于“南水北调移民村”视察工作中,记者与一个生产箱包的企业女工聊天,了解到这位女工原来在广州打工,家乡从淅川县移民到卧龙区后,就在本地政府扶持发展的企业就业,不用再去外地打工了。根据这一事件,记者写出了“卧龙区移民家门口上班 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新闻稿件,被多家网站转载。

四、利用公益活动,选择本地典型人物

在网站和报纸上,常有部门举办一些大型的公益投票活动,很多优秀农村人物的事迹被发掘出来,供读者投票,这时不妨选择在本地区的先进人物,进行一一访谈。2013年,在全市倡议的“发现寻找最美村官”活动中,记者通过网上微信推荐,了解到安皋镇一位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掌握的编织技术,带领全村群众编织汽车坐垫致富的故事。经过采访加工后,写出了“大学生村官带农村群众编织美好生活”的广播新闻专题,在全市各大媒体发表后深受群众喜爱。

五、从农村墙体广告及标语中挖线索

在农村的街道两侧,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出售农产品的广告和标语。笔者发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广告和标语中常常隐藏着新闻线索。在一次下乡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一块墙体广告,大致意思就是本院供应优质葡萄。经过记者联系,发现这是一家大型国家重点示范园葡萄种植项目,示范区种植的葡萄全部是有机品种,果木的品种和加工水平都居于国家先进行业,并且这个园区可以提供农游一体化服务,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写出了“臻田农场,打造南阳人身边的百果园”的录音报道。在冬季一次常规采访中,记者发现谢庄乡的墙壁上,写着“推广特色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等系列标语,于是记下了这个线索,到水利局咨询后发现,原来这里是卧龙区推广节水灌溉的示范基地,记者就节水灌溉的面积,方法,效果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写出了《卧龙区节水灌溉助抗旱》《卧龙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发展桃园2500亩》等系列稿件,把卧龙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效果和成绩一一展现出来,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对于记者而言,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农村有着许许多多可供采写的新闻题材。农村题材的新闻报道,政策重视,领导关注,群众喜好。记者只要掌握好近期的政策导向,勤于观察,多思考,多总结,才能看到现象背后的新闻实质,才能把农村新闻写活写实写精,真正唱出来自农村的“好声音”。

猜你喜欢

圣女稿件农村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圣女果的“真面目”
山东临清测土配方助圣女果丰收
探究圣女果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