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高校新型后勤财务管理模式
2015-08-15覃宏倩
覃宏倩
(河池学院审计处 广西 宜州 546300)
高校社会化改革是指高校将各种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生产之中,成为社会组织的一员。从1999 年末,我国就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管理变革中下了大功夫,这一过程是有历史意义的,并且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与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涌现出来,这导致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很难继续开展下去,滞后不前。文章深刻探究了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倡导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于高校建设工作尽到一些微薄之力。
一、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
自从1999 年起,经过16 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各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并已经完成阶段任务。构筑高校后勤的管理组织作为甲方,分离以后勤实体与引进社会服务型企业视作乙方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之后教育部又着重提出,将来我们国家高校后勤趋于社会化发展宏观引导,需要构筑新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即服务由市场提供,学校可以自行选择有利自身发展的,政府以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监督,行业进行自查外加相关部门监察。高校后勤渐渐达成体制方面基层企业和高校分开经营,变成具备法人资格后勤经济体制,同社会服务单位共同由高校选取,给学校提供坚实后勤保障与服务,让后勤真正做到延续企业的运作方式运行,同社会中的企业共同由劳务及服务自给自足。学校在此过程中渐渐变得自主,而其财务职能会相应得以改变。
(一)传统观念局限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职工“铁饭碗”观念深入脑海,导致思想上的安逸与不上进,如果让他们失掉这份安逸闲适的工作,定会出现消极以对的情绪。因此想要以减少人员的形式达到减少开支的效果,在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兑现。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从事后勤财务管理人员在具体操作时过分贪图安逸,服务意识不强,就会造成思想上的停滞不前。步入现代化社会,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就职人员仍然缺少竞争意识,就不能给高校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据此,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既要求得稳定又要稳步向前,笔者认为应该在实行员工招聘问题上灵活变通,老员工可以按过去工作方法继续下去,而新员工严格考核,不让其思想上产生安逸感。财务管理概念最先来源于国外,因此国外市场对此的重视要先于国内。尽管如此,财务管理理念在我国也已经有着30 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人们的观念意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对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活动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实际上财务管理是影响高校后勤经营成本的重要因素,只有将其嵌入到高校后勤的日常管理中,才能帮助高校做好决策。
(二)财务管理方法不够合理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高校要想实现良好有序的发展必须对后勤财务管理进行清楚的分析,根据高校本身特点采用特定的方法。在符合国家政策及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一般内容包括:(1)首先了解国家财经政策,通过对旧政策以及现有政策的对比,在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配合地方政府的文件进行管理;(2)预先了解财务管理环境,在研究环境的同时,内外结合全方位考虑应有的各种因素,以便更好制定科学的管理内容;(3)确立财务管理目标,高校后勤管理要根据自身经营的范畴,从长远考虑把握实际,保证财务管理切实可行;(4)初步制定方案,制定详细的财务管理流程;(5)正式方案的确定,针对制定的方案进行合理化修改,以保证管理的高质量;(6)建立反馈信息采集系统,通过以往经验及回馈信息总结经验,出现对先期目标有偏差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处理,以免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状况。而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必然受到高校规模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关于财务管理方法选择的多样性。当前我国各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对选择何种财务管理方法缺乏科学而详细的评估,导致有些高校选择了一些不合适自身的财务管理方法,难以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后勤财务管理部门与校方存在矛盾致使产权归属不明确
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与社会接轨导致开支与人员和学校拉开了差距。生产产品消费制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要收入来源;后勤财务管理老职工也不再从事学校行政建设,但是原先所得资产没有归结于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最终导致后勤财务管理离不开学校,与针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管理产生了区别。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也不得不继续遵从高校原行政手段,导致了后勤财务管理经济运行的呆板。而且因为产权归属不明确,后勤财务管理经营所得一部分应用于后勤财务管理建设,还有一部分归学校管辖,这就造成了账面上的收支不平衡。这种产权归属不明确现象,导致后勤财务管理所得资金部分流失,造成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资产不完整。
(四)后勤财务管理外源存在滞后现象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服务与能力上不存在竞争能力。后勤财务管理工作要真正实现对外开放,必须让自己尽快强大起来,拥有与外界竞争的能力。然而现实中的情景是校内老员工根本不允许学校外部的企业迈进校园发展,并且一些无良企业只注重名利,也没有较好的服务态度。所以这些校外企业想要真正进入到校园内部,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样就导致了高校根本吸引不到良好资源,拖后了高校合理向前发展的脚步。伴随高校生源不断加大,学校的各项基础建设和院系的管理范围也跟着变大,这些无疑给后勤财务管理保障工作加大了难度。在社会经济前提下,就要求后勤财务管理保障工作要紧随时代潮流,日新月异的进行更新。对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加强也提出了要求,高科技管理也应用到实际中来,但是由于各高校条件限制,新兴科技得不到普及,严重影响了学校及高校教职员工的工作与学习情况。
二、对策研究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首先要做到观念改革
想要真正做到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体制上的改革,首先要理清学校和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关系,将行政部门管理与服务职能范围剥离开来。把为师生服务当成主旨来抓,从观念上做到创新,做好后勤财务管理与学校的结合。行政部门要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对自身理性定位,以高校全体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公开透明的解决问题,运用行政手段组织一切对改革无益的事宜。当前的社会形势一直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要想让工作人员更好地抵制各类诱惑,只有做好人员的思想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源杜绝由此造成的各种财务风险。首先就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对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与教学来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加强教育力度,同时创新组织环境氛围,开展文化环境的有效建设,正确引导行风建设。其次要开展对相关人员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最主要的是要高校后勤全员清楚,财务管理不应当仅限于降低花费的目的,而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各高校的市场环境与资源配置状况,制定出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规范财务管理方法
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方法亟待进行规范,据经济社会现如今的要求,市场定价标准是基于供求关系之上的。但是因为我国教育体制是以义务教育体制为主,这也就导致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也是服务于民的。比如国家在对于食堂与宿舍定价标准都实行宏观调控政策。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就算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后勤财务管理生产产品的价格仍不能受到影响,这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法则。后勤财务管理收费制度实行不了市场法则,拉开了其与社会的差距,也导致了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与社会的严重脱轨。
(三)做好高校后勤国有资产评估与产权明晰等工作
想要将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就务必要对其资产产权相关制度进行改革,而产权制度要想明晰化,针对于后勤资产做评估与清理是重中之重。高校后勤在步入社会发展前利用固定资产并不计折旧。所以,在趋于社会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坚持求真务实原则,对后勤实际使用与占有资产净值与实际价值进行评估,产权归属方面也需要给予正确合理评价。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管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结合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实际发展状况,设置专职管理主要为了连接学校上层领导人员与下层员工的作用,将教职人员实际发展状况进行汇总与综合,根据员工实际发展需求,来构建符合高校后勤实际发展的管理体系。除此以外,还需要专职财务管理人员对现行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现代高校内部出现的一切问题几乎都出于制度的不完善,进而导致资产评估与产权不够明确等问题出现。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
(四)对制度实行改革让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步入社会
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序发展的一项表现。当代企业制度对产权的归属具有很明确的划分方法,行政部门与企业相辅相成却又不互相干涉,带有清晰明确的结构与机制,真正步入社会的高校一改了以往的承包体系,将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转化变得很轻易就可以解开。后勤财务管理经济社会化将后勤财务管理与学校分离开来,明确了产权,也为后勤财务管理的保障提供了优质资源。想要建立“专职管理”的管理体系,就需要专职管理人员树立现代高校后勤发展的先进管理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后勤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的弊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所需,为更好地杜绝多数高校论资排辈和重关系的现象,就需要从领导层做起,与时俱进,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1]王海华.新时期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创新思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
[2]别荣海.财务绩效视角下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优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7).
[3]王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财务的社会化改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
[4]许益锋.高校深化后勤改革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5]钱酉山.加强高校后勤实体会计工作管理模式的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