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使小学中年级学生亲近阅读

2015-08-15时珠平

语文天地 2015年9期
关键词:王维前置古诗

时珠平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比较重视小学生的阅读,对如何促进学生的亲近阅读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中年级学生亲近阅读需赖于比较去促进

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阅读史。我们怎样去促进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呢?笔者以为,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去促进。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时,有意地将全班学生分成了两大块,所布置的前置性学习要求也就截然不同。一大块的学生所布置的前置性要求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背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另一大块的要求是: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的表达思念之情的其他古诗;在阅读课文的闲暇,再去读读有关王维的其他诗篇,在这种延伸阅过程中,尽可能找出王维诗中表达思念之情的作品。

教学时,笔者发现小学生还真是不简单,他们不但阅读了王维的近十首古诗,还从中找到带有明显思念之情的作品,如《送沈子福归江东》、《送元二使安西》等,不少小学生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句特别感兴趣,还直接背诵下来。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两大板块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极为不同。比较简单的前置性学习者,课堂上明显没有后者活跃。在课余,前者不少学生还比较自主地围绕后者的前置性学习内容,进行了较为理想的课外阅读。这同时也使众多学生去认识到:亲近阅读对自己的学习也是极有帮助的。

二、中年级学生亲近阅读需赖于实践去促进

小学中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好奇心和兴趣,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的,但小学生阅读的稳固性不强也是我们大家所知道的,好多学生在阅读上不要说是亲近阅读,就是一些比较短时间的阅读也往往是虎头蛇尾的。这完全怨不得小学生,他们太小,也太稚嫩了。作为教师必须从自身去找原因,即思考如何促进学生去亲近阅读。笔者以为阅读是一项需要实践的内容,亲近阅读则更需要去让学生实践。亲近阅读的实践并非就是以阅读的字数和篇幅去简单地要求学生,而是要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

比较实在的实践需要我们去动一番脑筋,在平时的学生亲近阅读实践中,首先以自己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学生亲近阅读的积极性,譬如教学《但愿人长久》,笔者就把文本作为桥梁,激发学生亲近苏轼,亲近苏轼相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笔者这样引导学生:

《水调歌头》是自古以来老师最为欣赏的一首中秋词,理想与现实,天上人间的自由翱翔,月的阴晴圆缺,旷达乐观的心态,给世人以为人处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极佳作品。苏轼就这样一篇作品?北宋时期的文学里苏轼有着许多这样的文学作品在那里闪耀着光芒,孩子们,去欣赏吧!

学生便带着浓厚之兴趣神游于耀眼的星河。其次是多创设可以促进学生亲近阅读的情境氛围,现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了课堂,学生中午的午读就可以配之以一定的音乐,让学生进入愉悦的阅读环境。再次,我们可以有系列而且是经常意义的让学生去进行亲近阅读的手抄报制作。

三、中年级学生亲近阅读需赖于激励去促进

亲近阅读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中年级学生只要亲近阅读,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获取更多的收获。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的情况是,小学生毕竟只是小学生,更何况是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他们亲近阅读的行为之中,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一是亲近的内容有所单一;二是学生的阅读感悟不但不给人以创新感悟,甚至有所偏颇。中年级学生亲近阅读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此等问题,对学生的亲近阅读乃至精神成长是毫无好处的。这完全可以说不是意义性的阅读,更谈不上意义性的亲近阅读。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这些阅读过程中的这些缺失,我们是不能随意指责的,应当比较技巧地既让学生感到激励又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启迪,这个时候,学生将会心悦诚服地向着更亲近阅读的方向迈进。

譬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文章应当说是对学生进行刻苦学习精神培养的极好教材,而当学生通读甚至精读完毕后,不少学生对李时珍是不加肯定的,说其是“傻子”。课堂上学生说的或听的都显得那样的理直气壮。这个时候,老师一味批评学生?不能。只能通过学生去通过阅读寻求注解,才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去阅读相关资料,比如司马光著述《资治通鉴》,童第周努力完成剥掉青蛙卵外膜的科学实验。学生读得多了,其感悟也就深刻,对这些孜孜不倦搞科学研究者的敬畏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猜你喜欢

王维前置古诗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鸟鸣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