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随文练笔

2015-08-15褚安娜

语文天地 2015年9期
关键词:随文课文内容记叙文

褚安娜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练笔审题有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体裁丰富,课文不仅是读写结合的载体,还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可以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经验,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除了一般的记叙文以外,还有散文、诗歌及科普文章,不同文体的课文,表达的形式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文体,表达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

1.要有效针对不同文体练笔

小学高年级写作以记叙文为主,在记叙文的练笔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关注文章是写人还是叙事的文章。写人物的文章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等的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特点服务的,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去写。例如《天都峰的扫路人》一文,有关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特别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写出了扫路人的健康、朴实、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2.要有效针对精彩内容仿写练笔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藏于文本中,我们要准确寻找阅读教学的迁移点,设计符合学生作文基础的练笔点,找准适合学生随文练笔的训练方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和课文对话,带领学生走近文本,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了解怎样选材,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连句成段等写作技巧。最初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并内化语言的组合形式,在模仿中整合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很多文章精彩处都可以仿写,例如《广玉兰》和《夹竹桃》两篇同为写植物的文章,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选材不同表达内容也不同,准确把握课文的精彩处,有意识地让正处于作文起始阶段的学生“依样画葫芦”仿写同样类似的内容,把写作的难度降低一些。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可以尝试,让写作简单有效。

3.要有效对文章空白处续写练笔

课文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炼,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以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文章写得简炼的地方补充完整,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对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填充,也是非常不错的小练笔资源。

二、练笔写作有效率

1.要有效地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积累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过程,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对课本报刊杂志上的优秀文章、段落进行摘录和记忆。这对提高学生思想,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时,还可以对所剪裁下来的内容加以评价或写出读后感,这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作为高年级学生还可以积累平时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孩子在上中学时,除了在校上课,还要在家生活,还要接触社会,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对周围所发生的事都有自己的看法。

2.要有效地学会感悟

小练笔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生活中处处皆有小练笔,生活中的点滴素材能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过程。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游戏玩具,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以无目的性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大量重复繁杂的表象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以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

3.要有效地学会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琢磨课文遣词造句的方法,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写法,指导学生适时地运用学到的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安排内容与形式并重的小练笔,将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单元的主题和训练内容,我在设计“练笔”时还切合单元训练重点,这样阅读与写作才能相得益彰,发挥整体效益,促进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读写结合,在阅读课上挤出时间让学生动笔,这不仅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随文课文内容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