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练、改”三部曲——谈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2015-08-15杨月芬

语文天地 2015年9期
关键词:拟人柳树表达能力

杨月芬

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阅读少,经历有限,所以,在作文语言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问题:心中会有些想法,但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整个作文通篇都是大白话,毫无语言技巧;思想主题不明确,想到什么写什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一、阅读是表达的基础

叶圣陶曾经说:“阅读是怎么一回事?是吸收。正像吃饭吸取营养一样,阅读时吸收精神上的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就是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叶老也认为,“听读和说写这两类能力,前者是接受,后者是表达。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听和读的能力加强了,吸收人家的东西多了,有助于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反之亦然。如果孤立地单项独进,往往事倍功半。从互相迁移来说的,听读是语言的感知,必然会迁移为说写,大量接收,必然会转化为表达能力。”农村小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和观念的陈旧,在阅读方面大量的欠缺,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可以为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奠定一些基础。

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由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资源的短缺,课内的阅读就显得尤其的重要,课堂教学就成为了农村小孩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每篇课文都是名家所作,并且经过精挑细选才进入课本的,所以课本是农村小孩学习的最好范本。当遇到精美的词句时,要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把精美的语句积累在一个固定的本子上,有时间就读读,直到可以背诵为止,写作时可以有意识地模仿或者是直接应用。这样天长日久,就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和语言储备。

对于课外积累,鉴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每个班级都可以建立一个读书角,学校可以给每个班级提供一定的阅读书籍,或者是每个同学可以把自己暂时不看的书标记好名字拿来读书角与其他的同学一起分享,这样便做到了资源的共享,让农村的每个小学生都有书读。经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自然而然表达能力就会提高,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练习是表达的提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读写相结合更能提高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从造句和仿写开始。

例如《柳树醒了》有一段话:“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课文应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雨、春雷、春风、春燕、柳树拟人,形象生动,教师可以让低年级的孩子学习了这一课之后,多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进行一个拟人的仿写。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就是简单的造句和仿写,为语言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途径最主要的就是写日记,通过写日记让孩子们养成善于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可以是每天一篇,也可以是每周一篇,记录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记录的同时有意识地修辞炼句,模仿曾经的语言积累。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做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整记录身边的任何事,而是他们的写作要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比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有一句话:“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类似于这样的句子,要学会从多方面去解读,久而久之思维提升了,表达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三、修改是表达的升华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较多的练习,也需要反复的修改,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既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修改,也可以是老师的修改。当学生完成一篇作文的时候,自己先读一读,看看哪些地方语句不通顺,哪些地方表达不太妥当。边读边思考边推敲,看看相同的意思用哪个词能够更加传神,更有表现力。大到整篇文章的思路和主题,小到每个词、每个句都需要细细地推敲和琢磨。在学生修改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学生的文章更加完美。

总之,要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既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积累,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练习,更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拟人柳树表达能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拟人句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拟人句
拟人句
柳树
学会拟人句
会治病的柳树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