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痴 三点阅读

2015-08-15明道树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流汗白痴农事

明道树

美点赏析

1.美在形象

本文的主人公是余老板,之所以称他为老板,是因为多年前他从城里来农村办鱼场,由于不顺,赔光了几十万投资,后来就扎根农村,忘我劳动。他是城里人,却更像是地道的农民。“他黑长脸,破草帽,裤脚上一定沾泥带土。一双黄胶鞋前面破了洞,鞋后跟挂着几条散纱,像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荒货。”他吃得苦,亲自担粪,“光是猪就呼噜呼噜喂了二十多头,简直是个劳动疯子”。他热心,“给东家诊鸡病,给西家送菜秧,到处指导杀虫和果树接枝,完全是个义务的农技推广机构”。他忙碌,他没功夫和我说话,刚忙回来,农民找他打米,找他买蛋,找他给鸡诊病,连陪老同学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匆匆送去一条大鱼。他穷苦,“他的家倒像个叫化子窝,比一般农家还肮乱许多。几间借来的旧瓦房里,大锅里是半锅冷潲,母鸡飞上了灶台,留下鸡屎和草须。卧房里居然没有一两张像样的椅子”……他专注农事,不看电视,“简直是信息时代的白痴一个”。在外人看来,余老板就是这样一个城里来的“白痴”,而事实上,正是他的痴于农事,才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彰显着特殊的意义——流汗有价值,劳动有尊严。

2.美在语言

本文的语言朴素而简洁,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有时简洁,“在这里喂猪,打米,种田,育瓜菜”,“满坡的菜,满垅的禾,满栏的猪”;有时夸张,“他没再雇工了,亲自来学校担粪,而且恨不得一肩挑上三担,选择的粪桶大得像粪缸”。“一次次长途奔袭学校厕所,只差没把免费的大粪当作大锅饭。”有时口语化,“谁说不是呢?说是今年冬天要搞一下的吧?不过,搞不搞,怎么搞,我都随他。”有时幽默,“当年他是‘井冈山’的,我是‘红造会’的,两派操着五四手枪、手榴弹以及砖块铁棍互相恶斗的时候,说不定我们还交过手,只是没有互相记住面容。后来大家统统滚下农村”。

3.美在反讽

对于余老板的“痴”,作者妙用反讽,明贬实褒。“在这个时代,人们可以理解财迷、酒迷、舞迷、棋迷、钓迷、牌迷乃至白粉迷,就是很难理解一个农迷。人们看见健身的大汗淋淋,会说那是酷;……看见余老板玩农活哪怕小赚不赔,也会觉得疯人院没上门锁。”对于一个专心于农事,靠流汗劳动的农民,原本应该受人尊敬才是。但事实上,对于余老板的行为,家人不理解,连农民也不理解,虽然他老婆有很多抱怨,但终究还是和他一起吃起了苦,过起了日子。一个人凭流汗,靠劳动来生活不仅得不到尊敬,反而受嘲弄。当下混乱的价值观,让作者也感到困惑不已。

“余老板忙得连电视都不看,从不知道哪个明星怀孕了,哪个明星离婚了,哪个明星打官司了,哪个明星的性取向有变……这在很多人看来,当然是问题更为严重。他简直是信息时代的白痴一个。他敢不承认?”信息时代,很多人都在关注什么呢?国家大事?民生百态?好像不是,而是明星的绯闻。这段话多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它不是扇在余老板脸上,而是扇在很多人的脸上。

难点指津

余老板是“痴”的,对于他的“痴”,很多人难以理解。难以理解他的在农村赔光了几十万家财,难以理解不靠当局长的叔叔,难以理解他拼命的劳动,难以理解他对农事的专注与执着。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余老板的“痴”呢?

一个拥有几十万的老板,到农村当农民,并且乐此不疲,在城里人看来,是愚蠢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贱民才做的事;在农村人看来,他也是愚蠢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没本事的表现。称一个比农民还吃得苦,比农民更像农民的城里人为老板,很耐人寻味。他到底是农民式的老板——吃得苦,还是老板式的农民——舍得财?或者,既舍得财,又吃得苦,还以痴迷农事为乐?

韩少功在《山南水北》的卷首篇《扑进画框》里写道:“融入山水的生活,经常流汗劳动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由和最清洁的生活? 接近土地和五谷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

这个时代的好些道理,余老板也没法与人们说。

考点训练

1.余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如何理解“农痴”的“痴”?

附:参考答案

见“美点赏析”和“难点指津”。

猜你喜欢

流汗白痴农事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走进科学
老牛不流汗
秀逗蘑菇村
夏天为什么会流汗
白痴和饭桶
夏天为什么会多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