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依赖新视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流变与超越
2015-08-15张洪萍
吴 雯,张洪萍,胡 俊
(宜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从新中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时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深受它过去的影响,科学分析它的建设历史,正确地对待它的路径依赖和超越问题,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选项,值得深入探讨。过去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史实分析和史实经验的总结,来探索对现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影响作用。有的学者也涉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路径依赖问题,但主要还是从技术层面切入,表现为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发扬光大。本文不仅从路径依赖的制度技术层面,而且进一步地从它的文化价值、利益驱动层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历史流变阶段的取向特点、彼此间的联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超越路径依赖的规律。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历史的流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是从中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的时期。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采取以改造为取向的路径。建国后,我们接受的是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教育体系、教学师资,培养的学生基本上是旧社会过来的,必须进行改造,以适应社会主义的新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指出:新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必须“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P1)1949 年12 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按照《共同纲领》的要求,确定了逐步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并明确了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和工农服务,普及与提高结合,在较长时期内以普及为主的原则;同时指出新教育的发展,主要以革命根据地(老解放区)和苏联的经验为基础,也可以借鉴旧教育有用经验。会议还首次确定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并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这次安排的学习教育活动,具有很浓的改造意识,把改造思想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直接目的。具体要求有:理论学习一定要联系思想实际,学习要为改造服务;思想改造要抓住重点,解决好主要的思想认识问题;抓好基础,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建国初期,高校先是采取举办学习班的形式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培训。嗣后,为了使政治理论教育纳入新中国的教育体系,实现制度化和正规化,高校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构,并参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做法,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初步建立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特点是,建设路径的改造指向明显,针对性强,凸显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公共性和价值性;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成效。一是废除了旧高校原有的“党义”、“公民”和“军事训练”等政治上的反动课程,迅速开设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课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时,建立和逐步完善了以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时事政策、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五门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二是确定了“理论与实际相一致”[1](P1)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把社会实践作为重要课堂、实事求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三是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各大区的有条件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研究班,同时采取举办教学讲习班、讨论会、备课会等形式,培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水平,壮大队伍的规模,收效明显。四是有效地对知识分子进行了思想改造,“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1](P1)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氛围。五是加强了党的领导,建立高校内部的政治教育机构,明确了校领导和其他教学部门职责,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采取的是以争夺为取向的路径。这种选择既是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核心问题的使然,又缘于当时的国际国内时局,其初衷是正确合理的。但是,党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判断出了问题,“左”的错误思想泛滥和阶级斗争扩大化,左右了以争夺为导向的建设路径,使得结果与初衷相违背。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里,虽然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也受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大跃进”的冲击,但总体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确立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目标,体现了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课程体系实现了定型化,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改进了教学方法,强调结合实际,在参加现实斗争中进行学习和提高;培养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党在政治与思想文化领域中“左”的错误的日益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左”的倾向也在发展。1964 年9 月,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高等学校文科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通知》。该通知指出: “有些单位的领导权不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而是被资产阶级篡夺。” “不少资产阶级的专家正在和我们争夺青年。” “有些青年不听党的话,不跟党走,而是跟着资产阶级专家跑。他们可能成为资产阶级的接班人。” “这样发展下去,会使我国有发生‘和平演变’的危险,这种状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1](P1312-1313)这样一来,教育要革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以争夺为导向路径的主旋律。教育革命在“大跃进”时,搞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国家遇到经济困难而中断。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革命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重新强调。1971 年4 月至7 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由国务院主持,并制定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纪要》。《纪要》提出了“所谓‘两个估计’,即新中国成立后17 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 ‘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出来的高等学校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2](P818)在《纪要》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引下,这次教育革命来得更加彻底。它对建国后十七年来的教育事业,当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进行了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被政治运动所取代,主要强调要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里学习成长,结合政治运动“活学活用”。高校恢复招生后,政治理论课程也恢复开设,但其指导思想是为当时政治运动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其学习内容是毛主席著作和一些马列主义原著。但教学的活动也常受到冲击,以“革命大批判”取代理论学习。这样扭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样会扭曲人的思想和人格,其成效也不是我们真正所要的。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特点是,建设路径的争夺指向明显,它既是改造路径的自然延续,又受到了当时社会情势的推使,其路径选择的初始条件也具备了一定的应然与实然的合理性。因此,在前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后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裹挟,争夺逐渐演变成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教育也自然成为了一种阶级斗争的载体,教育事业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受到摧残和破坏也是必然的。
三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至现在。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采取的是以改革为取向的路径。1978 年以后的一段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始了拨乱反正、恢复重建,并逐步开始改革。改革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8 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国家教委相应制定了“85”方案,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全面启动;1998 年4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了教育部党组的汇报,研究了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和“两课”教学改革的问题,确定了“两课”课程设置的新方案,即“98”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4 年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结合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部署,它是一份带有纲领性的文件。教育部根据该《意见》又相应制定了“05”方案,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行方案,继续将改革推向深入。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历程是不平凡的,充满了探索的艰辛,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改革的路径注意吸取了原先改造路径和争夺路径中正确与合理的因素,是一种继承扬弃的发展,又是一种立足于社会、学校、学生三者基础上,巩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公共性和价值性的创新探索。一是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宗旨、理论联系实际根本原则和方法等三个始终不变。二是体现了适应形势发展和国家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新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等三个需要。三是进一步明确和重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容置疑和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所决定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必修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与体现,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以及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四是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中心内容,依次体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充实了教学内容,扎实推进了“三进”工作。五是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全方位推动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其二级学科,彻底地解决了学科的“名分”问题,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以及硕士、博士点,实现了“嵌入式”到“一体化”转变;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增加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大学生心理教育等内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互为支撑的格局,它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重视以人为本,重视尊重人的成长规律,重视人的教育规律,对大学生德育内容中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在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都进行了改革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路径依赖的超越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提出了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制度变迁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第二、制度变迁还受到市场中的交易因素影响,它是由于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的市场两个因素决定的,并具有以下特征:一项新制度的初始设置成本高,推行和追加成本会逐渐降低;还具有学习、协调的效应和适应的预期;第三、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抉择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3](P83-84)通过对前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历史的流变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与该理论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其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保持它初始设定的质感,没有多大的变化,究其原因,就是这项具体的教学制度存在一定的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因素。其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也具有初设成本高,推行成本低的特征。这种体制是嵌入式的,是在改造中国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基础上,植入的新生事物。在初始的阶段,它不仅要依靠得之不易的新生政权的强力推行,还得提供一整套制度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条件加以保障。但随着这一制度的推行,所花费的单位成本和追加的成本又会逐步下降。其三,对行为者来说,学习、协调的效应强,也具有适应的预期效应,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的变迁,路径依赖主观色彩更为浓厚。
路径依赖因素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显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发展轨迹的对接上,主要是内容和形式所承载的一种制度和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直接的,例如:改革、争夺和改造的路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及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但时间上越近的路径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大;二是隐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发展方向的选择上,主要是内容和形式所内涵的一种文化和价值层面上的东西,它们之间的作用是隐秘的,例如: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路径对现代教育的现实性和合法性的影响,所表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历史沉淀越久的路径,影响更为深刻和潜移默化。基于上述思考,就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路径依赖的超越,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选择正确的路径方向。路径依赖在方向上的影响是久远和深刻的。某一事物选择进入了一种路径,它确定的方向就会本能具有惯性,并在后来的发展中进行自我的强化。中国旧教育如果从1905 年的近代教育发轫起,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旧教育开初选择的路径方向在后来的发展中不断自我强化,形成了一套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方式和方法,对于建立在它基础之上的新中国新教育影响是直接和久远的。新旧教育的博弈,突出表现于发展路径方向的交锋,又集中体现在教育的目标上,实质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这既是中国现代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体制机制上的内在使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轨迹,凸显“红与专”关系脉络的历史成因。建国初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改造路径中,毛泽东曾专门论述了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思想。这一思想为我们确定了正确方向,保证了改造旧教育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接下来的争夺路径中,我们又继续强调“红与专”关系问题,主要出于对当时国际上“冷战”时局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考虑,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受到党内长期“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使得“红”的强化方向发生了异化。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仅仅被看作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主张“突出政治”,以政治代替业务,把“红与专”对立起来,批判所谓的“白专道路”,客观上放松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红与专的关系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一些高校出现了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情况,有个别领导和部分师生错误地认为,政治实际是无用的,“专”是“红”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有的人干脆主张照搬西方大学的那一套来教育学生,要求取消大学现有的政治课程等。出现这种情况,有我们工作失误的原因,也有当时社会的因素影响,但从更深层次分析,中国旧式的、封建和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路径依赖和在人们思想中存在的固有观念的影响不可小视。改革开放初期,教育战线开始了拨乱反正,其主要方面也是围绕“红与专”等问题展开的。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结果造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大学生“学潮”和后期的“政治风波”。邓小平针对这一情况指出,“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4](P290)历史经验教训值得吸取。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旧教育制度路径依赖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它一直伴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并不时显现出它的影响和作用。现在,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模糊认识,例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行起来不要。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教育观念作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要选择正确的路径方向。在谋划未来发展时,不仅要考虑直接的、目前的后果,而且还应考虑长远的影响。在路径方向上,必须“把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P105)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这一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经历改造、争夺和改革的路径探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来的,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首要保证。
其次,甄别路径依赖的性质。路径依赖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路径依赖也呈现出这一特性。其缘由是一项具体的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制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都会具有两面性,有报酬效益递增的一面,也有报酬效益递减的一面。所谓良性的路径依赖,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某一项制度实施后,表现出递增的报酬效益,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再加上其他的制度安排与相同的方向协同,而产生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变迁。所谓恶性的路径依赖,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某一项制度实施后,报酬效益递减的一面被人为加大了,那些与这种制度共荣的组织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还会去尽力维护它,使该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制度变得愈加无效,从而影响整体效果的制度变迁。良性与恶性的路径依赖出现,说明制度运行存在着多种均衡,制度演化的轨迹不是唯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制度的变迁既受到本体制外的影响,也受到本体制内的影响。本体制外的影响主要是指国家的基本制度制约了国家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又制约高校的教育教学体制的过程。本体制内的影响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的体制中运行,学校、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不同,他们对现行的教学体制收益递增的价值和评价标准也会不同,而这些差异必然产生相互制衡的作用。一般来说,他们各自都会在现有体制内选择有利于给自己带来收益递增的因素,不太会顾及这些因素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平过程中发出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问题。他们在收益递增的驱动下,还会对各自选择的因素进行细化与修饰,以及运用琐碎的技术与重复运作,尽可能显现出所谓的“合理性”,增强有利于自己方面的教学体制路径依赖的引力。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建设制度,自从在改造路径期间初设以后,虽然在争夺路径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但总体上是得到延续的,尤其是在现阶段改革路径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要警惕这一制度依赖的恶性因素。现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建设的关注点,是为了上硕士和博士点,增加所谓办学水平的实力;教师的关注点,是为了出科研成果,增加职称评聘资格的业绩;学生也希望思想政治课成为更加“正规”的理论课,好考试过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建设为了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真实诉求,就这样被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从各自的“合理性”方面出发,人为地递减了。目前,这样类似的事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过程中,还是屡见不鲜的,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下去会出问题。鉴于高校的实际情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必须强调保持良性的路径依赖和遏制恶性的路径依赖应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并更为迫切的需要强调,当下的重点是防止遏制恶性的路径依赖。
再是,敢于探索路径的变迁。我们尊重路径依赖的规律,并不是要囿于路径的依赖,而是要审时度势,敢于改造路径和寻找新的路径,去追求事物的新生命、新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发展关键在于创新,要敢于担当,打破路径锁定,开辟新的道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实效不够明显,主要的症结还是在于路径依赖有余,而路径变迁不足。产生这种情况,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历史上,我们尝试过教育路径变迁的探索。例如:改造路径过程中,我们为了彻底改造旧教育,建立新中国的新教育,借鉴过苏联的教育模式,后来感觉存在的问题较多;大跃进时期,又开始探索中国的教育革命,后因遇到了国家经济的暂时困难而中断。在争夺路径中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革命再度兴起,但因为受到“左”的错误思想指导,这场所谓教育革命的结果适得其反,对中国的教育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都是一种摧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寻找路径变迁要求我们应该谨慎行事,变迁制度要论证其可行性,要反复地权衡其成本和收益,尤其是社会涉及面广的教育改革,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出现重大的失误,就可能酿成历史性的悲剧,贻误几代人。现实中,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迈不开步子,局限于徘徊不前状态,既有路径变迁权衡难度大的原因;也有笼罩在过去路径选择失误的阴影之中所产生的畏难情绪,学校、教师缺少应有担当;更有改造和争夺路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有模式产生的固化,也是束缚人们选择路径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后一种原因的具体表现为:一是学习的效应。适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制度的学校和教师、同样包括学生都会从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去抓住制度框架提供的获利机会;二是协作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制度的实行,校内外都会孕育出适应该制度的新生组织,它会主动与其它的组织协商缔约,从互利的层面对该制度进行投资;另外,该制度的实行也一定会有相关配套的措施被执行,产生协同影响。三是现行的教学制度,学校和教师与学生相比,学校和教师更加适应与熟悉。也就是说,在适应性预期方面,学校和教师可能出于自身的既得利益,更期望现行的教学制度长期的保持下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要注重完善国家的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尤其要利用社会比学校更迫切、学生比教师更向往的改革“倒逼”局势,从调整现有利益的格局入手,真正激发起学校和教师探索路径变迁的紧迫性和积极性,扎实推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才会出现更加满意和喜人的局面。
[1]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教育文献(1949—1975)[M]. 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4]邓小平文选,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