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2015-08-15徐翠菊

语文天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街亭丁香意象

徐翠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思维训练,但是语文教学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呢?

一、教师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在疑问上下功夫。有了疑问,学生才会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可以说,教师的疑问是学生思维的源动力。

1.激发兴趣,鼓励思考

学生在面对感兴趣的问题时,最容易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产生有效的思维结果。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通过自己的思维产生思维成果,体会到思维的乐趣,久而久之,形成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主动地、自觉地去思考问题。

例如《失街亭》教学,在学生预习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够一统中原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自己去文中探索街亭的重要地位,探索孔明为何失去街亭。并且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思考假如街亭未失,孔明是否能够一统中原这一问题。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训练。

2.巧妙设疑,引导思考

教师要将疑问设置在重难点上,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

例如,在《雨巷》一课中,重难点之一是引导学生理解“丁香”这个意象。教学中如果直接要求学生分析丁香这一意象,学生很可能找不到突破点,思考找不到正确方向,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可以先问“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义是什么,如《浣溪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诗句中“丁香”的意象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基本可以找出答案;再问本文中丁香的意象是什么,学生根据第一个问题,就能很容易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探讨了丁香的意象这个问题后,继而分析“姑娘”这个意象,对学生来说也就容易了。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设疑,既能减轻疑问的难度,顺利解决重点难点,又能引导学生进行连续不断的思考,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3.面向全体,有的放矢

教师要想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设疑必须具有全体性,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重点针对优等生来设置疑问。应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所设疑问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思考中去,体会到思考的喜悦。设疑还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设疑必须要有一定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有成果的思考,绝不能为思考而思考。

二、促使学生主动质疑

学生的主动质疑更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而且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提问的切入点,如抓细节质疑,从内容的矛盾处质疑,从文中中心句质疑等,使学生学会抓住方向,在教学的自由提问环节中主动根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切入点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会提问,掌握提问时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可以先自己提问以引导学生,并且告诉学生自己为什么这样提问,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其意义何在,并且指出在提问中需要考虑哪些方面才能让问题更有价值,从而让学生受到启发,学生自己提问时,就会根据教师所传授的方法精心思考,尽量让自己的问题有价值。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出学生的问题。例如,在《故都的秋》这一课中,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分析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肯定会提出散文的形与神各是什么。

最后,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敢于提问的环境。尊重每一位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无论学生的问题有多么离奇古怪、幼稚可笑、不合时宜,教师都不能采取强硬的态度批评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成果,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发问见解给予鼓励。对于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允许学生提问,答错的允许重答,没想好的给予引导和鼓励,教师出现错误时,允许学生提出意见,并且以宽容与期待的心态面对学生,渐渐地学生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训练学生思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高中生思维能力不足的现象,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思考;通过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己巧妙设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街亭丁香意象
永远的丁香
丁香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马谡失街亭
意象、形神
丁香本马
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极速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