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课外撷英采华 收获课内百酿成蜜
2015-08-15荣雪飞
荣雪飞
语文,原本是一个妙趣横生、天生浪漫的名词;语文,原本是一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学科;语文,原本是一剂救赎精神、护佑灵魂的良药。然而,在冰冷板滞的应试背景下,语文却成了陪衬,成了替补,在学生的拼拼凑凑、读读背背、东拉西扯、生搬硬套下成了了无生趣、肤浅庸俗的东西。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了茫茫暗夜中的一豆灯火,奄奄一息,语文素养也成了浅缓的一湾小溪,时刻有干涸之虞。
追本溯源,是我们在教与学中曲解了语文的内涵,放大了她的工具性,弱化了她的人文性;同时缩小了语文的外延,将语文固化在学校,课内的四角天空,忽略了生活,课外这五彩缤纷的语文大舞台。课上机械地讲课下麻木地练,课文恹恹欲睡地背,作文咬牙切齿地写,如此这般,如何提高语文成绩?如何提升文学素养?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因此,教师应该为语文架起一座沟通课内和课外的桥梁,为学生引来生活的源头水,静水流深;带学生走进文学的百花园,百酿成蜜。
一、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大分时代的语文课堂内外
高考改革紧锣密鼓,不久前,教育部宣布2017 年将全面实行高考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省市相继出台了改革框架方案,虽然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但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传递了一个讯息——语文的大分时代即将到来。拿北京的框架方案来说,高考语文分值将增加到180 分。分值的变化仅仅是个表象,由此引发的还有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近年来已经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来设计试题,我们看到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大胆的尝试。
如2013 年四川卷就有这样的题目: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用二三百字去续写下面的话:“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能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这样的题目其实就是考查文学修养和阅历。2014年江苏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了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之死》一文,这是在以往的考查中前所未有的,也是教师和考生始料未及的。
这一切都在警示语文教师万不可折断学生的翅膀,遮蔽窗外无垠的晴空,不可将学生囚禁在课本里,捆绑在课堂中。要冷静地审视课内与课外的内在联系,不可简单割裂,闭门造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孕育语文的沃土。语文大师吕叔湘曾经说过,他的成功,得益于课内的知识占30%,而课外知识占70%。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要重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学习是课外学习的起点,课外学习又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同时,课外的广泛涉猎可以提高课内语文学习的精度、广度、深度;课内形成的语文学习能力又可以更好地促进课外语文学习。如此一来,课内外语文学习便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和谐共赢。
二、漫步课外,撷英采华——为学生叩开生活语文的大门
“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高频词。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学生有“语言的积累”“语感”和“思维”作为知识基础,注重“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以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甚至不是主阵地,更何况现在课堂已经被演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和学生的练兵场。
新课程改革之后,很多地方开始探索开设选修课,例如苏教版,在必修五本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论孟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等选修教材。其本意就是拓展阅读面,可是因教学时间紧张,高考指挥棒的无形掌控,很多选修教材成了装点门面的东西,很难有效实施。所以我们要在课堂外找空间,向四十五分钟外要效率,将语文生活化,将生活语文化。让语文的脚步走出课堂,走遍校园,走上十字街头,走进千家万户。让学生在生活中调动感官,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体悟人生。
1.开眼览世界
学生的眼中不应该只有铅灰的书山题海,而应该装满缤纷的大千世界。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的长廊,让他们用眼睛去进行一场精神的旅行。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是盲目地读,毕竟中外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学生置身其中定会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所以教师在课外阅读中要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首先要指导学生择书,引导学生在选择书目的时候首先做到“择趣”“择易”,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体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择真”“择善”“择美”。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很好的阅读体例,童话、传记、散文、小说、诗歌皆可,要遵循学生思维成长的规律,万不可揠苗助长、贪多务得。
其次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把书分为五类——“当读之书,当熟之书,当看之书,当再三细看之书,当备以查考之书。”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细读、精读、速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并能有效地对阅读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提炼整合,改变功利化的短期阅读目标,构建长远系统的阅读框架。
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本必读书,其中写满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朝晖夕阳,花谢花开。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用心关注生活,切莫遗失了近在眼前的美。那门前的石墩、篱笆缠绕着你童年的目光,那屋后的池塘、枣花飞扬着你欢快的笑声;那依依杨柳摇曳着春天的故事,那袅袅炊烟升起了乡土的情思;夕阳中那相依相伴的身影,朱雀桥边的野草,乌衣巷口的夕阳讲述着世事沧桑;那青石板路上的油纸伞,那凄风苦雨中的望夫崖上演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这就是大语文的魅力,你可以随处撷取一缕馨香。
2.侧耳听心声
在语文学习中,反复强调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而在这四者中,“听”是排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见听力的重要性。据统计,人们在语言交际中45%的时间用于听。因而要想学好语文,不仅要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想口若悬河,先要耳听八方。我们要引导学生会听、善听语文课。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衡量听的标准共有三个维度:准度、广度、深度。所谓“准度”即要求学生不错听,不误听。然而,这绝非易事。很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或是精神飘忽,呆若木鸡;或是东张西望,挤眉弄眼;或是不务正业,身在曹营心在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的质量。所谓“广度”即要求学生不漏听,不偏听。在通过听获取信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学会抓住重点,提炼难点,也要做到不主观取舍,不盲目遗漏。有些学生在教师迁移到课外知识时便觉得教师“跑题”“偏题”了,殊不知这些貌似无用的内容实则有大用。同时“广度”还体现在不仅要倾听教师的讲解,也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去短扬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这个过程中,纠正自己的想法。所谓“深度”即要求学生在听中思,在听中疑。孟子有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学生需要在听中思考,在听中质疑,在听中释疑。
当然,语文是世间最美的声音,学生的听的训练远不能局限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插上一双翅膀,让他们翱翔碧空,倾听天籁。课堂外的听的训练有很多有效途径。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聆听大学生辩论会,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倾听名家讲坛,丰富他们的文史哲知识;观听名家诗词朗诵,培养他们的诗情词趣。听的过程充满了一天的每个角落,街头的车马喧嚣,林中的鸟儿啁啾,山中的溪水潺湲,窗前的哝哝细语。文学的情思可以在余光中耳旁的冷雨中飞扬,亦可以在我们耳旁的轻风中缠绵。
三、回归课堂,百酿成蜜——让课堂成为一飞冲天的舞台
课堂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绝不是教师“抱着走”“喂着吃”“捆着学”的地方。他应该是一个加工厂,却绝不是学习机器的加工厂,是一个将学生在生活的素材库中搜集的材料分类提纯的加工厂,是一个将学生从文学的百花园中撷取的芬芳百酿成蜜的加工厂。有了生活天地的锤炼,在课堂的舞台上一飞冲天将不是梦想。课堂虽然不是语文学习的唯一阵地,却是重要的阵地,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学生通过开眼看和倾耳听的所得用口、用笔表达出来,完成语文能力的升华。
1.张口话乾坤
“一言堂”“填鸭式”等教学方式,貌似可以让知识的传递变得高效、便捷,但是,有时捷径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歧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自主精神、表达能力进行蚕食鲸吞,久而久之,学生主动表达的热望将由熊熊烈焰变成荧荧星火,学生将会被教师的智慧绑架、束缚,再无个性的认识和思考。所以,我们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仅贯穿在课堂提问中,还可以其它形式展开。例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诗词朗诵会、读书交流会、辩论赛等,还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篇目进行师生换位,让学生给学生授课。
2.提笔书我心
阅读和写作永远是并蒂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的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建立在持续的、大量的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形式随意,短小轻松,对于丰富学生词汇量、提高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功效。对于写作训练,我们平时的做法过于严肃化、庄重化,功利化,我们应该试着让它变得轻松些、平易些、自然些;写作是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进行的。我们提倡学生多进行“微写作”,不拘形式、不论内容、不限篇幅。短小精悍的批注,集中凝练的点评,真情四溢的感悟,或评析或续写或质疑或共鸣,任凭学生尽情表达,畅快宣泄。
将语文生活化,将生活语文化,一桥飞架课堂内外,语文学习的天堑定会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