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2015-08-15赵凌宇
赵凌宇
(黄淮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在城市新区建设高速推进的今天,钢筋水泥构成的紧凑城市空间在不断挤压着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也导致出现了因精神文化建设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明确城市文化精神,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并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合在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之中。城市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沃土,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才能真正符合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城市的地域属性、历史文化记忆真正融合。
一、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公共空间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居民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场所功能,更是城市环境的名片、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源泉。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好坏关系到城市建设给予居民公众服务的足够程度,决定了城市居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也决定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级城市争相大规模发展城市新区与卫星城,进入了城市建设的快车道。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新兴城市、城镇的不断崛起,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些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城市公共空间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城市文化形象特征的缺失,城市居民生活交流所需的公共空间被割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活动缺失等问题,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与城市的精神文化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特征趋同
众所周知,不同城市由于地域环境特征、民族历史和居民生活习俗的不同,其文化习俗与城市空间特征也不尽相同,每个城市由此也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然而,在城市化建设高速推进的今天,一些城市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缺乏严谨而富有审美品位的明确设计思想的指导,缺乏整体的形象概念与更富美感的环境特征,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广场,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服务功能的需求,又无法作为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展示形象。可以说,单调、缺乏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不利于提升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与强化其家园观念,不利于推动城市居民精神文化建设。
城市公共空间地域特征趋同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成本的严苛限制。现代工程强调模块化与功能化的设计,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群区域性的结构趋向一致。由于城市公共艺术系统性设计的缺位与城市规划体系的不完善,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部门尚不能有效地进行兼顾艺术性的体系设计,致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严重不足。于是,被大小地产项目环绕割裂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中处于从动地位,在进行整体设计时,不能与周边环境有效衔接。而且,出于个人利益和压缩成本的考虑,地产开发商往往只注重局部的建筑设计。很多地产项目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如何表现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记忆,也未对城市居民教育水平、民族的区域结构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缺乏区域性的变化,在城市历史文化的表现上,生硬地采用大量的文字介绍,缺乏视觉与空间的体验,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既与中国传统设计的审美要求脱离,又不符合现代设计的概念。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不高
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空间资源,有机整合公共空间的各项服务功能,使视觉与空间体验设计更加完整、明确,有更强的感染力,从而发挥出城市现有公共空间的真正效能。然而,目前城市中散落的有限公共空间,面临着由于未能被有效利用而导致的功能性不强、审美体验效果不佳的现状。尽管一些城市大楼鳞次栉比,但它们大多都只注重自身的设计与外观,未对个体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影响进行评价,以至于一些原应属于公共服务区域的社会公共空间被地产项目割裂,导致功能缺失,空间浪费严重。以城市广场空间为例:城市广场空间本应具备城市区域形象名片、市民公共活动游玩、体育文娱活动、节庆集会、商业展览、公益宣传、审美引导教化等功能,与城市绿化、水体衔接,与城市园林共生。但实际上,大多数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广场空间未被有效利用,一些城市广场的设计与规划,不能有效地兼顾各个功能的需求,与城市园林结合生硬。
(三)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未能与公共艺术系统完美结合
城市公共空间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其包含的任一结构性元素都应受到整体性设计的制约。公共艺术系统的应用涉及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精神的表现水准,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的空间视觉设计。公共艺术系统设计只有从整体设计理念出发,与城市公共空间充分结合,准确调整和把握各种可变因素,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控制[1],方能产生好的空间视觉艺术效果。目前,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没有较好地结合高水准的、有针对性设计的公共艺术系统,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处于较为初级的“置放”状态,与公共设施的结合度不高,缺乏系统性和层次变化。
二、民俗文化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复兴
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当代城市中复兴传统文化的设想,即将民俗文化扎根城市空间的需要落实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这为医治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社会疾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其实,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在艺术形式上结合,在城市规划界早有尝试,也不乏精彩先例。但是,如何实现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中国城市精神完美结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课题。
(一)民俗文化活动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蜕变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2]108。民俗文化是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融合与积淀而形成的,并被深深地烙印在人民的文化血脉之中。在近些年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生活,许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幅攀升。同时,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城市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
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关键是重内涵。在近年的民俗文化以及“汉文化”活动复兴的过程中,许多的活动组织方,打着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的旗号,却无真正的民俗文化特质,将活动当成了炫富的舞台、表演的秀场。如果把“诗乐教化”称作是带有普遍性与公众性的美育活动的话,它就是对审美价值主体性的扭曲[3],并无更大的推广空间与教化作用。
作为一个多民族充分融合的国家,我国的民俗文化源流复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在尊重民俗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将传统民俗文化内容充分整合,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中,使之成为真正长久的社区文化活动,成为社区居民精神交流的平台;在城市公共空间开展经济、环保、高参与度的公共文化活动,推广与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中秋节等相关的民俗活动,突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特色。这对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民俗文化生态系统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形成了人与自然稳固而和谐的生态文化关系。中国传统的生态民俗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共生。自然对于人类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生态民俗以人类生存需求的方式提醒人类自觉地形成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与自然万物同宗同源、亲密共生的传统民俗文化,将其与现代城市环境妥善融合,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更容易被公众接受,更加深入人心。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环境资源矛盾突出的当下,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城市环境发展研究的新命题。我们应借助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使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融入生态环境的框架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近,让居民在生活环境中随时深刻体会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传承,主动养成善待自然环境生命的文化观念,从而形成社会性的绿色环保生态观念。此外,城市公共空间的框架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突出广场空间与城市园林环境的结合,突出现代化设施与公共艺术的结合,塑造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保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多样化。
(三)民俗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整体性把握
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中主要由日常生活民俗、岁日时节民俗和社会组织民俗构成,它们都强调日常城市公共空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功能。将民俗文化发展的要求融合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是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承载社会文化需求的关键。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想为解决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俗文化传承、发展、融合的问题提供场域功能条件,就必须充分考虑民俗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体现形式。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大行其道的今天,各线城市随着规模的扩张出现了各种城市病,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努力被经济建设的“副产品”淹没,拜金、拜物、个人中心等不良社会风气也以极快的速度扩散,社会生活中不道德的行为屡屡出现。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病,需要尽快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填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空缺。民俗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在近代遭到了一系列的破坏,但始终适宜中国的土壤,最易被民众所接受。借助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将民俗文化融入城市的血脉中,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强化城市居民的创新与进取精神,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1]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彦顺.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中国现代美育空间的拓展——理解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一个新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10):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