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梨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
2015-08-15杨思红
杨思红
(泸西县果树站,云南 泸西 652499)
1 发生概况
黄化病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泸西县发生,至今发病面积在133.33hm2,仅中枢镇固白村委会发病面积达110.67hm2,既比村委会发生也较重。此病的发生无品种无树龄选择,有一定的区域性。目前已造成部分果园毁园。
2 发病原因
高原梨黄化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多年来一直未能明确。经多种方法防治效果也不明显。2012年经云南省农科院牵头,邀请中国梨产业体系专家组(中国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特色品种选育岗位专家李秀根,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等6人)会诊,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1)初步判定黄化病不是因土壤养分缺乏所致。主要理由一是发病区域梨黄化病的发生呈点状分布,没有成大面积发生的情况;二是发病区域的土壤为微酸性,土壤有效铁含量正常,土壤并不缺铁;三是发病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2009-2010年测定结果为2.6%,达到丰富水平),果农历年的施肥水平较高,土壤肥力并不低。
2)黄化病产生与每年冬春的持续干旱关系密切。据了解,泸西县中枢镇多数年份冬春季干旱持续时间较长、降雨量较小。持续干旱会导致根系新根少、吸收功能差,阻碍了养分向地上部分运输,导致“生理性缺素”。
3)个别田块施肥部位过近也是导致黄化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调查中,专家组对黄化的梨树进行根系挖掘,发现施肥部位较近(成年梨园距枝干50cm左右)、施肥穴小、施肥过于集中,导致部分吸收根系死亡。该施肥方式在天气持续干旱时会加重梨树黄化病的发生。
3 防治方法
1)高原梨黄化病的防治关键是“养根”,即创造有利于根系吸收和新根发生的有利条件,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2)对发生黄化病的田块,加强灌水抗旱及覆盖保墒,以促进根系生长。对施肥过近的个别黄化病田块,勤灌水不仅可以降低根系附近肥料的浓度,减少肥料对根系的危害,而且可以加速肥料的转化,保证树体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
3)对出现缺铁等缺素症状的黄化病大枝及树体,采用打“吊瓶”注射或采用“高压注射枪”注射液体肥料以缓解缺素症状。可选用螯合铁、绿芬威、大树吊针注射液等叶面肥,也可采用根旺液体进行灌根。
4)调整施肥方式,变穴施为开沟施,将施肥开沟部位逐步外移至树冠外围滴水线附近;施肥沟要适当加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