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布鞋

2015-08-15刘静

兵团工运 2015年5期
关键词:浆糊新鞋布鞋

□刘静

今年的生日,母亲送了我一件礼物:一双手工做的老布鞋。她说“你现在年龄也不小了,不要老穿买的鞋,有时也穿穿老布鞋,舒适透气,对脚有好处。这双鞋是我以前做的,可惜我现在眼睛花了做不出来了,早知道原来该给你多做几双,放着慢慢穿,善待自己,首先从脚开始……”

听着母亲的唠叨,我不尽热泪盈眶。我已有很久没有穿过母亲做的布鞋,感受过那种温暖和舒适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做的布鞋渐渐地淡出了生活的舞台。母亲做布鞋的全部辛苦,也成了我美好永恒的回忆。如今,人们的观念趋向自然和健康,而怀旧也成了现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纯情。穿上一双合适的布鞋,反倒成为很多现代人追赶的时尚潮流。

记忆中我从姗姗学步到学生时代都喜欢穿母亲做的布鞋,舒适合脚,走起路来带劲。我常常想,布鞋,其实浸透着母亲的舐犊情深,层层的鞋底,裹入的是对儿女的心意,密密的针脚,纳进的是对儿女的疼爱。母亲用这份爱意帮她的儿女行走在这条坎坷的人生路上。

从我记事起,家里经济一直不是很好,作为三兄妹中最小的我,很少穿过新衣服,几乎没有感受过穿新衣的幸福,都是捡哥哥姐姐们的旧衣服穿,但是能穿到母亲做的鞋子,享受到穿新鞋的慰藉。因为做鞋子的成本很低。母亲把家里一些不能穿的破烂衣服,洗净,撕开,然后用浆糊一层层粘起来,铺平,放在太阳底下晾,晾干了再按照各人脚的尺码大小剪鞋样,把那些晒干的布再用浆糊层层贴起来,照着鞋样把它剪好,就可以纳鞋底了。所谓的千层底,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代表着母亲千针万线的心血,也可见这种鞋底的结实耐穿。每每穿上母亲给我做的新鞋,心中总是装满了幸福的感觉。

母亲是个勤劳而又能干的人,每天白天忙完了地里的活,晚上总是在那灰暗的煤油灯下,一豆灯光,悠悠晃晃,母亲就着这微弱的灯光纳鞋底。儿时的记忆里,总是有这样的画面:夜已经很深了,躺在母亲身边的我,一觉醒来,还依然见母亲在引线纳鞋。针上穿着长长的棉线或麻线,母亲很麻利把针线穿过来,再穿过去,神情是那样专注,安详,柔和,还时不时把针在头发上荡一下,为的是走针时更顺滑,这个动作使母亲看起来更加柔美慈祥。我会经常依偎在母亲身旁,边看着母亲纳鞋,边又进入了梦里。做布鞋最费工夫的就是纳鞋底,鞋底纳好了,做鞋帮上鞋,很快一双新鞋就做好了。

母亲做的布鞋,散发着乡土气息,是母亲生命的一部分,伴着我度过了那些寒苦的日子,也一直温暖着我的心。我们逐渐长大,母亲逐渐老去,现在年岁已过八十高龄的母亲眼睛早已花的不行了,带着花镜看东西都很吃力,更别谈做针线活了。我们也有条件买各式各样的鞋子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总是特别怀念曾经穿腻味的布鞋,怀念那种舒适温暖的感觉。梦里,还经常会出现母亲夜里专注纳鞋底的情景,醒来时,满心的温情和感动。

人常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我人生的起跑线上,是母亲的布鞋,让我温暖、稳健、踏实;是母亲的布鞋,让我行走在这条坎坷的人生路上,步履沉稳;是母亲的布鞋,在岁月深处无声地传递着温暖和爱,带我走向晴天和光明。

这就是母亲做的布鞋,平凡而朴实,但却是那么的温暖和舒适!

猜你喜欢

浆糊新鞋布鞋
老友“浆糊”
布鞋
怀念一双布鞋
穿新鞋
皇帝的新鞋
一双“百家鞋”
一双“百家鞋”
自制浆糊管
初学裱画之感——浆糊的制作与应用
浆糊对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