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科研在田间
2015-08-15刘睿睿
□ 刘睿睿
80年的漫漫人生路,让原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中心甜菜所所长、研究员邹如清的脸上有了不少皱纹,头发也不知何时变得花白。甚至,她的目光也不再像从前那么有神,那么有光彩。然而,翻看相册,看看昔日自己精心培育的一个又一个甜菜新品种,澎湃的激情又在她的心中涌动。
“我国第一个杂交品种——甜菜4号、新疆第一个早熟性品种——新甜5号、新疆第一个二倍体杂交品种——新甜9号,这三个‘第一’填补了三个空白,摘取了三项桂冠。它们让我这一生无憾无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邹如清给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5年,邹如清从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和9位同学一起到新疆工作。她们一起乘坐火车,又换乘大卡车,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乌鲁木齐。
眼前的情景,让这几位年轻学子一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他们神往已久的新疆吗?满目荒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绿意没有人烟……他们的情绪陡然变得低落起来。个别同学当即放声大哭,宁愿放弃工作也要返回家乡。
邹如清的心情和他们一样沉重。谁不向往繁华的都市?谁不愿意享受轻松安逸的生活?可是,我们还年轻,不创业、不奉献,何以给自己一个交待?何以报效祖国?
邹如清陷入了长长的沉思中。
在自治区农业厅工作的日子里,邹如清再次感受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当时,我国的食糖全部依靠进口,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分配到有限的一两公斤。
常人对此似乎不觉得什么,可在大学中浸泡多年的邹如清知道,食糖本就不应只是贵族才能享有的东西,应该让更多的人随时随地享用它的甘甜。
谁来破解这一难题?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在她的体内觉醒了。“我要攻克这一难关!”她向自己发出了挑战。
1963年,积累了8年工作经验的邹如清,毅然放弃了在自治区农业厅、在乌鲁木齐的较为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来到了石河子。
在她的心中,这儿最接近科研前线,最贴近土地。而从事农业研究,最离不开的就是土地。她要让这片土地成为她梦想开花的地方。
邹如清一到石河子就忙活起来。她要选单株培育新品种,攻克农户反映的难题——国外引进的甜菜品种不适应新疆的生长环境,易得白粉病,严重的病害让甜菜的产值一直上不去。
经过一个冬天的培育,各团场试验田种植了第一批由八师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甜菜品种。走访、调查生产情况,则成为邹如清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那时,石河子到处都是土路,一开春就翻浆,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下不去脚,也没有公交车、汽车,我和同事们只好搭乘路过的卡车去团场的田间地头搞调研。”
“每次,只要看到绿油油的甜菜苗,看到长势不错的甜菜,就会有种说不出的欣慰,一路上吃的苦、受的罪就都抛到脑后了。”回忆当年的情形,邹如清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
从事科研工作,尤其是农业研究,常常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精力。
1976年冬季的一个夜晚,寒流袭来,窗外冷风呼啸。本已上床想早点休息的邹如清,忽然想起甜菜母根还没有完全盖好。如果母根受冻,多年潜心钻研的成果就会付之东流。想到这里,她一骨碌地爬起来,穿上衣服,提起马灯,向一公里外的乱坟堆上的菜窖一路奔去。
丈夫和儿子生怕这个甜菜“疯子”出什么事,也急忙穿上衣服,一路追跑而去。儿子穆青看到母亲进入菜窖后,直扑储放甜菜母根的地方,抓起放在一旁的破棉被,迅速地盖了上去……
那一刻,儿子深深地被触动了。原来,一个科研工作者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要付出各种各样的努力,而不是仅仅属于办公室。儿子当即对母亲说:“妈妈,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搞科研。”多年后,儿子果然实现了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
几多失败,几多从头再来,1973年,邹如清育成了“石甜一号”甜菜新品种,极大地提高了甜菜的抗病能力、产量和含糖率。
在育成“石甜一号”甜菜新品种后,邹如清作为课题主持人和技术负责人,先后参加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甜菜育种攻关及自治区、兵团甜菜培育重大课题。
一次次的攻关告捷,让邹如清信心大增。大面积推广、种植甜菜,让更多的人享受科研成果,已是大势所趋。
顺应这一呼声,石河子八一糖厂的建立,甜菜的种植面积随之大幅扩展,石河子人终于吃上了自己生产的食糖。
邹如清的奋斗仍在继续。1994年,已过花甲之年的邹如清仍在试验田里穿梭。她和同事们测试着试验数据,调整着管理措施,并不断探讨着甜菜的发展方向。当九师、十师遇到难题向她求援时,她和丈夫二话不说,在九师科技帮扶一年后,又转战十师。
“农业科研人员的办公室,不只是在城市,更应该在田间地头。”1994年至1996年间,她的所有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北疆各师的甜菜试验田中。选单株、育种、储存母根、实地调查甜菜长势……虽然工作难免有重复的时候,但她却乐此不彼,一丝不苟。她要让自己的甜菜梦在有生之年不断延伸、延伸……
甜蜜的事业,结出甜蜜的果实。1992年,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