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邹韬奋与我们的家庭

2015-08-15口述邹嘉骊撰稿

福建人 2015年5期
关键词:邹韬奋书店香港

口述 邹嘉骊 撰稿 李 伟

父亲邹韬奋与我们的家庭

口述 邹嘉骊撰稿 李伟

上海文化圈中的模范家庭

我的父亲邹韬奋是一个幽默又有情趣的人。他喜欢看电影,在一些聚会场合,还会去模仿卓别林的表演,逗得朋友们很开心。有段时间他还学跳舞,平时锻炼身体常做一套健身操。父亲幽默的性格也遗传给了我的两个哥哥。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开玩笑。

父亲最早的翻译作品是三本恋爱小说,而且都是异国恋情,每一个章节后面都有一篇他写的译后附记,表达他自己关于婚姻、家庭等问题的看法。

我的母亲沈粹缜是苏州人,出身书香门第,读书时学的是美术。她的姑母沈寿是我国的刺绣大师。在嫁给我父亲前,母亲在刺绣学校教书,因为年纪轻,学生都管她叫小先生。母亲教书每个月工资有60块大洋,在当时已经不低了。

父亲“职教社”的同事杨卫玉是他们的介绍人,第一次见面是在昆山的火车站。母亲后来说,她不会选择商人做伴侣的,因为不喜欢商人的“铜臭气”。

其实父亲应该早就知道母亲。我后来整理父亲的文章,编制目录时发现,他们认识前父亲就以“粹缜”为笔名。他们认识后,父亲就开始给母亲写情书。有时候,他故意用苏州话写,妈妈开始看不懂,后来才发现父亲跟她开玩笑。

结婚后,母亲就辞去了苏州的工作,在上海组建了家庭。父亲有时候也带工作回家做,《革命文豪高尔基》那本书就是在家里翻译的,每天翻译2000字。

妈妈特别会过日子。一个月工资发下来,给爷爷、叔叔的钱与家里开销都分别装到信封里,精打细算维持家庭生活。因为妈妈很会理家,我们都不愁。爸爸喜欢妈妈,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他们俩经常在家里说笑话,很亲热。这种氛围对我们子女的影响也很大。我们这个家庭很温暖,在当时上海文化圈中是个模范家庭。

起飞后两小时,蒋介石的密令就到了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在身边,1933年到1935年,他在国外流亡,后来还因“七君子事件”而坐牢。那段经历大哥邹嘉骅(即邹家华)的印象会深一些,他还曾经给狱中的父亲带密信。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了。11月上海沦陷后,父亲就先离开了上海,与生活书店一起转移,先到香港再辗转到武汉。在此后多次的颠沛流离中,每有危险都是父亲先走,这在我家已经是个习惯了。

母亲、我还有两个哥哥后来也沿着这条路线去了武汉。这里面很重要的人物是潘汉年,他对国统区进步文化人的保护很周到。我们离开上海就是在潘汉年的保护下。父亲接受共产党的影响,与这种细致的关照有很大的关系。

国共合作时期,父亲出版的《抗战》三日刊中,有很多篇潘汉年的文章,讨论选题的时候潘汉年也参加了。有时候,他们还会因一些问题去周恩来那里讨论。在武汉的时候,父亲和共产党的关系就已经很近了,周恩来还去生活书店做过演讲。

武汉沦陷后,我们一家人又迁移到了重庆。我们家就在学田湾陈果夫的院子里,主楼是陈果夫住,边上一座小楼租给了一户也姓邹的人家。我们就租住了这座小楼的几个房间。后来那位二房东邹伯母和妈妈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两家还认了干亲,她的女儿叫我母亲干妈。

1940年,邹韬奋全家摄于重庆(左起:次子邹嘉骝、夫人沈粹缜、长子邹嘉骅、幼女邹嘉骊、邹韬奋)。

在重庆,父亲感到更加苦闷和压抑。发表文章出版书籍都需要审查,即使审查通过也有可能被没收、查禁。父亲的文章也经常在送审中被枪毙,甚至连原稿都不退回。后来我在编《韬奋全集》的时候,想到有扣留稿子的事情,就和韬奋纪念馆的同事去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还找到了10篇被查禁、扣留的文章。我一看到原稿的毛笔字就认出了父亲的字体。

国民党当局后来要生活书店与国民党官方的正中书局合并,实际是被收编。父亲拒绝了这个要求后,国民党就开始大肆查封生活书店的各地分店,逮捕书店员工。父亲多次抗议都没有效果。他本人也受到迫害,被特务跟踪,一言一行都受到监视。这时,新闻出版环境已经极端恶劣了,表面上是国共合作,实际是一党专政。正是在这种状况下,父亲决定辞去国民参政会议员,出走香港。

父亲那时候的活动是受周恩来的安排,表面上是个人行为,实际是受党的领导。周总理安排他们一批文化人秘密出走,到香港去开辟另一个战场。父亲表面上一如往常去参政会开会,还去报到、拍照。出走是在1941年的2月底。沈钧儒有个侄子搞运输,父亲在重庆的南岸搭他们的车子前往桂林。

秘密离开后不久,蒋介石就得到了消息,说要把韬奋找回来。父亲从桂林坐飞机去香港,起飞后两小时,蒋介石“坚决挽留”的密令就到了。整个过程非常惊险。

我们一家四口人,目标太大,一起走是不可能的,所以让父亲先走。父亲走后,妈妈一个人独撑家庭。邹伯母经常陪她去当铺、寄售铺卖东西。

特务后来上门盘查父亲的去向。妈妈说,不知道。特务说,希望他能回来,而且希望我们不要走。妈妈说:“我们没准备走。”特务问:“那你们为什么要去当铺卖东西?”妈妈说:“韬奋走也没留钱,我们要过日子啊。”

后来这两个特务都受到处分了,因为不仅没看住父亲,也让我和母亲、哥哥趁着躲空袭警报的机会都跑掉了。

分别的时候,父亲给母亲跪下了

当时的香港,聚集了很多文化人,范长江、廖承志、茅盾都在,还有中共南方局的一些领导,香港是他们的工作据点。父亲的工作还是办报,和范长江他们筹划《华商报》与《大众生活》的复刊。

我们一家到了香港,妈妈反倒发愁起来,因为一点生活的费用都没有了。这种事情父亲是不会知道,也不会考虑的。

后来还是一位朋友发现了母亲的尴尬与难处,决定预支父亲《抗战以来》的稿费。我们这才在香港安下家来。这么多年来,母亲一直是父亲最稳固的后方,支持着他的事业。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给母亲的慰问信中说,如果韬奋没有夫人的帮助,是不可能取得很大成就的。他对母亲的评价很高,事实也是这样。

到香港后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随即占领了香港。东江游击队接我们从香港撤出,我们当时就住在九龙的一个贫民窟里。组织上派交通员找到我们,按照要求还是爸爸先走,我们三个孩子和母亲后走。

父亲一去路途危险,而我们和母亲要独自面对残酷的环境,感到无依无靠。分别的时候,父亲给母亲跪下了,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

以前,无论流亡海外,还是从上海逃到香港,逃到武汉,逃到重庆,还都能想到一家人可以重逢,但是那一次却心里没底。爸爸向妈妈托付我们几个孩子,希望她把我们抚养成人,真正有困难的时候去找共产党。每次想到这个场景我都很心酸。

爸爸是1月份走的,我们大概是二三月份混在难民的队伍里离开香港。那时是冬天,家里什么东西都没带,妈妈怕我们冷就拿了两条羊毛毯。过封锁线时,日军和伪军把我们的羊毛毯抢走了。我们向前走了几步,妈妈便突然掉过头,爆发出巨大的勇气,冲过去抢回了一条毯子。她为了孩子从来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全。

我们后来在东江游击队的白石龙村阳台山与父亲汇合了。部队给我们这些转移出来的文化人搭了两座草寮住,也就是三角形的草棚子。里面中间是泥地,两侧是一长溜的草铺,每家之间挂个帘子做隔断。

那段时间虽然艰苦,但对我们来说却是少有的幸福时光。因为一家人又团聚在一起了。山上有小溪,我们就去抓小鱼小虾。有一点特殊照顾的话,就是广东出的红色的“片糖”。我们当它是巧克力,按照爸爸说法是“土巧克力”。

偶尔有加餐,就是多点小鱼,难得吃一点肉。这时父亲就会夹上一点菜然后躲到一边去吃。别人喊他来夹菜,他就说“够了,够了”。父亲是个乐观的人,大家都喜欢他。朋友们印象中的韬奋先生总充满了笑声。

这段安宁的日子没过多久又被打破了。

国民党政府听说父亲隐藏在广东,就派了特务来侦查,还下了通缉令,要求就地惩办。此时,父亲与国民党便处于完全对抗状态了,他无法回重庆了,也不可能去国统区。

父亲先被转移到梅县江头村隐藏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去苏北的抗日根据地。我和母亲、哥哥则去了桂林。还有一批文化人则经桂林返回了重庆。

父亲的病

父亲去苏北前,先秘密前往上海治病。当时他的耳朵已经出血了,但最初的诊断是中耳炎,便没有在意。后来由于病情恶化,他在1943年又返回了上海治病。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父亲在上海换了4家医院。他的病也日趋严重,由耳癌发展到了脑癌,身体非常痛苦。

当时我和二哥在桂林的中山中学读书,我读初二,二哥读初三。大哥当时在桂林已经没有可读的学校了。于是大哥先被接去上海照顾父亲,随后母亲也过去了。后来爸爸病重,组织上又派人来接我们俩。我二哥爱学习,他觉得没多久就毕业了,想拿到毕业证再走。于是,我就独自去了上海。

谁知道,我离开桂林后,便爆发了湘桂战争。军队一路溃败,书店员工便带着二哥一路逃难。后来走散了,二哥独自一个人流落到了贵州,然后去了重庆。每次二哥回忆起来都很伤心,以前逃难都有妈妈在,还是一家人行动,而当时就他孤零零一人。父亲临终也没有见到二哥,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在重庆,沈钧儒把他带到周恩来那里,然后便去了延安。父亲去世后,潘汉年的助手徐雪寒把大哥也接到延安去了。

我到上海时,父亲的病已经恶化了。他的一只眼睛失明,鼻孔里流出脓水,味道很难闻,都是母亲用棉签一点点给他擦干净。到了后来实在太痛苦了,父亲需要靠杜冷丁来维持。妈妈也学会了打针。开始的时候有效时间还长,到后来则越来越短。每天打针的时候,母亲都非常痛苦,但又没有别的办法。书店的员工陈其襄负责去买杜冷丁,当时上海能买到的杜冷丁都快被他买光了。

状态稍好的时候,他就在病床上写《患难余生记》。父亲是有话要说,国民党迫害生活书店的这口气他咽不下去,这些经历忘不掉,他要公开控诉。而且写东西对他也是一种解脱,可以稍稍转移注意力。

人到无望的时候,就会做一些荒诞的事情。于是我和妈妈便去算命。算命先生给了我们一句话:“等石榴红的时候就见分晓了。”爸爸最后住在上海医院,正好他的病房外面有一排小石榴树。我们想可能石榴红了,爸爸的病就好了吧。可是石榴红了,父亲却走了。期望冥冥之中给你提供一点希望,但结果却依旧无情。

父亲去世的时候,是在清晨。他的呼吸很急迫,要讲话讲不出来。大哥、二姑还有书店里的徐伯昕、陈其襄都在边上。妈妈给了他纸和笔,他颤抖着写了“不要怕”三个字。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链接

沈粹缜是邹韬奋的第二任妻子,在她之前,邹韬奋还有过一段短暂而曲折的婚姻经历。那是在他求学期间,按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父亲同事的女儿叶复琼定下的婚约。

一开始,邹韬奋对这件“顺理成章”的事并没有太过激的反应,然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下,他渐渐意识到,婚姻应该是自由的。叶复琼和他连面都没有见过,怎么能这样结婚?

可是当他提出要解除婚约的想法后,却遭到了双方家长的反对,叶复琼也表示非他不嫁。这件事终于拖成了僵局,一直到邹韬奋毕业后,仍旧没有解决。邹韬奋只好写信给叶复琼,劝她另嫁他人,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叶复琼收到信后,同意了邹韬奋自由结婚的想法,但她却表示,自己会终身不嫁。邹韬奋很感动,又写信,鼓励她学习。鱼雁传书间,反倒增进了两人的感情,之后,邹韬奋又同意了这桩婚事。

遗憾的是,过了两年伉俪情深的婚姻生活后,叶复琼便病逝了。邹韬奋把她葬在万国公墓,还在墓旁预留了一穴,在墓碑上刻着“邹韬奋先生、叶复琼女士之墓”。

猜你喜欢

邹韬奋书店香港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一见钟情结良缘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生命不息 著述不止
香港之旅
最美书店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