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
2015-08-15姚光秋
◆姚光秋
(南阳幼儿师范学校)
一、什么是智慧图书馆
随着科技与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深入与更新,计算机的存储能力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也逐步迎入了新鲜的词汇,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化概念也应运而生并不断成熟,在全球范围内疯狂出现,由此,智慧图书馆的诞生,是大势所趋,是顺应了人们的需要的。那么,什么是智慧图书馆呢?智慧图书馆就是智慧与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体,是将人与事物进行完美结合,将图书馆单一的知识汲取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模式。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使其为人所知,为人所用。智慧图书馆更是一个充分发挥人本精神,为人服务的智能图书馆,最大化地发挥服务职能,最大化地发挥其人性化的创建的宗旨。
二、智慧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及特点
图书馆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地服务于大众的事业单位,是将知识进行集中化管理,并将其免费提供给社会大众的一个知识社区,具有传播知识和普及知识的功能。人们对于知识具有依赖性,而图书馆就是知识的集中地带,是知识的中心,因此人们逐渐的对图书馆产生了依赖,图书馆里汲取知识人数的多少,充分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解惑的资源和材料,为人们的创造性发明提供有力支持,是一种循环的可利用的再生资源。然而,随着科技时代和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传统的书本方式无法做到及时、快速、准确的进行知识的传播,让人们及时快速地了解最新技术、最新知识,但是智慧图书馆可以做到。
当然,想要建成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智慧的图书馆,需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才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图书管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身素质、智慧和知识水平,以便能够更好地满足智慧图书馆的管理需求。
智慧图书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因为其服务的是社会大众,面对的是全社会的人民,为全社会服务的。同时,智慧图书馆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知识更新,内容详实准确,无论是在信息精准程度上,还是在方便程度上,都具有极强的优势,使智慧图书馆能够更加及时的、准确的为人们服务。智慧图书馆的存储量也是十分大的,其依赖于新型技术产业的支持,充分的、最大地发挥了数字化信息的管理优势,跳出书本形式的限制,运用网络云共享技术,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存储量同时,智慧图书馆具有集中管理的特性,智慧图书馆可将信息进行及时整合并汇编,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整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地域限制、国家限制等。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具有方便快捷性,人们只需要输入所需检索的内容或关键字,就可在全球范围内搜索数字资源,更加实时地、快捷地掌握所需资料。
三、智慧图书馆的构建
智慧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图书馆发展的最先进阶段,是目前最快捷的图书馆,它充分吸收了普通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各种优点,弥补了他们的各种缺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地将人与书、书与数字信息,人与数字信息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量身打造的、针对性的、智慧化的优质服务。
智慧图书馆利用先进的集成网络技术和先进的智能信息设备,充分整合不同需求的情报提供,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进行进一步完善的。职能图书馆通过智能服务的模式对图书馆的框架进行组建和完善,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智慧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及其作用。
智慧化图书馆主要包括智能设施、物联网技术、智慧化服务等三方面的构建要素,并分别在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服务层面等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与管理。智慧化图书馆以物质层面作为基础,发挥技术层面的关键作用,进行智慧化的社会服务,最大化的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充分的发挥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三个层面之间相互扶持,共同创建智慧的图书馆,智慧的服务大厦。
当然,就目前形势而言,国内外的智慧图书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尚方面都处于初始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智慧图书馆以信息技术基础,充分认识并利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重视集群整合与协同管理,从技术的角度与维度出发对图书馆进行研究的。同时,智慧图书馆更是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泛在的、便捷的、跨越时空的、高端的、智慧化服务,注重的是如何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进行更大化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一个图书馆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条件下,能够全面感知信息资源、可靠传递信息资源和智能处理信息资源,将文献资源进行智能化的、集约化的管理,又能够以用户为中心,充分满足用户日益变化的信息需求,充分展现智慧性,这样的图书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
目前,真正的智慧图书馆还仅仅只是一种理念,而现今所出现的智能图书馆仅仅也只是一个雏形,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完美状态,无论在服务职能化,还是在其他各种的高标准要求方面,都尚未能达到要求。智慧化图书馆要求信息管理的及时、精准和有效,并将其及时完整的提供给用户使用,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信心处理需要将各渠道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并进行集中管理与分配,才能使信息能够全方位的提供给用户使用,才能更加安全便捷的进行信息传输与共享。由于大多数的浏览器的功能限制,用户所能浏览到的信息内容缺乏全面性和专业性,而智慧化的图书馆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它将来源于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新整理,再进行二次发布,保证了用户信息使用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更具针对性地服务于用户。
四、智慧图书管的服务模式
(一)智慧服务
智慧在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这样的,是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把握和解决事物的能力。智慧具有推动知识发展、创新生产力改革、实现知识价值化的重要力量。图书馆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的聚集中心,是人类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不仅要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有效的信息服务,同时还要提供创造性的知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与协助用户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的创造、问题的解决,因此,图书馆需要向社会大众提供先进的,智慧的知识服务。由此可见,智慧服务是以知识服务基础,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运用智慧理解搜集知识信息,并将其进行组织、分析和整合,促使其完成全新的知识增值产品的转变,以便更好地为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服务,更好地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服务。
(二)智慧服务的特征
《图书馆学五定律》是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一本名著,在书中有这样的几句话:“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由此可见,阮冈纳赞充分地确认了图书馆的核心目的就是在于协助人类更好的开发智慧、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最终,让人们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智慧,回馈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因此,图书馆实现其核心定位最根本、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智慧服务。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是以文献载体为主,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传播为主,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以知识传播为主,而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是以智慧生成为主,最大化地帮助用户提高知识的驾驭能力、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实现智慧性的知识创造。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是知识服务,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深化和升华就形成了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具有公共性、智慧性、资源丰富性、管理集群性、服务协同性等特征。针对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的目的和宗旨,其服务对象必须是社会群体和全部社会大众,是一种全球性的、全人类的、公共的社会服务。图书馆是知识的拥有者、整合者和启发者,智慧图书馆充分发挥了这三者的客观核心作用,更加真实有效的帮助了用户进行知识创新和智慧提升。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基础之上,更具智慧的服务,其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搜素和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源,如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等,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提供信息材料。智慧化图书馆充分利用了集群化综合服务平台的作用,实现了知识的共建性整合、集约式显示、无障碍转换、便捷性获取、跨时空传递等功能。同时,智慧化图书馆还具备了服务协同性的特点,因为它能够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协同合作,使其成为全球化的协同。
(三)构建智慧服务的平台
站在信息管理与应用的角度上,智慧图书馆的构建可细分为信息汇集构建、协同感知构建和泛在聚合构建三个阶段。建设智慧服务平台,需要将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监控恶意信息,避免病毒的侵入,及时的处理和援救信息的瘫痪问题,让所有的信息资源能够进行安全使用。构建图书馆智慧信息服务体系,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技术、资源和服务的相互依存性和相互支撑性,技术是基础,是构建的必备的手段,资源师服务的内容,而服务是最终的结果。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技术基础是资源的集成,图书馆需要借助外力,如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进行资源的集成,建立感知文献服务系统和集群整合管理系统等,他可以形成跨越系统限制的应用集成、跨越部门限制的信息共享、跨越库网限制的转换互通、跨越媒体限制的深度融合、跨越馆际限制的物流速递的服务与管理模式,将文献全面、快捷、方便地放到人们的眼前。智慧服务平台的建设,还需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实现资源与人相连与协作,其中包括资源与馆员、资源与用户等的互通相联。
五、结语
总之,我国的智慧化图书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智慧图书馆的模式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智慧图书馆平台的构建方面,工作人员还需要更好更快地提高专业知识,进而能够做到在关键技术的开发上灵活掌握和运用,以便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当然,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在技术层面的配合。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一定不再是理念。
[1]李燕波.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中的“不智慧”[J].研究与实践,2014,(91).
[2]李丹.大数据时代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几个研究问题探讨[J].管理论坛,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