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2015-08-15古淑艳
◆古淑艳
(吉林省四平市朝阳小学校)
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不管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都会发现一个显著特征,即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比较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问题都有效的解决,于是一节课就顺利地完成了。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
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育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传统教育的学习观认为学生唯唯诺诺、听话、不乱说乱动就是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敢想敢干,勇于创新。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老师已逐渐形成共识: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其实,昔日的课堂灌变成密集的“满堂问”,未必是真正的进步。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应该把重点放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不仅要设计问题,还要对答案进行预设,要明确一个问题在回答的时候,怎样的答案才是符合要求的答案。同时,教师不要让课堂太过于沉闷,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充分注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不仅让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最关键是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二、创造良好的质疑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前提条件。大家都知道,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一些紧张心理的,教师要让学生的紧张心理逐渐的消除,让学生处在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只有学生的心情愉悦了,他们才能够比较容易的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要正确对待学生出错误的情况,要通过真诚的微笑,积极地鼓励,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树立自信心,更加主动大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再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尊重给学生带来“心理自由”,能激起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对学生质疑时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讨论;对学生质疑时提出的有欠缺的问题应给予点拨,让学生补充完善。
三、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乐于提问的“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羞于提问,及时提问目的性也不是特别明确。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如比较爱表现自己,求知欲强,好奇心也比较大这些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地利用起来,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时与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一些钟表表盘,让学生说出时间,并指出钟表的时针、分针等。然后,又向学生说,钟表是近代才发明的一种东西,如果没有钟表的话人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学生们兴趣很浓厚,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学生可能由于受到知识储备的限制,答案可能会有些偏离轨道,但是教师要保护学生这种善于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再给学生介绍一些古人利用自然界现象进行辨别时间的例子。
又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退位减时,给学生提问,当数为上的数不够减了,怎么办呢?教师并不先给学生说出答案,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看法,学生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些判断,这样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都获得了很好的提高。
四、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对于学生而言,促进其积极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的兴趣被激活,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活跃,也比较突出。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必须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知的成长规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那种呆板、低效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爱玩,对新鲜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投其所好”,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通过游戏、或者小故事把课堂教学有机地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就完成了数学学习地任务。
例如,笔者在讲解低年级数学中的凑十法时,让学生借助了小道具来完成。笔者给学生准备的道具是一些小木棍,通过小木棍的操作,学生们对知识的领会变得直观而形象,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调动,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笔者在给学生讲解正方形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在A4 纸上折叠出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寻找正方形的特点。学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正方形的四条边与四个角的特点,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把正方形沿着对角进行折叠,通过折叠发现正方形的其他特点。折叠后让学生观察正方形的对角线的相关特点,并借助直尺进行验证。通过借助这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措施,学生的兴趣能够有效调动起来,思维能力也获得了很好的提高。
总之,质疑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去积极质疑、释疑,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获得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质疑的意识和能力都会获得相应的提高,许多看似比较有难度的问题,也会由于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而比较轻松的被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提升。
[1]邓竟红.数学教学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04).
[2]王延奏.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研究,2010,(05).
[3]方会云.运用发展性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