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有情感的语文课

2015-08-15郝冬梅

中学语文 2015年10期
关键词:周总理语文课感情

郝冬梅

上有情感的语文课

郝冬梅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师生、生生、师与文本、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使学生情感得以熏染,使本能的欲望得到升华。对祖国语言文字产生深厚的热爱之情,并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勿容置疑,初中语文课堂应有情感取向,也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共生活动。 师生都是有感情的人,况且初中学生情感激趣,情感大于理智。以情诱情,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才能点燃学生感情的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执教毛泽东《沁园春· 雪》这首词时,我首先让学生们讲讲毛泽东的故事,以及在网上搜索到有关《沁园春·雪》创作过程情况。然后,我满怀激情诵读该词,学生们深受感染,迫不及待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我让学生们小组讨论,畅所欲言,他们很快就把握了这首词的主旨,并能鉴赏其艺术手法的好处。不难看出,语文教学注意情感取向是语文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和前提。

语文课本选的文章文质兼美,有的课文尤其具有诗情画意之美。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是因为在他的人生的不同阶段里,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的特殊内涵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特定内涵,如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等等,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普遍的感受和产生共鸣的基础,更何况是情感快速生长的初中学生读之,就更能在心中激起感情的涟漪。有的课文富有意蕴美,内容生动反映了现实生活,并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感悟。魏巍的《我的老师》通过对关于蔡芸芝老师的几件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不少学生学过本文后,在随笔中,抒写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达了认真学习,尊敬老师的决心。朱自清《背影》中的“背影”则凝聚着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学生深受感动,走进了文本。又跳出了文本,走进了日常生活,要和父母沟通,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不和父母“作对”,要对父母“做对”一些事。鲁迅先生《藤野先生》通过对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和电影事件的叙写,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和爱国主义感情。 学生学习本文,心灵很受触动。爆发了一股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巨大热情。显然,教材中的“情“是语文课堂情感取向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取向呢?

首先,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一颗赤诚之心,心中有学生。上课精神饱满,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举止优雅,即教师教学行为审美化。其中,老师的语言质量尤其重要,因为语文课是以语言为核心的,以语文学习活动为路径的。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质量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就多,思维含量就高,这样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作用,学生的语言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因此,教师要多读经典著作,使自己的语言质量得以提高。同时,读书要学会思考,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语言的效度。

其次,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找到“动情点”,进入角色,体验文中的感情,最后达到理性的认识。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让学生朗读全诗,学生找到了“想念你”这一“动情点”,把握住了全诗的感情脉膊。一声声“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深情呼唤,不仅表现了在那特殊的年代亿万人民的心声,更体现了人们面对时代转折的复杂思考。 周总理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这首诗使周总理的形象“复活”了,遍布在祖国的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以至每一个地方。“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这句话表达了亿万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挚感情。目标明确,该诗表达对总理的怀念之情,学生产生了情感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再次,加强诵读训练。语言重在运用,教师要引领学生诵读文本。尤其是古诗词,就读准字的声调这一点来讲,就能读出诗词的情感。“平声哀而安,上声盛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选用的上声韵,表达了作者压抑、沉郁的心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用平声调,语气平和,抒情性强,抒发了作者“经世济民”、“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和抱负。所以,语文课要注意诵读,有诵读,很容易直入“文心”,产生情感共鸣。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读诗重意义,注重清楚,要如朱子所谓‘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理解文本的目的。

第四,使文本活起来,直观地和学生对话,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课文快速成为学生欣赏中的生动审美对象,使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诉诸感官,易触动学生的情感。方塔纳说:“没有情感升腾,冲动,也就没有艺术的产生。”而语文课堂教学恰是一门艺术,因此,语言课堂教学,有了情感取向,本文开头所反映的弊端即能消除。更重要的是语文课有了韵味,激发了学生积极学语文的兴趣。学生幸福地学习语文,从而全面提升了语文素养。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周总理语文课感情
周总理“喝”饭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语文课上做游戏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