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增长——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2015-08-15范晓燕
◆范晓燕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宝湖实验小学)
俗话说:“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质疑是批判教学的基础,只有对教学行为或文本内容敢于质疑,才会促使自己找出依据,证明自己质疑的正确性;才会更深一步探究从依据,验证依据;才会在取得依据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脱离”原有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形成新的思维模式,产生新的思维定势,创新能力的养成就已初具规模了。
一、教师要具有自我批判的教学观念
在批判教学的所有环节中,教师的自我批判观念非常重要,它是整个批判教学的基础,无它则批判教学成为一句空话,无法进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无法增长。在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等进行自我批判,审视这些教学内容能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增长。在授课中,边教边审视,当发现教学行为无法增长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则必须及时变通教学内容或授课方式。笔者曾摘录一语文教师教授《燕子》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看着课文,“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电线杆的描述应该用“根”,作者为什么用“痕”呢?
生:……
师:(着急,加以引导):我们一般是说“一根线”“两根线”,这里为什么用“几痕”呢?同学们再好好想想(此处启发没有切中切点)。
生:电线只能用几痕,不能用几根(评委在窃窃私语,授课教师的难红起来了)。
师:(急忙加以讲解):看来同学们对课文还没有理解。因为电线很高,看不太清楚,所以作者只能用“几痕”这个词。同学们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在教师的灌输下,把知识点记住,但脸上仍然带着疑惑)。
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是想分析本句中语言特色,让学生去品味其语言特点,但是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学情的分析不够,无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并且设计问题的立足点没有找准。如果他在授课之前,能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设计的问题,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作调整:(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的反应作应急处理;(2)修改问题设计的立足点,应该从“在蓝天的映衬下”此语句通过距离的远近来启发学生对“几痕”的思考,从而增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对文本进行批判,增长学生的创新能力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选入教材的文本虽然具有可读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尽信书不如不信书”,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多元化的阅读方式,指导他们去感受、去吸收文本中的精华部分,同时还是启发他们在感受吸收文本精华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体会,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知识体系经历吸收、运用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自己独特体会的形成过程中,正是对教材的批判的过程,个性化的独特体会就是创新能力增长的表现。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增长学生的创新能力,务必通过“激疑—质疑—释疑”三个路径来实现。
1.对教材的激疑。宋朝的张载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创新思维的起源,是创新能力增长的基础。只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才能引出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在对文本批判的基础上,增长创新能力。所以说,激疑是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增长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那么,该如何来激发学生质疑的意识或兴趣呢?笔者认为,在教学阶段,要善于激发学生现有知识体系和文本教学内容之间的冲突,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问题,不断激发学习的欲望,去分析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认知层次的需要。例如,上文所提及《燕子》的教学片断,就可以在学生日常生活常识与文本教学内容之间制造一些“麻烦”,使它们之间产生意识上的冲突。在备课时可设计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电线的说话,我们通常用‘根’这个数量词,可是在本文中,在‘在蓝天的映衬下’,作者为什么用‘痕’这个量词呢?这种用法和我们日常生活是否相矛盾呢?为什么?”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根”这个量词已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在文中改成“痕”,必然会和他们固有的知识体系产生冲突,思考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运行的过程,创新能力也在慢慢增长。
2.对教材的质疑。对教材的激疑只能起着辅助作用,通过教师的激疑来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提出问题,增长创新能力。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在“思”的过程中就要对文本产生疑问,把自己的见解或意见提出来,创新能力方能见长。
现代教育心理学对质疑作了如下解释: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如果对文本产生了疑问,其心理一定会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使学生心里非常难受,从而激发他们想方设法解决此问题,平衡自己的心理。在寻求心理平衡的过程中,一定会对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过滤一遍,寻找解决此类问题的答案或依据,当问题解决之后,新的知识体系重新生成,也就是说,知识在创新的过程中重新组合,形成另一知识体系。
在《猫》的讲解中,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其中一位学生找出的句子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他同时也提出一个问题:“蹭”的意思是“摩擦”,在本文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这个词呢?我把此问题“踢”回给学生,要求学生再阅读文本,看看在文中能否发现什么呢?学生在自由品读、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得出如下结论:“蹭”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老舍爷爷喜欢猫,猫也喜欢老舍爷爷,蹭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由些可见,质疑能把学生内心当中思维的火花敲击出来,在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时增长自己的创新能力。
3.对教材的释疑。释疑就是解决学生的思维矛盾。笔者在本文所讲的释疑是指教师的释疑。学生对教材质疑找出问题之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此时就只能借助于教师的释疑了。只要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进行合理的、正确的释疑,必能增长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猫》一文讲解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中的‘踩’能否用一个更好的词来代替?”这个问题的提出,令我震惊又高兴。震惊的是自己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此种情况,害怕我自己回答不出来,高兴的是我的学生敢于对老舍的文章质疑,并且想法是如此独特新奇。我把此问题踢回给学生思考,自己也在绞尽脑汁思考。当学生没有回答之后,我给了学生一个参考答案:把“踩”换成“画”,用拟人的手法,更加形象生动。“踩”是无意识的动作,而“画”是有意识的动作。
[1]卢全.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2010,(01):22-23.
[2]华春艳.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黑河学刊,2012,(08):4 -5.
[3]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3,(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