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2015-08-15汪钱萍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31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阅读教学

◆汪钱萍

(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增强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个性化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通过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大胆发表对文本的感悟、体验,以期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起推动作用,因此受到了教师的普遍欢迎。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心灵的放飞营造良好的环境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情感需求、生活经验等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一致的。对此,教师要构建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参与思考、交流,使课堂教学成为多边交流、多向流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教书,自己是在服务,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神坛”,与学生的目光平视,做学生的伙伴朋友,走到学生中去,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热情鼓励学生敢于说,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还要善做一个“引导”者,认真倾听学生的“芸芸众声”,善于觉察他们独特新颖的视觉,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再为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在“仁者”“智者”的交流碰撞中悟出“真谛”!这样,学生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彰显。

二、指导学生有效地个性化阅读,为学生个性的张扬安上翅膀

要提高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性,阅读方法指导很重要,好的方法是良好阅读的必要条件。这里,不妨将这指导方法借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来说明。

首先,是“占有”,即让学生大量阅读,占有大量信息,为个性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的阅读量,广泛的阅读面,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储备、思想的源泉。教师应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要注意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书海中自由游弋,不可限定或指定给学生的阅读安上枷锁,否则只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毫无兴趣可言,就谈不上大量阅读。

其次,是“挑选”,即让学生独立自主阅读,主动积极思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此为个性化阅读的关键之举。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让他们明白自己是阅读的主人,谁也代替不了也是无法替代的。面对文本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同时伴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质疑,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经典的解读永无止境,要让学生“读出自己”,挑选出自己理解的突破口,可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思考。使学生读出个性,又亲近着作者,达到个性化阅读的效果。

最后,是“创新”,让学生审视文本,跳出文本——即进行创造性阅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品包括具有未定性的文本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二者结合才是完整的作品。也就是说,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由此而看,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比如文本中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这就靠读者在对话中以自己的理解去确定,去填空。

我们要指导提倡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阅读、多层次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甚至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发挥联想和想象,拓展思维空间,以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误读”,尽管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不符,但只要符合文本或生活的客观实际,勇于批判继承,很好地推陈出新,未尝不是一种“创造”!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养成健康时尚且个性化的审美观。比方说,不能把“狐假虎威”中的那只狐狸变成了“聪明、机灵、化险为夷”的楷模,不能把《愚公移山》里的愚公当成不会审时度势、因循守旧、无经济头脑、没有效率观念的蠢人等。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让教师做学习型教师,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保障

教师对教学的生成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但要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阅读、写作,夯实人文底蕴,提高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做一个有“个性”的老师。老师的“个性”还在于在教学中抓住自己的长处,或以敏锐的洞察力,或以渊博的学识,或以独特的见解,或以丰富的感情,或以乐观的天性,或以幽默的语言,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更在于在不断教与学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个性化语文教学找到注脚。因为教师不是一个仅用文章学原理解读读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要的“教书匠”,更不是一个教参话语的复制者,也不是作者作品与学生之间的“二传手”或“中介人”。概言之,语文教师应是一个艺术家,他始终要有一种独特的“语文味道”,“以情语文”,精心构建每一堂课,给学生以学习语文是享乐的感受,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张起他们个性化阅读的风帆。再赋以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找到阅读的突破口,让自己感动,让学生感动,共同开创出个性化阅读的广阔、深远前景。

综上所述,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各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其终身阅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引导,使更多的学生关注文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悟汉语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