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探索

2015-08-15聂惠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31期
关键词:效率情境课堂教学

◆聂惠玲

(河北乐亭第二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给所有的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摸索的过程中也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没有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地理潜能。因此,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技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创设地理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地理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地理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地理问题,以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地理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的余地,并及时给予提示和补充,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地质构造的褶皱时,采取实验演示导入法。先通过一块柔软的物体,教师拿在手中从该物体的两侧向中间用力挤压,学生会看到该物体会发生向上和向下的褶皱和弯曲,当看到这种现象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最终实现对褶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样实验演示,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解决问题,教师就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并以课堂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的求知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积极参与教学。

例如,在教学“中国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西安有沙尘暴吗?如果有的话会什么时候出现呢?西安出现沙尘暴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够有效治理沙尘暴呢?对于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其否定,而应该在不打击学生回答积极性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通常情况下,在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学生更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气运动的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掌握大气运动规律,然后提出问题:大家在生活中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这样,教师就可以使学生联系生活掌握知识,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3.传授提问的方法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地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

例如,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荒漠化的具体概念,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过程与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措施提出问题,从而最终展开教学。

教师在教给学生提问技巧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提问,还要让学生学会对比提问,比较已学知识与新传授知识。

二、有效体现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地理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教师只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结果就是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科学讲授基础知识后,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讲,学生评,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要注重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地理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教师在地理问题情境的设计、地理教学过程的展开、地理相关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师生间的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教师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讨论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地理难题,要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三、要体现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让学生展示点评时,教师应就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引导、提示、补充和讲解,以便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发现地理知识的奥妙,掌握地理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如在讲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可结合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水稻研究的相关知识素材,来认识水稻对于亚洲的重要性,这样既关注了时事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生活事例,发觉地理的奥妙,体会地理科学思想。从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总结规律,挖掘出学生的地理潜质。

四、要学会把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是解决地理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复杂的规律形象化。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大大增加了课时的信息量,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偷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学中,教材上只有几幅简单的相关图片,在讲解时如果不借助多媒体的话,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那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手段,制作地球运动的flash 动画,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再配合教师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掌握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所以多媒体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的效果。

[1]张守宝.向课堂45 分钟要效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151.

[2]郑乙.怎样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商情,2014,(28):194.

猜你喜欢

效率情境课堂教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