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2015-08-15刘万春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31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活动素质教育

◆刘万春

(吉林省长岭县大兴镇中心校)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应试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做出了经典的阐述。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一个掌握丰富知识的人不如一个愿意学习的的人,而愿意学习的人还不如一个把学习当成乐趣的人。这说明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遵循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强大动力,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他们的思维活动才是积极的,只有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了,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成效,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课堂上经常利用各种实物,教学挂图,简笔画等来展示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操练,小组对话、学唱知识歌曲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不断给学生创造用知识表达的机会,设法使学生爱学、勤学、会学,把兴趣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全面落实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积极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应用技能训练。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任何学科在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都要从学生对于知识的听说能力入手,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学习的基础,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始阶段后,在广泛发展听、说的同时,还有重视培养读写的能力,使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材料要有针对性、目的性。根据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的学习热情,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要切实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体验学习为主体,使学生生动、主动、活泼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人而不是主听,要改变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习惯,实行教学民主,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的研讨中大胆质疑,积极思考,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去解决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知识问题,通过学生对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起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大家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绝对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责任在于有效利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价值体验的内化,把教材中的知识与所表现的思想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用用能力,全面促进学生个人知识素质的不断提高。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严格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思想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育尚不完善,学生没有独立而成熟的思想,他们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他们对待事物判断正确的能力还十分欠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在思想上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将思想品质教育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之上,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品质也得到很好的提升,全面达成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是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主动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遵循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要充当“导演”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这场大戏中的主要角色,充分调动他们对于知识探求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得到锻炼的机会,让每名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正确认识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的价值体现,因此,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动力。学生个体发展上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所以他们在后天的学习上学习效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各差别的产生不是来自学生的智力差异,而主要是受学生后天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个性表现,那么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智力得么很好的开发必将成为一种自然,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会更多的表现自觉性。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在教学实践之中主动去探求知识。

现代的课堂教学要求广大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总结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调动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内在动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知识的应用能力。使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行到落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行之路。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活动素质教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