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词缀对比之“-ist”与“家”

2015-08-15贾连凤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31期
关键词:构词词缀后缀

◆贾连凤

(唐山市第六十二中学)

一、引言

英语是形态语言,词缀丰富。汉语是意合语言,词缀是实词虚化、语法化的结果。根据Zeiger 的《英语百科》,英语词缀共288 个,其中前缀107个,后缀181 个。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 年增补本),前缀2 个“老、阿”,后缀7 个“子、儿、头、家、生、化、然”。

缀合构词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手段。国内对于词缀的研究分两种,一种是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典型词缀的虚化过程,另一种是就英汉的缀合构词进行宏观的比较。本文则就具体的词缀进行分析,力求探究两种语言词缀的异同,发现语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ist”和“家”都可以做后缀,且都可以表示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种技能的人。这是本篇论文的平台。但是两者的发音、功能、意义上也存在差别。本文先阐述两者在性质、形态等方面的共同点,再比较两者在来源、功能、及缀合时发音的不同。最后总结,以便对英汉词缀有更深的认识。

二、相同点概述

世界语言不是杂乱无章的,不同的语言中存在共性的东西。“-ist”和“家”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的词缀,存在共性。

首先,从位置上看,“-ist”和“家”作为词缀,位置固定,都在词根之后。

例如,英语的“artist”“scentist”“pianist”及汉语的“艺术家”“科学家”“钢琴家”等。

其次,从构词上说,“-ist”和“家”都可接在名词词根后面。例如英语的“novelist”即“novel”+“-ist”,汉语的“小说家”即“小说”+“家”。在这里,“novel”与“小说”,均为名词。

再次,从性质上讲,“-ist”和“家”都具有能构性。英语的词缀的能构性不可否定。而应时代发展,汉语词缀“家”的能构性表现的越发明显。例如“文章家”“旅行家”“观察家”“史前生物学家”“核物理学家”等。

最后,从特点上谈,“-ist”和“家”都不改变基本词义。如“novelist”与“小说家”,都是从事小说创作的行家,并没有改变本义。在这里,汉语界对“家”有争议,认为它还有“从事某种职业的意思”,因此不可当做词缀。但必须明确的是英语的“-ist”在词缀字典中也注明“操有某种技能的人”。但是它们经过缀合过程,不改变词的本义。而且,无论是“-ist”还是“家”都不可以单独使用,因为单独一个“家”字,不被理解为“操有某种技能的人”。

在对“-ist”与“家”的对比过程中,不难发现词缀的共性特点。词缀即一种附着在词根或词干的语素,为规范语素。词缀具有能构性。

三、不同点概述

“-ist”和“家”作为后缀,有其共同点。但是英语是形态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两者有着不同的语言学发展史和研究史。“-ist”和“家”在来源、功能、语音上,也存在这差别。

第一,研究史不同。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开启了研究词的结构的先河。他们通过对比法,找出词的相同部分与不同部分,进而对词的结构进行分析,确定了自由词素与黏着词素的概念。“-ist”作为词缀,属于黏着词素。汉语则是随着双音化的趋势,人们根据词素的虚实情况和构词能力,寻找词缀。特别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受苏联语言学家的影响,寻找词缀加速。“家”是实词虚化、语法化的结果。

第二,来源不同。英语词缀多来源于外来语,而汉语词缀是来自于古汉语。汉语词缀“家”,来源于古汉语。如《淮南子·齐俗》:“譬若丝竹金石之会,其乐同也,其曲家异而不失于体。”“曲家”即演奏乐曲的人。

第三,发音不同。“-ist”在与其他名词构成新词时,发音会受前一个音素的影响,并与前一个辅音形成一个音节。而汉语的“家”并不受前一个语素的影响,独立为一个音节。如“novelist”的音标为['nɔvəlist],而“小说家”的拼音为[xiǎo shuō jiā]。

第四,缀合过程不同。“-ist”与其他名词缀合时,此名词可能发生形态变化,而“家”与其他名词缀合时,此名词不发生变化。如scientist=science+ist,在这里“ce”被去掉。科学家=科学+家,科学没有变化。这种缀合中的形态问题与两种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分不开的。这一属性在语音、形态、句法上都有体现。

第五,其他功能用法不同。“-ist”只可用作后缀,除“专注于某一职业,精通某一技能”外,还有“……主义者……信仰者”的意思,如“Communist”。而“家”除做后缀的功能外,还可以用作实词词根,表示“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如“家园”。汉语界对“家”是否为词缀的争议也源于此。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家”的后缀功能。

四、小结

英汉语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词的结构区别显著。但英汉语存在词缀及缀合构词法需得到承认。世界上的语言有其共性特征,这是语言交流与研究的条件。当然,不同的语言,尤其是不同语系的语言,有其各自的特点,有着不同的构词方式。认识共性,发现特殊性,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同一语言原则下,不同参数的另一种体现。

英语是形态语言,词形变化丰富。汉语是孤立语,是意合语言,词缀方面较英语弱之。但随着国家间交流的深入,不同语言交流的深入,汉语的词缀化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丰富了汉语的语言文字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对汉语语言文字纯洁性的冲击。

通过对“-ist”与“家”,这两个英汉小词缀的对比,加深了对英汉两者语言的理解。首先,英汉都存在词缀及缀合构词法。其次,由于两者语言的不同特征,在缀合过程中存在差异性。最后,两种语言间的对比,有利于我们的翻译及教学工作。

[1]L.Bloomfield.Language.Henry Holt and Company,1933.

[2]Mark Aronoff and Kirsten Fudeman.What is Morphology?[M].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3]Zeiger,A.Encyclopedia of English [Z].Arco Publishing Company,1978.

[4]中国社会研究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研究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

[5]王云路,郭颖.试说古汉语的词缀“家”[J].古汉语研究,2005,(01).

[6]张维友.英汉语缀合构词法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2).

猜你喜欢

构词词缀后缀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变阶马尔科夫模型算法实现①
浅谈现代汉语类词缀
释西夏语词缀wji2
倍增法之后缀数组解决重复子串的问题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两种方法实现非常规文本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