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解读及佳作展评
2015-08-15山东卷
(山东卷)
包有香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今年和往年一样,仍是材料作文。今年的材料来自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文章《无风絮自飞》。材料分三段,第一段说了一条关于丝瓜藤与肉豆须的谚语,第二段是一个小孩的所作所为,第三段是这个孩子的父亲对这个小孩行为的看法。
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从而确定所写文章的立意。
从小孩的角度。
材料的首段说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但这个小孩非要给以分辨,可以说是好奇心驱使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探究精神。无论是好奇心,还是探究精神,都是从事科学研究及商业活动等所需要的。这样可以立意:1.我们应该永远拥有孩子般的好奇心!2.探究最重要。
种丝瓜与肉豆,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这个孩子却非要分辨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要知道,将二者分清或分不清,都不影响他们的生长。可以说,这个孩子纠缠于丝瓜与肉豆生长的细节,不是务实,而是务虚。生活中更多的需要务实。如此可以立意:务虚要不得。
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既然分不清,那么就没有必要像材料中的小孩一样一定去分辨两者有何不同,以致把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如此可以立意:重要的是要顺其自然。
从父亲的角度。
父亲特别强调种丝瓜与肉豆是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分辨的。这说明父亲特别务实,如此可以立意:务实最重要。
父亲特别强调种丝瓜与肉豆是用来吃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父亲特别重视结果,至于它们生长的过程倒在其次。这样可以立意:好的结果最重要。
立意确定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手头材料的多少和自己所擅长的,来决定使用什么文体来写。如果只有一则材料,可以写一篇小小说或散文;如果有多则材料,则可以写一篇议论文。如果擅长书信体,可以给材料中的小孩或父亲写一封信,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擅长日记体,可以以材料中的小孩或父亲的口吻,写几则日记,连缀成文。
【满分作文展示1】
听来的两则故事
一考生
高中三年,我们306宿舍晚上在熄灯后夜谈天方从来没有停止过。下面的两则故事就是我听来的。
一
古代有一个叫乔奄的人,他养了一只猫,自己认为很是与众不同,就给它起名叫“虎猫”。乔奄经常抱着他这心爱的猫在客人面前炫耀。
有一天,乔奄摆了几桌酒席,请了不少客人。在入席之前,又把他的猫抱了出来,笑着说:“这猫实在非凡神奇,我给他起了个名叫‘虎猫’。大家不妨欣赏一番。”
现在人家乔奄好酒好肉招待大家,不就是为了大家恭维他的猫几句吗?反正恭维几句,自己也损失不了什么。于是乎,便有了下面的话:
“‘虎猫’这个名字好,但我觉得老虎虽然威猛,但是,还不如龙神奇。我建议叫‘龙猫’。”
“不合适吧?要知道,龙虽然神奇,但是如果没有云气托住,它又怎么能升上天呢?这样,我建议叫‘云猫’。”
“云气遮天蔽日,气象不凡,可是,随便的一阵狂风就可以将它吹得烟消云散。这样,我觉得还是叫‘风猫’为好。”
“大风的确威力无比,可是你想过没有,一堵墙壁就可以将它挡住啊!我看还是叫‘墙猫’好。”
“墙壁能够挡住风,但是跟老鼠一比又差远了。再厚的墙,老鼠也可以打洞而过呢。还是改名为‘鼠猫’吧。”
这时,一位老人站了起来:“你们啊,也够行的!捉老鼠的是谁?不就是猫吗?猫就是猫,弄那么多名堂做什么呢!”
二
兄弟俩出外打猎。运气还不错,当天上午就看见远处飞来一群大雁。两人非常高兴,就张弓搭箭准备射雁。
哥哥看了一眼弟弟,说:“现在的雁正肥,咱射下来煮着吃吧。”
弟弟一听急了,说:“大鹅煮着吃好,大雁烤了吃好。要知道,大雁烤了是又香又酥呢。”
哥哥觉得自己做兄长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便说:“我说了算,就是煮着吃!”
弟弟呢,觉得真理在自己这边,便说:“这事儿该听我的,非烤不行!”
两人争执不下,这可怎么办?最后他们商量着让村里的长辈做决断。这样,他们收起弓箭,回到了村里。长辈们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给他们出主意道:射下来的大雁,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哥俩都同意了。
可等到他们再回去射雁的时候,那群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今天参加高考,看到作文题后,我就想,这个分辨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的孩子,和那些给猫起名的人及为射下大雁来后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吃而争论的哥俩一样,都是务虚的人。务虚并不能让猫的本领更高强,也不能让丝瓜与肉豆生长得更快些,只能使到手的大雁飞得无影无踪。还是像材料中的父亲那样,两眼盯着瓜和豆,做一个务实的人吧!
[点评]层次清楚,易于把握。本文由4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点明故事的来历,第二、三部分则是作者听来的故事,第四部分是作者的议论。其中,第二、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由两则故事组成。可以说,本文层次清楚,非常便于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
画龙点睛,观点鲜明。前面的两则故事,已经蕴含着作者的观点了,只不过有些含蓄。到了第四部分,也就是结尾段,作者加以议论,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使得文章的观点更鲜明突出。
真实可信,可读性强。开头言高中三年夜谈天方,结尾说今天参加高考,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主体部分的两则寓言故事,用对话形式来写,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满分作文展示2】
向儿童致敬
一考生
因为人们所共知的一句谚语,就萌生出好奇之心试着验证,在这世上,大概也只有孩子们能够这样做了。我不禁要笑了: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又多么可贵啊!
在西方童话中,孩子们都是仙鹤送来的,都是神的恩赐。我深深地赞同这一点。儿童的身上有许多成人所不具备的高贵品质。王开岭在书中写道:“向儿童学习。”那么,我也要向儿童致敬,敬他们的无畏,敬他们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敬他们自由的灵魂。
孩子的心灵是一尘不染的,他们真实而无所畏惧。当皇帝身披并不存在的新装游行并接受众人赞美的时候,敢于说出真相的不正是一个孩子?那是纯洁无瑕的天使,不曾被权威震慑,不曾被世俗玷污,他的心中是非分明,求真的天性也不曾被人群的潮涌吞没。当他如一颗闪亮的星照亮盲目的黑暗时,怎不值得众人向他致敬?
然而,现实并不容乐观。当孩子试图分辨纠缠的茎蔓时,这高贵的求真却被其父视为可笑的一件事。在父亲眼中,定理取代了真理,父亲眼中只有瓜豆的食用价值,在物质面前,孩子的求真黯淡无光。我们该为谁哭泣呢?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幼年的瓦特因跳动的壶盖疑惑,我们便从他的未来看到了儿童的“可笑”中的闪光点。
我们怎么能让那些美好的闪光点泯灭呢?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被称为“给成人读的童话”,作者借小王子之口诉说:“大人们的世界可真奇怪。”是不是很值得思考?当大人们满不在乎地笑话儿童的可笑行为时,殊不知在儿童眼中成人世界是多么荒唐,大人们为名为利无数次背叛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奇怪啊!他们忘记了从自己口中传授的求真之理,又是多么令人悲哀……
更令人悲哀的是,失去了光环的大人却权威一般将孩子的闪光点抹去。“走吧,人间的孩子,和一个精灵手拉着手,走过荒野和河流,这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叶芝如是悲叹时,我们也该扪心自问,是否该以成人的意志统治儿童的精神,使他们迅速老化?
当一个孩子无视地从瓜豆的茎蔓前走过,我们也失去了无瑕的天性,求真的执著,与不拘于时的自由灵魂,时代的精神短板被再度削短……
请住手吧,请向儿童们致敬,请唤醒那自由的光辉!
我今年十八岁,步入了成人的行列,可我知道,心灵中的求真与单纯无畏不死,我依然也愿意是个孩子。
[点评]观点鲜明,材料丰富。作者提出向儿童致敬,这是因为他们无畏、敢于质疑,拥有自由的灵魂。作者用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例子来类比,对儿童进行赞美。之后回到现实,指出现实的悲哀,引用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小王子的话,引用叶芝的诗句,呼吁我们不应该扼杀儿童无畏、敢于质疑的天性,材料极为丰富。
多用修辞,感情真挚。在文中作者多用排比,如“敬他们的无畏,敬他们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敬他们自由的灵魂”,多用反问,如“当他如一颗闪亮的星照亮盲目的黑暗时,怎不值得众人向他致敬”,使得文章富有感情,极有感染力。
前勾后连,结构严谨。文章从第四段开始谈现实的悲哀,为了前后衔接自然,作者在开头使用了“然而”过渡。第七自然段的“更令人悲哀的是”,一个“更”字,是把本段和前一段联系在了一起。如此,文章的结构自然是十分严谨。
【满分作文展示3】
心有所重,不忧蔓绕
一考生
日熏空囉,落花所重绽香于心,临东去的潺溪,于溪流的怀抱下历游;细雨微酿,缓浪所重闲逸于心,予谷冽然清碧,汩汩绕青山。心有所重,不忧蔓绕,素心方渡日月长。
“世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著名诗人汪国真箴言如炬。诚然,心以景明,意以景清,无须忧虑蔓须相缠,心有所重,只采瓜豆之食,摒辩驳之扰,于万卷繁帙中清朗,于纷杂琐碎中明晰,打捞岁月的明净,让灵魂在墨色里生动。“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人生倏忽,心有所重,不忧蔓绕,驻足于洪波激荡的沧海彼岸,奏响响亮的生命冲撞。
生生灯火,明暗无辄,心有所重,不忧蔓绕之花伴千里明月盛开。“鬼才设计师”朱嬴春所重灵感于心,勿忧浮华之扰,《不参裁》见装帧之美;作家多丽丝·莱辛所重冲破暗世于心,勿忧嘲讽之扰,以素笔点燃希望之烛;“呼格”案内参记者汤汁所重善源于心,挖掘真相明辨人心,勿忧名利之扰。他们心有所重,不忧蔓绕,殷殷探求本心,上下求索路途漫漫,毕生叩问呕心沥血。确实,心有所重,不忧蔓绕,是朝搴木兰夕揽宿莽的英睿阔达,是刈除一路荆棘,冲破羁留的元音。
星云浩荡,时光悠长,心有所重,不忧蔓绕之路蜿蜒远方。作家阎连科所重宁静于心,摒铜臭之扰,心往田园淡泊,创“神实主义”,书写纷杂现实,以《日光流年》再现中国农民的生命救赎史。“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他以这一曲微茫,奏出心有所重不忧蔓绕之音。看来,心有所重,不忧蔓绕方能挣脱生命之河的裹挟,洞悉明白斑斓世界的波折;心有所重,不忧蔓绕,人生之途方不畏前途雾霭氤氲,方会旖旎满园,笑望阑珊。
当然,心有所重,不忧蔓绕并不是与世隔绝,不闻世事的自我封闭,而是温润如玉、洞烛波折的静深自守;亦不是抛却一切,凌空虚陷的荒废终日,而是心有所往,一苇以航的执著明达。它需任洪荒袭来我自岿然不动的笃定,需点燃心中圣火只带清明归去的厚重。
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言:“我们不是这个尘世永久的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诚然,时光荏苒,心重瓜豆之食,便也无心蔓茎之绕,从而做到素心方度日月长。
[点评]反复点题,观点鲜明突出。标题“心有所重,不忧蔓绕”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在文章中,这8个字出现了8次。800来字的文章,竟出现8次,频率不可谓不大。正是因为这8个字的反复出现,文章的观点才异常鲜明突出。
多次引用,增加文化底蕴。作者两次引用名言,引用汪国真、林语堂的名言;两次引用7字诗句,引用“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语言优美,耐人咀嚼回味。开头段使用类比引出中心论点,三、四段各用一个比喻句作为总括句开头,另外,还多次使用整句,特别是多次连续使用四字句,这些或表意含蓄,或富有节奏,都耐人咀嚼回味。
【满分作文展示4】
以赤子之心辨世间黑白
一考生
《麦田守望者》里有言,长大是必经的溃烂。我也始终相信,每个深谙世故的老大人都曾有一颗分辨是非的赤子之心,只是俗世的荒谬将它们易了辙。
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与父亲,小男孩执意分辨瓜豆之不同,父亲却一笑了之,是太多的“生活经验”让他放弃了对事实的探索与对是非的辨别!
诗人辛波斯卡发出这样的哀叹:我们的鹰隼贴地行走,我们的孔雀宣布放弃羽毛,我们的毒蛇在笼前打着呵欠。一颗赤子之心尽被暮气肢解。辨别是非之能力无处可寻,难道不是如此“生活经验”的世故之错?
《小王子》中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让我深思不已。作家路遥提到“曾经的热忱被一点点消磨”,我们能否在俗世间生活而不妥协于生活?关键在于能否有一颗去伪向善、明辨是非的赤子之心。
且不谈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可酣高楼的纯真风度,近代大学士金岳霖养公鸡、斗蛐蛐之憨态亦让人喜从心来。同样,在学术上他仍保留一颗赤子之心,“让山是山,让水是水”,其治学风尚广为流传。当代学者顾准,甘愿拆下自己的肋骨燃作火把,只为照亮一途通往光明与真理,让人们分辨精神世界错综复杂的条框与限囿。
主持人白岩松曾道:“世间有一种永不落时的时尚,那就是明辨黑白。”犹记得前几日的“路怒”事件,面对前方车辆的违规停车,行人无一前去规劝提醒,反是一名中学生的勇敢果断解决了一场纠纷。路旁的众多成年人果真就失去了那颗明辨是非的良心吗?又如蒋方舟在文章中提过一个场景,那些功成名就,大腹便便的中年成功人士微笑着向你走来,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你还太年轻!”我想说的是,倘若整个社会中都是如此老练世俗风气,每一颗年轻激越的赤子之心都被刻意老化,我们何时重现东方红日从地平线上蓬勃跃起之姿?
就如《人民日报》写到的:“或许善意的环境还需涵养,善意的制度还需托举,我们首先要燃起心中的那团熊熊的火。”是的,我们首先要坚守我们那颗赤子之心!
无论是学术探究之精益求精,还是改革发展之步步为营;无论是个人素养之明善深涵,还是社会风气之融洽和谐,一颗赤子之心,一份明辨是非的执念,怎可缺失?
[点评]开头不俗,让人欣赏。开头引用《麦田守望者》中的话,给人意外的满足。之后亮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联系作文材料,从而艺术地告诉阅卷老师:我的观点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材料,绝对没有跑题!
反复点题,中心明确。本文标题“以赤子之心辨世间黑白”,便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阅读文章,知道“赤子之心”前后出现了7次,“明辨是非”及类似的字眼前后出现了6次,可谓反复点题,从而做到了中心明确。
联系实际,针对性强。写议论文,不是像数学中证明A+B=C,而是像唐朝诗人白居易所说的那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文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联系“路怒”事件,使文章更富现实针对性。
【满分作文展示5】
上下求索,我心飞翔
一考生
冯骥才曾经说过:“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积极探索,人生才能更加有意义。顺风的方向不适合羽翼的炼造,懂得逆风而飞,才能寻到想要的辉煌。我们要勇于探究,在人生的飞行轨迹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正如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一样,在那个久远的古希腊,杠杆的使用一直被认为“魔性”,可他并不承认,反复观察、实验、计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得出了杠杆定律,将力学的神秘面纱掀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勇于探索,让他有胆气言豪情壮语;勇于探索,让他的发现恩泽后世,成为人类史上一座丰碑。
上溯远古西方,下观近代中国,在实行了五千年封建专制的中华帝国衰败时,孙中山带着欧美之风归来,积极求索,挽救民族危机的信念犹如一盏灯,指引着孙中山在历史的黑暗中摸索前行,和平解决方针,再到武装革命,最终以建立了中华民国而胜利告终。再将历史的焦距拉近,毛泽东在革命中探索出工农武装道路,邓小平探索出改革开放之路……求知探索的道路是未知难测的,但只有不断探索,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通向成功的道路。
勇于探索,并不意味着要走危险丛生,变化莫测的险路,或许是曲径通幽的小路。积极探索,按照本心,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懂得探索,方得从容。我们应该不痴信既成理论,上下求索,自我探寻结果,让精神获得知解后的从容,让自我得到更高升华。
人虽多,但真正懂得探索追求的却并非全部,卧薪尝胆而后复国的勾践,不懂得探寻王道,一味贪图享乐,再次亡国自是必然,而谏臣魏征,不与其他官员苟同,探究为官之道,谏正皇帝过失,终以美名传世。“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为后世官员立下正直典范。
王安石曾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拥有一颗探索的心,才能看到绝美的风景。现存的并非都是金科玉律,要上下求索,敢于探究未知的世界,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姿。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点评]开头艺术,结尾巧妙。开头作者引用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名言,在此基础上分析议论,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可谓艺术。结尾则用了屈原《离骚》中最有名的句子。什么也不写,就用屈原的名句,且独立成段。让人读来,感觉既点题,又干净利索。
材料丰富,论证充分。本文所用材料,既有外国阿基米德的事例,又有中国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的事例;既有古代王安石的名言,又有当代作家冯骥才的名言:材料可谓丰富。有材料,作者又注重分析,自然做到了论证充分。
详略得当,正反对比。作者十分注意材料的运用艺术。阿基米德、孙中山的事例,叙述较为详细,而毛泽东、邓小平的事例由于众所周知,也就叙述较为简略。倒数第三段,正面举魏征的例子,反面举勾践的例子,形成正反对比。
【满分作文展示6】
重要的是顺其自然
一考生
培根说:“只有顺其自然,让自然和谐发展,才可驾驭自然。”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也不再是听天由命的原始人,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去干涉自然,企图驾驭自然,殊不知,顺其自然,才是最为重要的。
民间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说的便是缠绕在一起生长的丝瓜藤与肉豆须错综复杂,难以分离。可故事中的小男孩却偏偏较真,就要分清,最后将藤蔓扯断,落下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何必呢?既然它们是缠绕的,又何苦执意将它们分开呢?顺其自然,最后它会给予你丰收的馈赠,不是更好吗?
异想天开的人比比皆是。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一阵“历史风”,很多有钱人兴种大树,一显气派,二则有“厚重的历史感”,于是树木交易开始盛行。可越来越多的古树一经移挪,迁到异乡,便苟延残喘,提前死亡,这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金钱损失,更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
一棵树长到合抱,要伸出多少枝叶去接受阳光的照耀,要扎下多深的根吸取大地的滋润?它带着几代人的生命记忆,它是一个故事或是一个传说……可人们只看中商机,不再顾及尊重生命,不再理会顺其自然。倒下的不仅是树木,还有人心!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大自然的许多准则,我们都不能破坏:小鸡在破壳之前,必然要经历黑暗,随后奋起,艰难地为自己啄去遮挡光明的“屏障”;蝴蝶在破茧之前,必然要被紧紧束缚,而后努力,艰难地使自己摆脱蒙住蓝天的“黑幕”,若有人于心不忍,怜悯地一挥手,殊不知带给它们的是更多苦难——小鸡注定要跌跌撞撞地走完一生,蝴蝶拥抱蓝天的梦也终将破碎。
早在几千年前,伟大哲学家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有其发展的规律,我们不能肆意干涉。可这千古名言似乎随时代发展而逐渐淡化了。在新疆的阿尔金山草原上,藏羚羊后面或许正有一辆拍摄者的吉普车在追赶它们。藏羚羊是否会因此而撞上山丘,误入陷阱,或者力竭身亡?这无从知晓。青海湖的鸟岛上,万鸟齐飞的场面异常壮观,但是,摄影师为追求这种效果,甚至会放起鞭炮,连正在孵蛋的鸟儿都被惊动地飞上了天。受惊后的鸟儿是否能重返鸟巢?孵化中的鸟宝宝是否还能破壳而出?在摄影展前流连忘返的人们,已无从得知。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走过,留下圈圈年轮。希望我们这代人,在历史的舞台上走过,会留下顺其自然的美德。
[点评]紧扣材料,立意准确。本文的观点“重要的是顺其自然”,来自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十分准确。为了让读者意识到这点,作者在第二段结合作文命题材料进行分析,且在分析时使用了3个反问句,让人思考,可谓艺术。
联系现实,引起共鸣。文章是为现实服务的。这样的文章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为之拍案。作者深谙这点,在举例论证论点时,用移植大树的例子,用摄影者为藏羚羊、青海湖的鸟儿拍照的例子,也就触到了社会的疼处。
多用修辞,语言优美。引用诗句,比如“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巧用类比,比如“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这一些都使得本文语言优美,耐人咀嚼回味。
【满分作文展示7】
心守瓜豆,无须辨其藤
一考生
种下瓜豆,便只需细心呵护,育其成长,以求有所收获。纵使它藤须缠绕无法分辨又有何妨,何必为此迷茫。我们最终所要的仅是瓜豆。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只需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目的是什么,不必为无关的缠绕所困惑。
也许是这个社会太过嘈杂,人们总是在前行的路上,被无关于自己的藤蔓所束缚,忘了自己最初的使命。而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最需要坚定我们的初衷,昂首向前。
明确自己的道路,便只顾风雨兼程,不管身外之物,如此,最终自有收获。当阎连科荣获卡夫卡文学奖时,他并没有高兴得忘乎所以。他认为获奖仅仅是瞬间之事,而创作则是永久的使命。他以一颗平常之心待之,而不会就此放下写作,专注于身外的欢呼。那些欢呼便如分人精力的缠绕藤须,对于一个作家而言,纵使它如何错综纠结,也无须去关注。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写作,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以遗世人,从而留下精神财富。阎连科便是如此,他已明确了自己的道路,便只顾专注于此,纵使奖项堆叠,也不是他人生的终极目标。他只需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一来无愧于自己,二来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这便是人生真正的收获。人的精力有限,如此我们才更应当认清自己的道路,从此只顾风雨兼程。
若为藤须而分神,花费精力去努力分辨,甚至将其扯断,瓜豆便将不在。社会上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学者不去著书立说却成了广告代理、访谈的常客;演员不去演戏却只顾在红毯上花枝招展。他们都有自己的身份,我相信在最初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道路,但他们却为名利的藤须而分神,只顾去分辨,忘记了自己最初种下的 “瓜”和“豆”,而自己最终想要的收获也是“瓜”和“豆”。若为藤须之分辨所累将其用力扯断,瓜豆将会何在?自己的人生方向将会何在?尽管社会嘈杂,但真理不会改变,受人敬仰之人决不会是三心二意不辨方向之人。受人敬仰的学者是两袖清风一双布鞋的李小文,受人敬仰的运动员是那些专注于训练为梦想而拼搏的人,受人敬仰的演员会是陈道明那样红毯不常见而以影片震撼世人的人。然而,那些忘了自己是为了得到瓜豆的目标的人,终会因自己迷失方向而留下无数的遗憾。
人生道路并非有繁华装饰才得以美丽。人生道路的美不在于外,而在于选择它的人有一颗明确而坚定的内心。我们要时刻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我们要去哪里。认准目标,心无旁骛,勇往直前!既然心守瓜豆,又何必去辨那藤须!
[点评]事例典型,说服力强。作者举著名作家阎连科的事例,言他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后并没有高兴得忘乎所以,而是以平常心待之,一如既往专注于写作。也就是心守瓜豆,不将精力放在藤须之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直击现实,针对性强。作者言现在的一些学者、演员,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上,放在演戏上,而是放在去做广告代理上,放在电视访谈上,放在走红地毯上。如此直击现实,针对性强,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含蓄蕴藉,富有感情。作者在文中说理时,开口闭口瓜豆、藤须,无论是瓜豆,还是藤须,都是比喻,有所指,含蓄蕴藉。作者分析议论时,运用反问,且是连续运用,运用排比,富有感情,很有感染力。
【满分作文展示8】
务实者,成大业
一考生
《墨子》有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在人生这场跋山涉水的旅途中,若想最终攀上顶峰去沐浴阳光,需得于浮云遮望中持唯一真理:务实者,成大事。
几千年前,华夏大地上遍布他的足迹。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郦道元没有理会宦海烟云,却投身于山水之间,勘水道、测水深、开水渠……他辛劳的身姿温暖百姓的心,寒来暑往,星辰斗转,他于无数个夜晚拈着羊毫在灯下奋笔疾书,《水经注》问世。
郦道元不求虚名俗利,一心只为百姓务实。一担行囊,一江烟雨构成了他的人生。《水经注》的文字清丽隽永,一笔一划刻成了永垂不朽。
阿黛尔曾是好莱坞女影星中最寂寂无名的,出道时的青涩少女形象为她定下了戏路,她沾沾自喜,可是“花瓶”的言论铺天盖地而来,她终于从酒色花香中觉醒。她明白此时此刻的自己应该做什么:只有在镜头前出演最需演技的角色,才能于人海茫茫中一枝独秀。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艰苦岁月里,她去修女院修行,去大学学习摄影……甚至使自己骤然增肥,拔掉眉毛去饰演女土匪的角色。正是她这种追求事业内涵、探索戏剧本色的务实精神使她名利双收。
正是因为她的务实,阿黛尔凭借多年经验积累,成为演艺界的女神。荧屏上甜美的笑靥或许不在,取而代之的却是生活磨砺后的那一份坚韧之美。
管仲是我国伟大的改革家和执法者。于齐国执政时,他“贵轻重,慎权衡”,只做最切近民生的事,“下令如流水之源”,简而易行,通人性,明事理,收获民心,令齐国威行天下,这不也正是他务实求真,切实做事而不虚言妄语的证明吗?
管仲其人,从平民中走出,自是懂得生活百态,世间常理,故能切中要害,坚守务实这一真理,才能使得齐国繁荣昌盛。
所谓务实者,当如郦道元之坚韧不拔,当如阿黛尔之敢于付出,当如管仲之果决精确。世间百态自有其真理,我们所需做的,是探寻真理、贴近实际,而非沉溺于虚幻。也只有持有一颗务求实际的心,方能成就人生业绩。
务实者,成大业。成为务实者,达到人生臻境,以最完美的姿态,成就一场惊鸿。
[点评]首尾呼应,论点鲜明。开头引用《墨子》中的名言,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论点。结尾再次重复论点,呼应开头,从而做到了论点鲜明突出。
层次清楚,便于把握。文章的主体部分由7个自然段组成。其中,每个例子及分析议论两个段落。三个例子之后,作者给以总结。这样说来,前6个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分总关系,而就前6个自然段而言,每两个自然段一个单位,这三个单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说,层次极为清楚,非常便于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把握。
材料丰富,论证充分。作者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便用典型事例论证。所用事例,有中国古代学者郦道元的,有政治家管仲的,有外国演员阿黛尔的,材料十分丰富。有丰富的材料,作者又十分重视围绕中心论点的分析,这样,自然是论证充分。
【满分作文展示9】
请坚信,探索方得真理
一考生
丝瓜藤,肉豆须,真的分不清吗?小孩亲身实践,勇于探索,他的这份精神值得肯定。生命中万事的成就,世界上万物的根源,不都是勇于探索而后获得的成果吗?我们应坚信:探索出真知。
一生立一志,一世著一书的李时珍,面对百姓的伤病疾苦,带上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开始了尝百草,采千药的探索之路。跋山涉水,只为寻找可以药用的奇花异草;栉风沐雨,只为寻求可以医人的妙用良方。那以身试药的毅然决然,那寻草千里的义无反顾,那整理笔记的持之以恒,铺就了这一路探索的坎坷,也成就了《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切成果都来之不易,探索之路注定布满荆棘。但是唯有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抵挡所有质疑与怀疑,给自己一份精彩的人生答卷。
居里夫人在科学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从怀疑到发现,不知进行了多少次演算与观察;从冶炼到提取,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为了寻找那淡蓝色结晶体里深藏的奥秘,居里夫人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研究,终于在简陋的“实验室”中,于火热的锅炉中为人们练出了镭。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峰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居里夫人不懈的探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也给我们留下了值得学习的探索精神。
探索不仅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金钥匙,还是人们走向真理、国家走向辉煌的抓手。麦哲伦承受王室贵族的嘲讽,迎接惊涛骇浪的考验,勇敢踏上全球航行之旅,为证明“地球是圆的”付出努力;商鞅抵挡旧势力的诘难,深入研究法家经典,在政治坎途上探索治国良方,为国富民强的未来指明方向;中国航天之路又何尝不是在混沌中一点点摸索,一步步前进呢?设计、研发、组装、试验……每一次尝试,每一遍改进,都浸透着研发工作者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的汗水,也正因如此,才有今日“神七”“神八”的腾飞与辉煌。
漫长的探索之路自古及今、古今中外,从未间断。个人成功的真理、科学道路上的真理、自然万物的真理、国家兴旺的真理,都是一个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断探索的结果。井底之蛙之所以目光短浅,是因为它不会争取了解世界的机会,没有尝试,没有追求,更不会去探索。
丝瓜藤,肉豆须,本就难以分辨,但若不会探索,那么你连分清的可能都不会有。因此,执著也罢,专注也罢,只要勇于探索,一路上的汗水定会绚烂成十里春光。朋友,请坚信,探索方得真理。
[点评]巧用材料,精准立意。开头选择角度叙述材料,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出论点。结尾再次提及材料,并且由此扩展开去,说明探索的重要性。这样,也就保证了立意来自命题材料,十分准确。
妙用过渡,衔接自然。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先用李时珍、居里夫人的例子论证,然后用“探索不仅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金钥匙,还是人们走向真理、国家走向辉煌的抓手”过渡进一步言探索的重要性。因为有了这个过渡句,前后衔接十分自然。
注重分析,论证透彻。作者不是将事例叙述之后便万事大吉,而是在事例叙述之后给以恰到好处的分析。比如举李时珍的事例后,便专门拿出一个自然段议论;举居里夫人的事例后,也是专门拿出一个段落议论。这样,也就保证了论证的充分。
【满分作文展示10】
务实最重要
一考生
现代城市的生活越来越繁华,人们被浮华的世界所包围,虚荣之心在一点点地膨胀,然而当你静心回望眼前的一切时就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虚妄的。鲜艳的礼服给不了你真正的温暖,珍贵的首饰装点不了你品德上的鄙陋,偌大的别墅填补不了你精神上的空虚,所以说求真务实才是最重要的。
丝瓜与肉豆,种它们是用来吃的,又何须分辨它们的藤与须呢?我们只需按时浇水,静待它们成长、开花、结果就可以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它们的果实,又何须在意它们是如何生长呢?
著名作家马德说过:“虚荣的人为了这点荣光和浮华,透支掉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可最后才发现,自己得到了一切却只是一个空虚的外壳。”确实如此,为了虚荣所得的一切不过是一片晨雾,太阳一出来,便蒸发掉了,而务实的人所获得的一切却都有实实在在的价值。
正如蜚声中外的作家余秋雨,在自己蹿红之后,他毅然拒绝媒体的采访,毅然舍弃了这些蜗角虚名与蝇头微利,背起行囊,带着书生意气开始了环游世界的旅游。因为他清醒地知道,作家的天职是写出实实在在的文字,如果文字沾上铜臭味,便会失去原本的质朴和芬芳。
几年后,《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的相继出版,让余秋雨的文字再一次走进千家万户。如果余秋雨没有务实的精神而爱慕虚荣的话,那他只会成为普通的商业作家,又怎会让人抬头仰望?务实,成就了余秋雨。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既然云端不属于我们,那我们就应贴近地面踏踏实实地行走。正如原总理朱镕基某次发表的感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言必信,行必果,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心里装着人民和国家,宵衣旰食,兢兢业业,务实使他收获了百姓的尊重和赞誉。
鲁迅曾经说过:“千万不可做将来的梦。”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工作。梁实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独自一人坚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日军的炮火也丝毫阻挡不了他工作的脚步,在那样艰苦地条件下,他耗费十几年的时间坚持译完了 《莎士比亚全集》。“十年磨一剑”的等待使梁实秋闻名中外,若不是因为他那务实的精神,又怎会有日后的名扬天下?
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三分钟的热度绝对炼不成人生的务实,所以务实之心必不可少。
让我们怀揣务实之心,踏踏实实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生活,正视生活,靠务实创造自己的绚烂人生。
[点评]名句开头,特色鲜明。写文章重要的是写出特色。本文有三个自然段都是名人名言开头,这就是第三段、第六段、第七段,依次将马德、维特根斯坦、鲁迅的名言置于开头,从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人注目。
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本文作者或连续使用类比,比如“鲜艳的礼服给不了你真正的温暖”等三句,或使用比喻,比如“为了虚荣所得的一切不过是一片晨雾”等句,都富有哲理,值得我们读者咀嚼回味。
材料丰富,说理充分。作者引用马德、维特根斯坦、鲁迅的名言,使用余秋雨、朱镕基、梁实秋的事例,且特别注意议论分析,从而做到了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说理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