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让课程更美好——浅议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
2015-08-15杨晓静
●杨晓静
校本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开发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横跨当前课程改革的两个主要问题──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处于两者的交叉点,这使得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也更具有理论价值。
1.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
地方文化是一种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其地域特色、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亲切而生动的。无论是名胜古迹、自然风貌还是社会风俗、道德传统都渗透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地方文化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也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2.独具校本课程资源价值的本地文化分析
张掖市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境内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独具特色的裕固风情,构建精巧的大佛寺等古代建筑和神秘的黑水国遗址等历史足迹。这一切都是最丰富、最鲜活的课程资源,具有独特的现实教育价值,如果加以整理、搜集作为课程资源,将对加强学生的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充分挖掘张掖文化和自然的内涵,使之为教育服务是我校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工作。
3.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实践
(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要正确认识课程涵义,培养课程资源意识。教师要建立正确的课程观和课程资源意识,要善于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结合本地文化,用教材而不“教”教材,根据学习内容与目标,有效地利用我们身边的地方文化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实现课程目标。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去体验、反思并构建地方文化。无论是发现问题、分析反思,还是展开活动,都需要学生主动地对学科知识和地方文化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发挥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要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课程实施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首先,课程实施的空间是开放的,它不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和讲堂。其次,课程实施内容是开放的,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科书,而具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4.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现实意义
(1)文化是课程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依托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是丰富、创新地方文化的内在要求。它既为课程提供了基本的内容和框架体系,也决定着课程的内涵与价值。因此,基于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是创新、丰富地方文化的内在要求。
(2)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个体既是地方文化发展的主体,又是地方文化传承的载体。因而,赋予校本课程以浓郁的文化底蕴,依托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地方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与塑造,保证地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3)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旨在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其最终目的是真正在学校中树立“基于资源的教和学”这样新的教学理念,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5.结语
通过开发和利用有文化底蕴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批判反思地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内化地方文化,这是培养学生建构能力和创新意识及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进行理性的批判和质疑。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善于把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价值、新观念、新道德、新规范融入到地方传统文化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