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质量安全监管落到实处——浙江省温州市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市系列报道之二

2015-08-15■文/志

中国质量监管 2015年1期
关键词:温州市特种设备产品质量

■文/志 成

以前管得着却看不到,现在通过质监基层站所的信息化建设,让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无处遁形;之前的站所还只是质监系统的“单打独斗”,而今通过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组建又探索出了一条“监管”的新路。温州市质量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质监局局长王新亮说,温州在质量安全方面摔过跤,吸取过教训。自质量立市以来,打假治劣、保障安全一直是全市的首要任务,通过牢牢把握这一底线,深刻分析当前监管现状,积极借鉴全国先行经验,主动探索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新方法,着力构建起质量安全科学监管体系。

把问题摆在首位

没有产品质量安全,就没有质量强市。这条理念被深深地扎在了温州市的质量工作者的意识里,在创建质量强市的过程中,始终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摆在首要位置。

首先,构筑起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均建立食安委,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推进县级监管部门派驻乡镇(街道)相关执法机构整合,配备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5886名,覆盖了所有村居(社区),初步形成了“以属地政府管理为主、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格化监管新模式。

其次,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大监管体系建设。全市把特种设备安全纳入考绩法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体系中,逐步从“单打独斗”的安全监管模式转变为综合管理的安全监察模式;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电梯质量安全问题,市政府以政府令形式出台了《温州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全省首个电梯专项政府令),筹建“温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构建电梯应急救援网络。

再次,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温州市在食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进出口产品、工程建筑、环境保护、旅游服务等领域,都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风险防控机制,如《温州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温州市建筑工地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各种应急预案齐全,成为各领域质量安全的护身符。

最后,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犯罪行为。该市定期开展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的专项执法整治,如质监、公安、工商、建设部门在2013年分别部署开展了“蓝剑1号——6号专项行动、“烟花爆竹专项执法行动”、“消防产品专项执法行动”、“油品专项执法检查”、“打假保两节”等专项执法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温州市还积极探索“大稽查”工作机制,通过加强部门协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提高了打击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的效率。

监管方法新探索

据王新亮介绍,一直以来,面对当前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严峻形势,为了将质量安全监管有效地融入政府中心工作,推动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安全负责,温州市积极探索质量监管的新方法。

一是积极推行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制定《温州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方案》,聘请了94名技术专家,组建了工业产品、食品和特种设备3个风险信息研判专家工作组,安排专项资金345万元,建成温州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平台,对食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实行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变消极被动的“事后弥补型”监管为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型”监管。

二是实行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通过风险监测发现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隐患,由市政府向有关县(市、区)政府发出质量红色警告,责成当地政府限期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如2013年浙江省质监局风险监控办公室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月报》第一期中对温州永嘉儿童服装产品进行了风险通报。温州市质监局根据《温州市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预警机制实施方案》,提请市政府对永嘉县予以质量预警红牌警告。永嘉县质监局针对童装产品行业质量安全现状,采取四大措施,提升儿童服装产品的质量。

三是探索“大稽查”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大稽查执法联席工作会议机制,相关部门先后签署了《海西20城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执法稽查工作合作意见》、《工商、质监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备忘录》、《温州质检两局行政执法协作备忘录》、《温州质检两局12365服务热线合作备忘录》等安全监管合作备忘录。同时,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大稽查执法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温州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温州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若干意见》、《关于在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的意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一系列文件,畅通了“两法”衔接渠道。

在温州,共有15万多家民营企业,其中大多都是小微企业,这种经济格局是历史形成的客观现象,而且将长期存在,质量安全的环境相比于深圳、青岛等大城市,形势更加严峻。但是多年来,温州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在王新亮看来,就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持续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不断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这种成功经验对其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或者正在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的同类型城市质量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继续当好“排头兵”

温州作为全国质量立市的先行者,市委、市政府有决心继续当好质量强市建设的排头兵,坚定不移地走“有质量发展”之路,让质量成就温州未来。

据王新亮介绍,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筹划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决定”,对2020年之前的质量工作进行谋篇布局。《决定》将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进一步确立质量的核心战略地位,将在全社会确立“有质量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将创新发展和质量引领作为温州科学发展的引擎。同时通过教育培训、政策引导、考核奖惩,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层面更加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实施“三大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推进“三个强市”(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结合“510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和打造“时尚之都”计划,促进温州制造向温州创造、温州速度向温州质量、温州产品向温州品牌的转变;不断推进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在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继续进行有益的探索,解决在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场力量推进质量建设的问题;解决政府监管过多、过细、过死,同时又存在监管缺位的问题;进一步建立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温州经济“低小散”问题是一个不能回避,而且将长期存在的事实。面对现实,政府要转变职能,集中精力坚持“以安为先”的质量方针,把质量安全作为质量发展的基础,常抓不懈。全市将进一步落实企业在质量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地方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要求,不断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质量安全预警制度和大稽查工作机制,确保质量安全形势长期稳定。

猜你喜欢

温州市特种设备产品质量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西部特种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