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015-08-15蒋应洪
文/蒋应洪
贵州省水土保持技术咨询研究中心 贵州 贵阳550002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清楚的了解水土流失的类型、原因、强度、特征、危害及具体的发展规律和状态,进而针对水土流失提出有效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保护水土资源的有效措施,对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施的有效性,所以还需要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管理力度,明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有效的维护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资源的保护。
1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专项工作起步较晚,经近些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我国当前水土流失现状相比,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也是水土保持决策的基本依据,在我国水土保持事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认识不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的宣传不够,加之缺少有效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手段,导致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视为可有可无,许多项目未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监测方式单一,设施落后,监测结果不符合实际
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一直存在观测方法单一,观测手段相对落后,观测数据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等问题。目前主要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常规的监测方法为主,如地面定点观测检测、巡查检测、调查监测等;利用的仪器设备使用的多是如自计雨量计、马表、测钎、测绳、水准仪、角规等较为普通的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功能先进、质量优良的大量监测工具、方法大量涌现,但资金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航拍、遥感等先进的网络监测在水土保持监测领域未得到合理运用。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和设施的落后,导致监测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由于不少地方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设施和自动化程度还很落后,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信息采集手段和观测手段都比较落后,这就使水土保持监测不能及时的掌握水土流失的实时情况,也不能及时的把监测信息传送到监测机构,也就不能及时有效的监测和治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作用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1]。
2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不断的发展中,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水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并且其工作的进行有相关的法律作为支持,这就突出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水土资源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保护水土资源的重要措施,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重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施的有效性,明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有效的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2.1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力度
政府、水行政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确保项目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应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即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必要时还应先于主体工程施工并投入使用,确保项目从施工准备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履行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审查把关的职能,督促开发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对区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应按规定定期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2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首先,应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方面的作用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有了网络技术的介入,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时效性,网络技术在实际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用中是效果很明显的。网络建设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信息化的网络监测能与时俱进,提高监测效率,因此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要加强网络建设,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积极引入航拍、遥感等网络监测,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网络系统得以健全,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信息采集和观测手段,及时掌握水土流失的实时情况,并及时把监测信息传送给水土监测部门,提高水土流失的有效监测和治理,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好的治理水土流失,进而有效地保护水土资源[2]。加强航拍、遥感等网络监测,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信息化的网络监测能与时俱进,能提高监测效率。
2.3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数据库的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信息数据库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土行政部门的进行工作的重要依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数据库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也就是把计算机网络作为支持,建设以流域机构和水利部为核心的数据库。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依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不断的扩展分析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应用系统,其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社会服务、生态建设管理、预防监督和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所以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工作进程和工作效益,就要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数据库的建设,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进而实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3]。
3 结语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维护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水土资源的有效措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为了更好的治理水土流失,减小水土流失的危害,就要明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有效的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1]赵院. 对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2013,(02):45-48.
[2]孙冬华.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 北京农业,2015,(09):193-194.
[3]刘震. 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的形势与任务[J].中国水利,2011,(06):8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