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研究

2015-08-15张俊峰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24期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农业

张俊峰

(山东省东明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东明 274500)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的就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选择有效的发展道路,合理解决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这些都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含义及意义

1.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关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历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因此其内涵已被诠释的相当丰富。总结起来,主要的观点有3个方面:即生产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可持续性。第一个方面主要是指农业的发展要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前一个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使社会产品更加丰富,这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努力;第三个方面是指人类不能改变规律,只能适应和合理利用规律的特性,一方面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开发、合理利用以及保护资源环境的能力。只有农业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维持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1.2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目前国内的农产品深加工和副产品加工系统还不够完善,初级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使得农产品价值降低,农民的收入减少。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深加工和副产品加工产业链,在提高农产品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副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化肥、农药等在农业中广泛使用,致使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加重,而且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对自然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如果不及时采取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遭到更大的破坏,因此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2 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 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

一方面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农业机械效率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综合素质低,无法保证农产品的综合指标;还有就是农产品的信息闭塞,广大农民不能够及时根据市场信息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加上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巨大,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数倍,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大量农民因此离开农村,到城里另谋生路。由此留在农村从事土地种植的农民数量大幅减少,导致我国农产品数量减少,农业结构遭到破坏。

2.2 农村产业化组织程度低

过小的农业乡镇企业规模和低组织化程度,影响了农产品及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乡镇企业的低档次竞销也使农民的投资收益难以提高,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会下降,这些都最终影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村第三产业落后资金短缺等现象也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经济效益不高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以种植业为主,但缺少规划,没有科学的生产措施,粮食作物占有很大比例,经济作物的经营不够深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难以立足。加上农业联产承包后,除了国有农场和少数大户实行规模化经营外,其他基本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效率低。

2.4 农业生产资源短缺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农业灌溉用水的低效率和企业的粗放经营,造成水资源短缺,空气和水源污染严重;加上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非农占地的失控,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森林面积减少。这些问题带来的自然灾害也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若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人类的生存环境最终会受到严重威胁,农业生产也将无法进行。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生态农业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和农业自身的生态平衡系统,充分运用区域资源优势,遵循整体协调发展、循环再生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合理调控农林牧副渔的生产,从而实现优质高效、优产高产的持续发展,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3.2 三色农业

“三色农业”是指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最早由我国学者包建中先生于1986年提出,也是钱学森先生力推的农业发展模式。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传统绿色植物种植业及赖其生存的畜牧养殖业,其以土、水、光、气为基础;蓝色农业指水域农业,实现由陆地生物资源转向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白色农业是指以 “微生物学”为科学基础,以 “生物工程”为技术主体的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它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 “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3.3 精确农业

美国农业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 “精确农业”的概念并且发达国家予以具体实施。所谓精确农业,是指与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产出较低的农业生产模式相对的,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变率处理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 “处方农业”。

3.4 集约型可持续农业

我国学者刘思华提出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观点。该观点主要结合我国国情,适用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其基本内容包括:持续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产品自给率和商品率;持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劳动生产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基础;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优化农业生产的管理体系;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农业政策环境。

[1]段月琴.试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现代经济信息,2013,(1):10

[2]关明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农业经济,2013,(2):70~71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