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栀子散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015-08-15魏新强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病鸭浆膜栀子

魏新强

(河北省昌黎县畜牧发展局 河北 昌黎 066600)

随着养鸭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环境日趋恶化,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鸭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传染性浆膜炎易反复发作,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1],近几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抗生素治疗效果日益不显著,甚至无效,中药治疗效果因受菌株耐药性的影响较小[2-3],而黄金栀子散的成分如栀子、黄连、赤芍、野菊花、夏枯草等水提取液经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抑菌、抗菌效果显著,甚至也能够逆转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经临床验证预防和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显著,有效率高达96.3%以上,不仅降低用药成本,为养殖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降低其鸭制品如鸭肉、鸭蛋中的药物残留,为提供绿色安全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1 流行病学

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传染源是发病鸭或带菌鸭,经呼吸道或经皮肤伤口感染,1-8周龄的雏鸭高度易感,而2-3周龄最易感,1周龄和8周龄的很少感染,30日龄以上的发病率有所降低,蛋鸭目前产蛋期发病率越来越高。

目前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本病发病因素很多,如日龄、病原毒力的强弱、饲养环境、应激等,尤其是育雏室育雏温度过高过低、空气污浊不流通、阴雨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粗放,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水平过低等,这些因素存在时,造成鸭对外界抵抗力下降,导致发病[4]。

若热邪直入营血往往突然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若热邪由表及里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流眼泪等症,热结于肠则出现拉稀等症;热邪伤肝则见肝肿大,表面散有出血点,肝被摸增厚,严重时可见肝周炎等;热邪伤心见心包积液,心包增厚、浑浊,严重时出现心包炎;热邪侵害腹腔器官时则见各器官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浆膜增厚、浑浊,产蛋鸭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等[5]。

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相似,临床很难区分开,而且鸭传染性浆膜炎常与鸭瘟、细小病毒病、副黏病毒病、小鹅瘟、病毒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治疗相对困难,造成死亡率增加等[4]。

2 临床症状

临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

最急性型:突然死亡,无症状。

急性型:多见于2~4周龄小鸭,发病迅速,发病率高,常在发病1-3天内死亡,雏鸭死亡率可达80%。病鸭精神沉郁,嗜眠,缩颈或嘴拱地面,两腿无力,行动迟缓或不愿行走,不食或少食;病鸭眼睛和鼻孔有浆液型或粘液性分泌物;病鸭排出绿色或黄绿色稀粪,肛门周围常污染粪便,部分雏鸭腹胀;病鸭濒死前共济失调,头颈颤抖,歪头斜颈,摇头摆尾或点头,最后全身痉挛性抽搐,很快死亡。

慢性型:多见于4~7周龄的鸭多发,耐过鸭发育不良,消瘦。病鸭精神沉郁,困倦,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缩颈,呆立,腿发软,喜卧,不愿运动,站立时共济失调呈犬坐姿势,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部分病鸭呼吸困难,站立张嘴呼吸;少数病鸭头颈歪斜,遇到惊扰时不断鸣叫,附关节肿胀不愿走动,最终消瘦而死。

3 病理变化

病死鸭常见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肠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关节炎等。

急性型以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为主。病鸭心包膜浑浊、增厚,心包积液,心外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时心包膜和心外膜粘连,形成心包炎;病鸭气囊浑浊、增厚,表面被覆有纤维性渗出物呈灰白色或灰黄色,严重时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俗称气囊炎;病鸭肝脏多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棕红色,被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脱落,严重时整个肝被摸表面覆盖纤维素性膜俗称肝周炎;鸭脾脏肿大呈红灰斑驳,胆囊充盈。

慢性病例可见纤维素性脑膜炎或脑膜充血、水肿或点状出血;输卵管炎,输卵管膨大,内有干酪样物;关节肿胀,关节液增多;背侧或腹侧皮肤发生蜂窝织炎或坏死性皮炎。

4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止痢。

黄金栀子散理论依据:传染性浆膜炎从中兽医角度辩证属邪热充斥三焦、脏腑实热或湿热之病症。故方中以黄连清泻心火,兼清中焦之火为主药;栀子、黄芩、黄柏、金银花、板蓝根、夏枯草、鱼腥草、野菊花、牡丹皮等皆属味苦性寒或辛凉之品,具有寒能清热、味能降火燥湿等功效为辅药;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解毒、抗菌、消炎之功效外,对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肠道感染、肠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同样有效,此外还具有抗病毒之功效。

黄金栀子散:黄连12g、野菊花9g、栀子12g、黄芩8g、牡丹皮8g、黄柏8g、金银花8g、板蓝根8g、夏枯草8g、鱼腥草9g、赤芍10g。

5 案例分析

5.1 昌黎县周某在2011年4月份至2014年12月份,共养殖肉鸭8批12000只,每批在17日龄左右出现鸭传染性浆膜炎典型症状,2天后开始死亡。因此2015年1月,随机抽取肉鸭1000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0只,研究黄金栀子散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效果。试验组从14日龄开始使用黄金栀子散预防,直至出栏,出栏时间一般为28日龄-32日龄。试验期间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等相同。

黄金栀子散粉碎后,试验组按照0.4%比例添加至饲料,中药粉加入适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沸30分钟后,与饲料混合均匀后,从12 日龄开始添加,直至出栏。整个饲养周期为28天,期间除了正常死亡外,对照组因传染性浆膜炎引起死亡的鸭,共计47只,死亡率9.4% ;试验组因传染性浆膜炎引起死亡的鸭11只,死亡率2.2%。试验证实:按照上述比例预防使用,预防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实验结束后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86g左右,并且鸭精神活泼,羽毛光顺。

5.2 昌黎县李某的养殖场因连续3年饲养肉鸭,养殖环境恶化,每批都会出现因鸭传染性浆膜炎死鸭的现象。为此2015年5月,随机抽取800 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0只,研究黄金栀子散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效果。根据以往发病规律,试验组分两阶段进行预防,第一阶段9日龄至14日龄,第二阶段25日龄至30日龄。出栏时间一般为42日龄,试验期间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等相同。

黄金栀子散粉碎,过300目筛,试验组第一阶段按照0.5%质量比例添加至饲料,第二阶段按照0.75%质量比例添加至饲料。中药粉加入适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沸30分钟后,与饲料按照上述添加比例混合均匀后,供鸭自由采食。期间除了正常死亡外,对照组因传染性浆膜炎引起死亡的鸭,共计41只,死亡率10.25%;试验组因传染性浆膜炎引起死亡的鸭8 只,死亡率2.5%。试验证实,根据鸭场发病规律,确定预防时间,按照上述预防量使用,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鸭羽毛光亮,精神状态佳,饲料报酬高,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56g左右。5.3昌黎县李某共饲养的4批肉鸭,每批鸭在23日龄后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接着出现精神沉郁,两腿无力,鼻孔有粘液性分泌物,拉绿色或黄绿色稀粪,3天后死亡增加。当地兽医院根据鸭厂发病史、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是鸭传染性浆膜炎引起的,同时对病死鸭进一步实验室检测,发现病死鸭同时重选小鹅瘟或鸭病毒性肝炎等病症。2015年4月,随机抽取600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只,研究黄金栀子散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效果。试验组从20日龄开始使用黄金栀子散预防,连用10天,出栏时间一般为40日龄。试验期间饲养管理、免疫接种等相同。黄金栀子散粉碎,过300目筛,试验组按照0.75%质量比例添加至饲料,中药粉加入适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沸30分钟后,与饲料混合均匀后,从20日龄开始添加,供鸭自由采食。试验期间除了正常死亡外,对照组因传染性浆膜炎引起死亡的鸭,共计32只,死亡率10.67%;试验组因传染性浆膜炎引起死亡的鸭11只,死亡率3.67%。试验证实:预防传染性浆膜炎效果显著,此外没有出现小鹅瘟或鸭病毒性肝炎等病典型症状。

5.42014 年9月,卢龙县张某饲养的2000只肉鸭,在17日龄鸭突然死亡,喜饮水,少食或不食,接着拉稀的黄绿色或白色粪便,部分眼睑肿胀流泪,个别鸭呼吸困难,有的可见神经症状,死亡率在10%左右。病死鸭剖检变化主要为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浆膜炎。

黄金栀子散按照0.75%质量比例进行治疗,根据采食量计算出每天需要的中药量(中药粉加入适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沸30分钟后),添加适量的饲料中,混合均匀后,集中一次饲喂,期间配合复方维生素纳米口服液使用(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品),连用5天后,97%的患病鸭只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采食量、饮水量基本恢复正常,7天后、12天后未出现病情反复,32日龄出栏,未发现因传染性浆膜炎死亡的现象,此外,鸭群活泼,羽毛光顺,卖相好,相对上6批鸭单只平均体重增加75g左右。

5.52015 年5月,昌黎县候某饲养的肉鸭在21天开始发病,死亡率在20%左右,病鸭精神沉郁,缩颈、嘴拱地面,腿软,喜卧,采食量下降严重,眼睛和鼻孔有粘液性分泌物;拉稀粪,有的出现腹胀。病鸭濒死前头颈颤抖,歪头斜颈,摇头摆尾或点头,最后全身痉挛性抽搐,呈角弓反张样,很快死亡。病理变化以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为主。病鸭肝脏多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棕红色,被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脱落,严重时整个肝被摸表面覆盖纤维素性膜俗称肝周炎;心包膜浑浊、增厚,心包积液,心外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时心包膜和心外膜粘连,形成心包炎;气囊壁浑浊、增厚,表面被覆有纤维性渗出物呈灰白色或灰黄色,严重时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俗称气囊炎,严重时气囊坏死。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浆膜炎和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

黄金栀子散按照1.0%质量比例进行治疗,根据采食量计算出每天需要的中药量(中药粉加入适量水浸泡2小时后,煮沸30分钟后),添加适量的饲料中,混合均匀后,集中一次饲喂,期间配合复方维生素纳米口服液使用(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品),连用5天,同时病鸭肌肉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2ml/只,并配合头孢噻呋钠粉针,对于个别病情严重的病鸭挑出,单独饲养,除按照上述治疗外,再肌肉注射银黄注射液,1毫升/只,每日2次,连用3天[4]。治疗3天后病鸭停止死亡,5天后90%的患病鸭只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病情未见反复,精神状态、采食量、饮水量基本恢复正常,40日龄出栏时没有因传染性浆膜炎而出现死亡的现象,此外羽毛光顺,品相好,相对上几批鸭单只平均体重增加50g左右。

5.6 2015年6月,昌黎县申某饲养的3000只蛋鸭,在220日龄出现精神沉郁,困倦,缩颈,呆立,腿软,喜卧,站立时呈犬坐姿势,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部分病鸭呼吸困难,附关节肿胀,个别鸭因消瘦而死,伴随产蛋率下降15%左右,蛋壳粗糙,破壳蛋和白蛋增多等症。病理变化表现为卵巢充血、出血,输卵管炎,个别病死鸭输卵管膨大,内有干酪样物,关节液增多为特征。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浆膜炎。

黄金栀子散粉碎后,过300目筛,按照1.0%质量比例添加饲料并混合均匀,供鸭自由采食,连用5天,期间配合复方维生素纳米口服液饮水(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品),连用10天。连用5天后97%的患病鸭只症状完全消失,7天内未见反复,产蛋率逐渐上升,10天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蛋壳光滑有脂感,没有出现破壳蛋及白蛋等。

6 讨论与体会

6.1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最好使用当地分离的菌株做成自家苗,保护率最高。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鸭场饲养环境,做好保温与通风饲养密度适中,做到临时消毒与定期消毒相结合,饲喂优质饲料,饮水中添加复方维生素纳米乳口服液,减少应激,增强机体抗病力,同时做好鸭瘟、禽流感、细小病毒病、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等预防工作,这对控制本病至关重要。6.2黄金栀子散预防和治疗时,其用法与用量要根据鸭的品种、日龄、体重、病情、用药史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确定最佳的添加量,尽大可能降低养殖中的药物成本,若混合感染其他病毒病时,如与鸭病毒性肝炎或细小病毒病或小鹅瘟等混合感染时,肌肉注射高免血清或高棉卵黄抗体(血清或抗体中添加头孢噻呋粉针或阿莫西林粉针或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等[4]等,可迅速控制死亡等,此外黄金栀子散经临床证实对其他禽类如鸭、鹅大肠杆菌病及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禽类细菌性疾病疗效好,而且因成分中含有野菊花、板蓝根、夏枯草等成分而对病毒病有一定的疗效,而且黄金栀子散有一定的增重,改善蛋壳品质的功效。

6.3 黄金栀子散中的黄连、黄芩、黄柏、夏枯草、金银花等对大肠杆菌不仅有较好的抑菌、杀菌的功效,与抗生素联用可提高抗生素的疗效,甚至对细菌耐药质粒具有消除作用,与许多相关报道中草药对家禽感染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等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主要与其抑菌成分有关等基本吻合[6-14]。但对其作用机理、耐药机制、耐药特点等研究甚少,有待于更深一步研究。

而黄金栀子散的成分如栀子、黄连、赤芍、野菊花、夏枯草等水提取液经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抑菌、抗菌效果显著,甚至也能够逆转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

[1]陈伯伦,鸭病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

[2]刘天龙,郭世宁,刘钟杰.中草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J].山东家禽,2004(9):25~27.

[3]翟自明,徐方舟.兽医中草药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4]陈鹏举,鸭鹅病诊治原色图谱。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

[5]汪德刚,中兽医基础与临床.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09

[6]卢玉葵,张济培,陈建红,等.40种中草药对三株鸭疫里里默氏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6(6):18—20.

[7]王嵩.中药抗细菌感染的研究[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4):249-251.

[8]李曼玲.抗菌消炎中药的研究I活性成分—有机酸类[J].中药通报,1986,l1(6):57—60.

[9]孙怀刚,王新,崔一酷,邵红.中药增效抗茵复方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东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 tural University.2011,42(3):86—89.

[10]韩铁锁.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及其复方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

[11]苏建青,褚秀玲,刘文强等.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机理及临床应用效果.湖北农业科学,Hubei Agricul tural sciences.2009(8),1964-1965,2003.

[12]许虹,杜海燕,牛艺儒。中药对细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概况与展望[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4):41-43.

[13]廖群,杨小妹,张俐伟.双黄连粉针主要药效及安全性的研究叨.中兽医医药杂志,2007(01):41.42.

[14]Kim H M,Moon E J,Li E,et a1.The nitric oxide producing activities of Scutel laria baiealensis[J].Toxic&1999,135(2-3):1O9—l l5.

猜你喜欢

病鸭浆膜栀子
64排128层螺旋CT对T3和T4a期胃癌浆膜侵犯的判断价值
自然感染鸭坦布苏病毒蛋鸭卵巢的病理学观察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CT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
栀子(赵润怀 摄)
栀子金花丸中3种成分溶出度的比较
鸭霍乱病诊治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