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

2015-08-15李国春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繁殖率发情乳头

李国春

(四川省营山县三兴畜牧兽医管理站,637700)

母猪繁殖率是反映母猪繁殖力和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参数。提高母猪繁殖率就是提高了养猪经济效益,特别是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猪场就显得更加突出和明显。因此,在现代畜牧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提高母猪繁殖率对畜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母猪繁殖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生活生产环境,饲养管理等。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认为要提高母猪繁殖率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选择优良种猪

常言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母肥仔壮’都是讲选好种猪的重要性。生产中可选择长白,约克,太湖猪等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品种,同时还要注意选择体型大小适中的母猪:①乳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乳头饱满不能有瞎乳头。②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外阴部上翘的母猪繁殖性能一般较差,经常有配种困难,返情或不受孕现象。③体型平直或微翘,腹部较大,松弛。

2 加强饲养管理

①怀孕母猪应采取“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即怀孕母猪前期营养水平较低,后期随着胎儿发育加快,营养需要也随之增加,加强后期营养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②在母猪空怀期,怀孕中期和哺乳后期多喂粗料,适当喂给青料。怀孕初期,后期和哺乳初期足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③要给母猪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单栏饲养,禁止惊扰,尽可能减少转群,驱赶,打架等外界刺激。否则可能引起流产。④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适当运动增强母猪体质,但产前5-7天应停止运动,并做好防寒防暑工作。产后2-3天到舍外适当运动,以提高泌乳量和利于体质恢复。⑤猪场内要搞好疫病防治工作,在做好圈舍的卫生消毒,通风及猪群合理饲养密度的同时特别要加强猪瘟,猪口蹄疫,伪狂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乙脑,流感等的预防,使母猪处于较高免疫水平。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参观猪舍和接触猪只,工作人员出入生产区也要更换衣服并做好消毒。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特别是出现某些传染病时,一定要及时隔离,并按传染病防制预案进行有效果断处置。有流产先兆者立即注射黄体酮15-25毫克,并内服镇静剂来安胎。

3 适时配种

应遵循“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进行配种,即年龄偏大的母猪发情后配早一点,反之亦然。一般情况下,母猪发情后20-30小时,待母猪的阴门红肿刚开始消退,并有丝状粘液流出,按压母猪后躯而母猪呆立不动时配种为宜。地方品种母猪初配约在7月龄,体重60-70公斤,外来品种8-10月龄,体重90-110公斤时最佳。外来品种母猪有时发情症状不是很明显,这就要求饲养员平时注意多观察,现实生产中,母猪健康状况下采食量减少也是发情症状之一。配种时必须采用双重配,即每次配种后间隔12小时再配一次,这样可明显增加受胎率和产仔数。

4 搞好分娩工作。

①产前5-10天,将产圈清扫干净,并用10%-20%新鲜石灰水喷洒消毒,临产前用2%-5%的来苏尔液消毒母猪的腹部,乳房和阴户,减少细菌感染。②仔猪出生时外界温度必须保持在26-32度,随着仔猪不断长大,后期温度可适当降低。③仔猪出生后一定要及时清除口鼻粘液,扯去胎膜,对假死猪可用拍打胸部,倒提后肢和酒精刺鼻等方法及时急救,断脐带后要用碘酒消毒。④仔猪出生后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重要的免疫抗体及必要的轻泻镁盐,能促进胎粪及时排出。把初生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并可喂一些人工乳促进弱小仔猪的生长,缩小与同窝猪个头的差距,以利于仔猪发育均匀。⑤仔猪5日龄左右就要开始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20日龄大量采食饲料。

5 仔猪早期断奶

母猪妊娠期约114天,经测算,产后60天断奶再配种一头母猪一年只能产1.8窝,产后45天断奶再配种一年可产2窝,产后28天断奶再配种一年则可产2.2窝,由此可以看出,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和断奶仔猪数,也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但必须同时注意仔猪补铁,饲料营养搭配及保暖和防暑降温,防压。否则可能会降低仔猪成活率,也不利于母猪子宫恢复。一般情况下,仔猪在35日龄,体重不低于8公斤时即可断奶,在仔猪断奶后2-5天就可给母猪喂催情药,一旦发情立即进行哺乳期配种,以提高年产仔胎数。

猜你喜欢

繁殖率发情乳头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母驴配种注意啥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三要素
养羊何时配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