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早期断奶后腹泻预防控制措施之我见

2015-08-15盛海英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断乳断奶仔猪

盛海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局,武威凉州,733000)

近些年,集约化规模养猪场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普遍采用了仔猪早期断奶技术,采用这上养殖技术虽然增加了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但是,受饲料营养、仔猪自身体质、饲养管理、外界条件等因素制约,仔猪早期断乳后不同程度的发生腹泻,导致仔猪早期断乳技术在应用后生产能力出现下滑,制约着仔猪早期断乳技术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本文作者就仔猪的早期断乳技术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

1 原因分析

1.1断奶引起应激

仔猪早期断奶后由于母仔分离,仔猪的心理、营养和环境等方面发生变化,引起应激反应,使仔猪采食量下降和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导致消化不良和引起腹泻发生。

1.2自身免疫力下降

仔猪早期断奶后,再不能摄取母乳中的乳球蛋白获得被动免疫,加之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受到营养、环境等外界不良因素侵扰,导致仔猪整体抵抗力下降引起腹泻。

1.3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健全

在仔猪1-4周龄期间,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胃蛋白分解酶的活性逐周成倍增长,但4周龄断奶后一周内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到断奶前水平的1/3,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降低,乳酸来源终止,胃ph值上升也直接影响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羧肽酶、淀粉酶、脂肪酶、麦芽糖酶、乳糖酶的功能[1]。早期断奶后仔猪消化功能还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粮,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肠机能紊乱,引起腹泻的发生。这是仔猪早期断奶后1-2周期间消化不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1.4消化道菌群失调

仔猪早期断奶后,由于乳糖的消失,乳酸来源终止,这时胃酸分泌仍然很少,而饲料中蛋白质和无机盐阳离子和酸结合,更使胃酸下降,胃PH值上升到5.5,要到8周龄时仔猪胃酸受采食的影响才会变小,胃PH值才能达到成年猪的水平。胃PH值的升高,使蛋白质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消化过程生理失调。大肠中存在大量的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导致肠道菌群系失衡,从而为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值、附着和产生毒素创造了条件。因此,微生物感染是腹泻的继发性病因。

1.5环境温度影响

当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会升高达30%,另外,仔猪躺卧地面无保温加温设施,腹部温度过低,导致腹部受凉,最容易造成仔猪腹泻。

2 预防

2.1减少断奶应激

2.1.1及早开口诱食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仔猪生后7天开始用乳猪料诱食,使仔猪在断奶前胃肠消化系统能适应植物性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得到加强,可减少营养性应激的影响。

2.1.2逐步断奶过渡

即在断奶前1-5天减少哺乳次数,最后两天夜里母猪移舍,以减少仔猪对母猪心理应激的影响。

2.1.3移母留仔断乳通过先将母猪赶下产床,让仔猪在产床上饲养5-7天后,然后转入保育舍饲养,以减少环境对仔猪生长的应激,使仔猪平稳过度断奶期到保育期[2]。

2.2科学配制仔猪日粮配方

2.2.1降低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

适当降低仔猪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添加赖氨酸,提高赖氨酸水平,可以使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2.2.2饲料中添加酸化剂

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使仔猪胃内保持一定酸度,既适合有益的乳酸杆菌的繁殖,同时又能抑制有害的大肠杆菌及其它病菌滋生繁衍。控制肠内微生物菌种,促进消化酶的活性,是饲养好断奶仔猪、控制腹泻和大肠杆菌病的关键。常用的酸化剂有柠檬酸和苹果酸。

2.2.3在饲料中添加乳清蛋白粉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0-30%乳清粉,能显著提高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活性,使乳清粉中乳糖发酵产生乳酸,提高胃肠酸度,降低PH值,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乳酸菌增值,加强消化道蠕动,帮助消化和防止腹泻。

2.2.4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

益生素能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整肠道菌群格局,抑制不利微生物的繁殖,因而对预防细菌性腹泻有良好效果。但在应用时应注意不能与抗菌药物同时混用,否则会抑制或杀死其中的活菌,减弱或失去微生态制剂的作用[3]。

2.2.5添加抗生素等药物预防

常用的药物有杆菌肽锌、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痢特灵、喹乙醇、硫酸抗敌素,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和有防病作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对预防仔猪早期断奶后腹泻有一定效果。

2.3科学饲养管理

2.3.1加强生长环境调控

仔猪早期断奶后其自身温度尚不能适应外界气温变化,圈舍的温度过低,容易使仔猪腹部受凉而发生腹泻。在仔猪早期断乳后15-30日龄温度为24-22℃。断奶后的仔猪,饲养在保育舍内要求室温保持在21-23℃之间,尤其在冬季以及气温变化较大之时更要注意保暖,以减少不良的应激。有条件的可采用断奶仔猪网床地热供暖,将有效的降低仔猪因腹部温度过低,导致腹泻的发生。

2.3.2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由于仔猪断奶后,对于定点排便、定点饲喂、定点饮水的条件反射尚为形成。圈舍内容易造成卫生条件差,极易引起病原菌滋生,为此,加强断奶仔猪生长环境的卫生清洁,尽快使断奶仔猪形成定点排便、定点饲喂、定点饮水“三定”饲养方式的条件反射。做好仔猪生长环境的消毒清洁,为仔猪创造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

2.3.3科学合理饲喂

要实行少给勤添的饲喂方式,每次保证断奶仔猪不饿为宜,但是不能喂的过饱,防止仔猪发生过食性腹泻[4]。

3 治疗

针对仔猪生理性腹泻,采用的治疗措施主要是清理修复肠道,收敛止泻,消除炎症及补液。

3.1药物防治仔猪出生后要按免疫程序做好猪瘟、传染性胃肠炎及流行性腹泻等疫苗的接种工作。断奶后2周内要使用抗生素预计,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配合使用硫酸庆大霉素100ml+维生素C20ml+硫酸阿托品10ml混合后,进行每头腹泻仔猪5-10ml口服,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3.2透皮剂涂擦

用止痢精透皮剂(广西平南县兽药厂生产),按每kg体重0.5ml涂于仔猪背部皮肤上,经治疗98头结果,治愈率95.65%。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

3.3补液

腹泻造成仔猪死亡通常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因此,补液是减少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采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ml、维生素C注射液10ml、庆大霉素10-15万单位混合一次静脉输入,每天1次,连用3天。或者在仔猪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葡萄糖20g,碳酸氢钠2.5g,或构橼酸三钠2.9g,氯化钾1.5g,加温开水1000ml,根据仔猪体重大小适量自由饮用,可有效的防止仔猪断奶后腹泻,引起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杨雪峰,王艳玲.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饲料工业,2004(2):34-36.

[2]卿军.早期断奶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J].河北畜牧兽医,2002(3):28-29.

[3]杨旭,金路娟,王力群.浅谈断乳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6):79.

[4]祁学来,蔡子东,殷正军.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1):134-135.

猜你喜欢

断乳断奶仔猪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断乳仔猪育肥初期饲养管理的探析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幼年牦牛饲养管理技术
断奶幼兔如何饲养?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