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5-08-15钟有伟
钟有伟,丁 勇
(河北省张家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75000; 河北省怀安县畜牧水产局疫控中心,076150)
山鸡又叫野鸡、稚鸡、环颈稚,因其羽色鲜艳,又名七彩山鸡。该山鸡适应性强、耐高温、抗严寒、性情活泼、善于奔走、游走觅食、食性杂、食量小、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草、嫩枝等,适合全国各地养殖。肉质细嫩、鲜美、具有野禽风味、营养价值很高,深受消费者欢迎。而养殖场户对山鸡的生活习性了解较少,仅凭以往饲养肉鸡或蛋鸡的经验来饲养,对山鸡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有很大影响,现将山鸡饲养管理介绍如下,以供同仁或养殖场、户参考运用。
1 选址与房舍搭建
地势高燥,沙质土壤地通风良好、干燥背风向阳、水草资源丰富、运动场四周及顶部应用塑料网或铁丝网拦网,以防飞跑,网高在1.8—2.5m左右,围网下端离地面50cm采用木板或砖砌。
2 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山鸡的生活性决定它比土鸡、肉杂鸡、肉鸡更难饲养,山鸡育雏可采用网箱育雏或地面厚垫料或火炕饲养,进雏前先将场所用具彻底消毒,2%火碱喷洒一次或二次,过24小时后再用市售消毒液消毒一次,饲料槽、饮水器放入舍内,并垫好垫料,再用另一类型的市售消毒液消毒一次,同时准备好雏山鸡饲料、虫子、药品、疫苗等,进雏前1—2天应对雏山鸡舍进行热升温,注意舍内各处是否温度均匀,一般温度控制在36—38℃,即37℃左右。
3 1—4 天雏鸡的饲养管理
3.1温度和湿度1—2天在36—38℃之间,3—4天在35—36℃湿度保持65—70%,防止出现高温低湿或低温高湿现象,因为山鸡出壳体重轻,仅在17g左右,抵抗力极差,要求有良好的育雏环境对温度极其严格,如果出现山鸡聚群或喜卧在热源附近,说明温度太低,应加温,否则会出现压死。如果远离热源,在墙根角处,说明温度高,应放好温度计,四处与中央都应放,一般离地面80cm左右。
3.2及时给予饮水和适时开食,确保出壳后24—36小时内先给饮水,在进雏山鸡前3小时—2小时放好饮水器,以开水凉到20℃左右为宜,饮水中加入多维葡萄糖和黄金维他等,也可适当加肠道抗生素。主要是为了减少因长途运输环境变化的应激和卵黄代谢引发的脱水,避免因垂直疾病在雏鸡中发生,在雏山鸡饮水2—4小时后便可开食,开食料一般可采用小米或肉小鸡开食料,同时也可加喂一些虫类,均匀散在垫纸或浅料盘上,做到少喂勤加,每2小时1次,注意应保持垫纸和料盘的清洁卫生,变为每3小时加料1次。
3.3按要求给予合理光照,前3天采用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3—4瓦/平方米。每天给23小时光照,3天后进行带山鸡消毒,可用市售消毒液进行,不要直接对着雏山鸡喷洒,舍外5米内也应消毒,注意挑出弱雏隔离饲养。
4 其它时期饲养管理
4.1 5—7天的饲养管理:5—7天舍温变为33—34℃,湿度为60—65%,光照为23小时,每喂完1次,控制限饲半小时,防止捽死发生,减少垫纸料盘数量,过滤到料桶或食槽觅食,做好通风换气,在中午时分天气热时,打开窗户换成新鲜空气再关窗,第6天可用新支二联四价苗点眼或滴鼻,每羽1.5羽份,免疫前后各2天不能消毒,运用疫苗当天更不能消毒。8—19天的饲养管理:8—19天温度控制在31—32℃,湿度60—65%,光照变为20小时,10天时进行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每羽用2羽份,饮水中加脱脂乳粉1%。14天新支二联四价苗二免,饮水加黄金维他,此阶段易出现球虫病、大肠杆菌、坏死性肠炎和呼吸道疾病,可加克球粉、肠毒三效、杆痢净、呼畅、泰乐菌素等预防用药各3天,第17天可消毒1次,注意及时更换垫料。20—25天,温度在25—27℃,以后每天降0.5℃,直到24℃,光照变为18小时,20天进行法氏囊疫苗二免,饲料可加酵母粉、益生素、益生态制剂、多酶片、乳酶生等,调整山鸡肠道菌群平衡,加强消毒,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消毒液交替交叉使用。26—32天,温度变为21—23℃。29天温度最好保持21℃,不低于19℃,光照过度到自然光。32天新支H1203羽饮水免疫。33—34天最佳温度保持18—21℃,采用自然光照。46—110天、60天用新支H523羽份饮水。120天—开产。130天用新城油苗肌注0.5ml,135天驱杀线虫。得病时可找专业人员确诊后用药,及时准确的诊断控制疾病,增加养殖山鸡的经济效益。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如转笼、合并笼、长途运输、免疫接种注射、抓捕、寒流、高热、早晚温差大、异常惊吓、生人穿艳丽衣服进鸡舍、地震、打雷、犬猫鼠出入鸡舍、突然更换饲料等现象。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消毒是减少环境中有害病原体的最有效办法。如细菌、病毒等,对鸡舍、用具等消毒,每7天消毒1次,使用各类制剂交替交叉使用。如酸制剂、氯制剂、碱、碘制剂、酪合物制剂、双季链制剂等。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批出栏后,彻底扫除杂物和垫料,严格消毒,特别是不同类型的消毒机械性清除冲洗等,如3%的火碱水冲洗,再用市售的消毒液消毒,用酸制剂(过氧乙酸)、氯制剂(CLO2)碘制剂、酪合物制剂、双链季胺类消毒剂,每10天一次,发病期一日一次,可交替交叉使用,达到最好的消毒效果,防止病原体对消毒剂产生抗药性。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按照卫生安全体系程序操作。当环境中病毒颗粒的浓度高时,鸡群受攻击的潜在机率增大,若加强鸡舍环境的清洁消毒,大大降低病毒感染。加强饲养管理管理科学合理,就可减少各种应激反应,提供合理的营养,使鸡体有一个高的体况,增加自身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