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5-08-15赵玲丽
赵玲丽
(新乡县农牧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河南 新乡 453731)
双孢菇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富含维生素D 和钙镁等矿物元素,有“素食营养师”之称,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前景可观。无公害双孢菇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质量安全的双孢菇产品。无公害双孢菇病虫害防治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而达到安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1 农业防治
1.1 选用抗性品种
针对易出现的主要病害,选用高抗、多抗品种,如As2796、新科80 等优良品种。
1.2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
出菇期间注意控制好出菇场地温度、空气湿度,保证出菇场地通风良好,避免高温和高湿形成病害易发环境;及时清理菇根和死菇、烂菇、病菇,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
1.3 耕作改制
与农作物轮茬种植,要求每3~5年轮一次茬,有条件的最好2~3年轮一次茬。
2 物理防治
2.1 安装防虫网
将防虫网直接安装在栽培食用菌大棚、菇房所有通风口处,四周用土、砖或木条压严压实。使用防虫网时应注意:一是要选择40~60 目的防虫网;二是平时进出要随手关门,以防害虫飞入棚内产卵;三是要经常检查防虫网有无撕裂口,特别是使用年限较长的,一旦发现应及时修补,确保出菇房内无害虫侵入。
2.2 杀虫灯诱杀
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在成虫羽化期,在菇房内上空每间隔10~15m 挂一盏杀虫灯;天黑以后开灯,天亮以后关灯,诱杀成虫,从而达到减少虫源,降低虫害目的。
2.3 悬挂黄板
利用多数害虫对黄色敏感、具有强烈趋黄性的特点,采用特殊黄色配以特殊黏胶,制成高效黄色黏虫板以诱捕害虫。一般每100 m2悬挂5~8 块15 cm×25 cm 的黄板。
悬挂时,一是要勤观察菇房,一旦发现害虫立即悬挂黄板;二是悬挂在菇床上方20 cm 处;三是虫多时可适当多挂黄板。
3 化学防治
双孢菇是可以连续多次采收的食用菌,进行化学防治时应遵循以下要求: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浓度、施药方法用药;避开采收时间施药,应先采收、后施药;采收前7d 严禁使用化学杀虫剂;交替轮换用药;禁止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剧毒、高毒农药。
双孢菇常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由木霉、青霉、曲霉、毛霉、根霉、链孢霉、酵母菌、细菌等引发的病害;主要虫害有:菌蚊、瘿蚊、菇蝇、跳虫等。
3.1 主要病害的防治
3.1.1 真菌性病害 木霉、青霉、曲霉、毛霉、根霉引发病害发生后,场地喷洒1 000 倍50%多菌灵,也可喷洒800 倍二氯异氰尿酸钠(克霉灵);料面有木霉、青霉、曲霉、毛霉、根霉污染的地方喷洒300~500倍稳定性二氧化氯(万菌消)或疣力克。
3.1.2 褐斑病 发病初期立即停水并降温至15℃以下,加强通风排湿,及时清理死菇。在病区覆土层喷洒2%的甲醛或0.2%多菌灵,并对发病菇床喷洒800 倍液二氯异氰尿酸钠。
3.1.3 锈斑病 立即将初感病的双孢蘑菇子实体清除,并即刻停止洒水,加强通风,降低菇房内空气湿度到90%以下;喷洒300 倍液克霉灵,也可喷洒200~300倍液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或保清。
3.1.4 细菌性腐烂病
洒水后注意通风,使菇房内空气湿度不超过90%。洒水时防止将水直接洒在双孢蘑菇子实体上。发生病害后,立即将初感病的双孢蘑菇子实体清除干净,并喷洒200~300 倍的稳定性二氧化氯+200 单位/mL的链霉素或三氯异氰尿酸钠(增效黄腐消)。发病严重的应每隔2~3d 进行一次场地全面消毒。
3.2 主要虫害的防治
3.2.1 菌蚊、瘿蚊、菇蝇 若在菌丝生长期间,菌料发生菌蚊、瘿蚊、菇蝇,应及时向料面喷洒800~1 000 倍液的敌敌畏,也可用磷化铝按照使用标准进行密封熏蒸;若虫害发生在出菇前,则应向场地喷洒800~1 000 倍液的敌敌畏;若虫害发生在出菇后,则应在采过菇后,再向场地喷洒2 000~2 500 倍液的20%杀灭菊酯,也可喷洒800~1 000 倍液的阿维菌素(敌菇虫)。
3.2.2 跳虫 若出菇前发生,应用500 倍敌敌畏喷洒或用1000 倍加少量蜜糖诱杀;若出菇后发生,则可喷洒0.1%的鱼藤精或150~200 倍的除虫菊液,进行防治。
[1]甄军亮,乔义卿,胡秀荣.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7):95-96.
[2]胡柯.影响白灵菇商品价值的表现及原因[J].种业导刊,2007(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