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投送核心理念与理论创新

2015-08-15陈兆仁崔腾龙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远程部队运输

陈兆仁,崔腾龙

(1.军事交通学院 联合投送系,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300161)

2014 年5 月,四总部联合颁布《军队联合投送训练规定》,从法理上明确了联合投送的内涵和组训方法;9 月初,总后勤部在锦州召开宣贯会议,为全面推进部队联合投送训练做出重要部署。联合投送训练已经成为我军加快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提高远程投送能力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联合投送理论研究对指导联合投送实践与能力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 联合投送的基本内涵

“投送”是新形势下表征部队机动的重要概念,本身具有与我军传统“机动”“输送”“运输”等概念相近的涵义,又比传统概念更具时代特点。基于“投送”衍生出一系列概念,如:体现投送层次的战略投送、战役投送;反映投送空间的陆路投送、海上投送和空中投送;表征投送方式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投送和联合投送;反映投送程度的远程投送、精确投送等,形成了各具特色涵义、适应不同语境、反映不同侧面的概念体系,为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投送理论奠定了基础。

联合投送是相对传统单一方式投送而言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指军队单位同时或梯次运用国家、总部和军兵种两种以上运输力量将人员、装备物资快速运达任务地区的军事行动[1]。其基本涵义可以概括为“一个过程、两种形式、三种力量、四种方式”。“一个过程”,指联合投送涵盖从部队出发地域到任务地区的投送全过程,具有全程性、集合性、层次性;“两种形式”,即同时或梯次运用不同投送方式,反映了联合投送横向分流投送和纵向接力投送的两种表现形式;“三种力量”,指国家铁水空运输力量、总部战略运输力量、军兵种海空运输力量,运输力量是联合投送的主体要素,具有军民融合、三军一体的属性;“四种方式”,指综合运用铁公水空中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如铁公联运、铁水联运、水公联运、空地联运等。

联合投送作为我军新形势下联合作战、联勤保障理论创新的重要理念,是战略投送概念的延伸和扩展,主旨是联合,目的是投送。本质上强调的是运输力量的联合运用,包含各军种运输力量的联合、军地运输力量的融合,体现为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和投送组织的联合。联合投送比军事综合运输更具指向性和时代感,比战略投送、立体投送、远程投送更具包容性和覆盖性。

2 联合投送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强化联合投送理念,必须准确把握联合投送与战略投送、军交运输以及立体投送、远程投送、直达配送、精确配送等相关概念的关系。

2.1 联合投送是战略投送的基本形态和主要方式

战略投送,指为达成一定的战略目的,综合运用各种运输力量,向作战或者危机地区投入兵力集团的行动。按投送方式可分为陆路投送、海上投送、空中投送、联合投送等。战略投送所具有的战略性、规模性、远程性常常靠联合投送实现。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要以联合投送为基础支撑,提高投送服务保障质量要以联合投送为主要路径。战略投送只有充分运用多式联运、零距离换乘、一站式服务等先进方法,组织好“门到门”的运输服务,真正从粗放被动的运输保障模式转变到精确化直达配送的保障模式上来,才能更好地满足部队建设和作战保障需要。

2.2 联合投送是立体投送、远程投送的必然要求

立体投送是综合运用陆水空运输力量组织的运输活动,涉及军地运力、三军运力的综合运用,尤其对空中投送和海上投送要素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属于联合投送范畴。联合投送可以是立体投送,也可以是分别在陆水空各自领域内综合运用两种以上运输力量实施的投送。远程投送一般具有跨区、跨海、跨境等要求,具有全域投送、辐射境外的特点,这种距离上的远程性,往往依赖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用。联合投送在涵盖面和适用性上比立体投送、远程投送更为宽泛。

2.3 联合投送是直达配送、精确配送的基础支撑

联合投送不仅局限于对兵力集团和建制部队的投送,还包含对装备物资的投送。基于现代军事物流的直达配送、精确配送,仅仅依靠单一运输力量或运输方式往往难以胜任,需要使用多种运输力量联合投送。从战略战役的范畴上看,长大距离的装备物资直达配送、精确配送,其远程运输和末端配送,通常使用不同运输力量或运输方式组织实施。

2.4 联合投送体现了现代军交运输的核心职能

以战略投送为核心的现代军交运输,是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军队行动自由的重要基础。联合投送充分体现了现代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平战结合、诸军种联合、陆水空综合、用建管耦合的“五合”特征和威慑、作战、保障的“三力”战略定位。联合投送是传统军事运输、综合运输向部队机动、部队输送、战略投送的必然逻辑发展。如果说军事运输是军交运输的中心环节,联合投送就是现代军交运输的核心职能。联合投送最根本的是要做到领土主权在哪里、安全需求在哪里、利益拓展到哪里,部队就能快捷高效地投送到哪里,不断增强部队在更广阔的空间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2.5 联合投送涵盖了军交运输学科体系主要内容

军交运输是研究军事交通运输活动及其特点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军事运输、交通保障、车船勤务、训练科研等;运输方式包含铁公水空4种方式;研究类别包括发展论证、装备研制、软件开发、训练演练等领域。联合投送具有广泛的内涵和较强的包容性,能够涵盖军交运输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在军交运输学科体系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强调联合投送不是替代军交运输学科的基本理论架构,而是引领军交运输学科的传统架构和基本内容向联合投送也就是战略投送方向提升,这不仅符合现代军交运输以战略投送为核心的大趋势,也为军交运输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3 联合投送的核心理念

联合投送不是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用。其核心理念可概括为5 个方面。

“你们走!每人去领一包袱金叶子,由长安城不同的门出去,别窝在一路,运气好的话,十年之后,你们总有几个人能活下来,记得给我们这些死人烧纸!”父亲听信那些江湖人哄传的鬼话,为那个传说中十年后的“国难”毁家渡劫。他的姬妾们都说他疯了。他其实一向都有一点疯魔。喝喝酒,写写诗,打打猎,逛逛百花谷,不好吗?他却要回他的羽林军中去。

3.1 根本目的是适应联合作战、联勤保障的需要

保障打赢是军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合投送具有作战保障与后勤保障双重属性,既是作战行动的有机组成,又是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联合投送顺应联合作战、联勤保障需要而产生,体现了信息化联合作战部队机动的特点要求,是联合作战、联勤保障的逻辑延伸。联合作战、联勤保障、联合投送三者有机结合,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争致胜机理的内在逻辑。联合投送突出的是对建制部队的投送,着力体现的是作战与保障的有机融合,根本目标是使投送行动向打胜仗聚焦。

3.2 本质特征是军地资源的深度融合和统筹运用

信息化战争对部队投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对三军运力的统一计划、统筹使用,进一步提高军地运力的一体化运用、一体化保障水平。在联合投送的过程中,要着力以共享的信息平台助推运力资源一体掌控,以统一的体制机制保证运力资源一体运用,以规范的法规标准促进运力资源一体融合,通过对投送要素的科学配置,形成投送系统的综合集成,实现投送体系的统筹运用,产生投送能力的倍增效应[3]。

3.3 核心要义是对投送全要素全过程的联合组织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投送具有军民融合、军种联合、平战结合、运力综合的显著特征,其基本模式是对投送资源、投送过程、投送效果的联合配置、联合计划、联合组织和联合评估;主要手段是通过加强对投送力量的“协作、协调、协同”提升保障力。要注重加强对影响联合投送的人员、设施、装备、组织、信息等要素系统综合和体系集成,加强对投送筹划、投送准备、装卸载作业、运行组织、衔接转运等投送全过程的动态掌控。以联合组织、全程掌控、一体保障实现信息化战争所需要的“门对门”“端对端”和“点对点”投送保障。

3.4 基本要求是投送过程的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

联合投送是对铁公水空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以统一计划、一体运作,方式优选、多式联运,一票到底、无缝衔接为基本标志,以确保部队快速、隐蔽、安全、精确、高效投送为基本要求。联合投送既要根据投送任务需求合理确定投送方式,宜铁则铁、宜空则空,更要注重充分挖掘和培植运力资源,发挥现代运输技术的优势,形成高水平的多式联运局面。要着眼体系投送的保障要求,构建主动响应、一体保障的投送链条,周密组织各种投送方式衔接,重点掌控不同投送方式衔接转运,以精细化的投送组织,提高部队联合投送的精确化水平。

3.5 根本保证是健全优化的体制机制和法规标准

联合投送是信息化战争联合作战和体系保障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军交运输保障模式的创新发展,必须理顺影响联合投送系统运行的体制机制,健全法规标准,为联合投送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要着眼联合作战、联勤保障要求,构建三军一体、军民一体的联合投送指挥体制,明晰联合投送的指挥关系,建立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的联合投送指挥机构,优化联合投送的计划、组织、协调、评估等机制,健全联合投送法规标准,规范联合投送运行机制和作业程序,确保联合投送高效顺畅运行。

4 联合投送的实践发展

联合投送作为战略投送的基本形式,已经成为近年来部队跨区机动和联合军演的重要内容,是我军战法、训法、保障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4.1 基于“五大载体”的实践创新

战争年代,联合投送能力生成提高主要源于战争实践,来自血与火的战场。相对和平的世情、国情决定了我军难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更多的是依靠平时的保障和训练提高打赢本领。当前尤其要抓住用好保障维权维稳军事行动、保障战备演训军事行动、保障支援救助军事行动、保障涉外跨国军事行动、保障特种装备物资运输5 种实践载体,坚持不懈提高部队联合投送实战化水平。

结合保障维权维稳军事行动,训练快速反应、临机处置和应急保障;结合保障战备演训军事行动,训练建制部队按作战编成的全过程、多径路、多方式和安全隐蔽投送;结合保障支援救助军事行动,训练应急反应、复杂环境下运输和交通保障;结合保障涉外跨国军事行动,训练涉外运输、远程投送和多式联运;结合保障特种装备物资运输,训练军地联检、安全押运和保密输送。

4.2 彰显“五大特色”的演习训练

(1)跨区联合投送训练日趋常态化。演习训练是平时练兵和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抓手,按照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战略要求,近年来全军组织了一系列大型联演联训活动,2007 年开始,“和平使命”国际军演连年举行,2009 年以来“跨越”系列、“使命行动”演习规模越来越大,跨区联合投送演习训练呈现常态化趋势。

(2)着眼全域机动,更加注重远程化。全域机动、立体攻防,是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军能力建设的目标。近年来全军部队的大型演习训练都以跨区联合投送开场,着眼全域机动开展的演习训练,投送距离一般相对较远。“和平使命-2007”中俄联合军演,陆上投送距离达1 万余千米,之后的一系列军事演习投送距离也都在几千千米以上,远程投送、跨区保障已经成为演习投送的基本形态。

(3)瞄准打赢,聚焦使命,突出实战化。随着全军对军事训练实战化要求越来越高,联合投送不再仅仅是保障部队进入演习地域的演习准备活动,而是成为演习的有机构成,被列入整体考核范围。联合投送面临复杂的战场环境和更高的能力要求,真正成为实战背景下的部队作战行动。2014 年初,海军陆战队从湛江远程赴朱日和展开“寒训-2014”训练,从部队离开营区开始,全程进行实战化训练。“跨越2014·朱日和”演习中,全军几个合成旅向朱日和多路向心投送,要求多种投送方式综合运用,并把临时搭设野战站台组织衔接转换等课目作为部队演训考核的重要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实战氛围。

(4)突出多式联运,投送趋向立体化。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空间多维立体,各种力量在陆海空战场同时展开,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实施立体投送[4]。随着战争保障需要和海空运载工具的发展,我军联合投送训练不再局限于陆域空间。空降“砺剑-2012”演习、陆航部队“突击-2013”演习、“火力-2014”演习,投送阶段都采取铁公水空各种运输方式实施联合立体投送。

(5)重视创新战法的试验性演习。联合投送训练的目的不仅在于锻炼部队,还在于检验保障能力、探索保障方法。通过试验性演习查找分析保障能力不足,探索保障新方法是提高联合投送能力的重要途径,也越来越为部队重视。2013 年,南京军区在日照地区组织的登陆基地试验性演习,对以“019 工程”为主要装备的海上卸载系统以及其他登陆基地有关要素进行了全面反复的试验,并将试验成果有效转化为训法和保障法。类似的试验性演习近年来还有很多,如2012 任务部队赴藏试验性演习立体投送、“卫勤-2013K”野战医疗队远程投送演习等。

5 联合投送的理论架构

联合投送理论既与传统军事综合运输理论一脉相承,又具有与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联勤保障相伴共生的创新特色。在构建联合投送理论过程中,要以战略投送理论为指导,突出联合投送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打造特色联合投送理论。联合投送理论体系可概括提炼为基础理论、能力建设理论、组织指挥理论和工程技术理论4 个方面。

5.1 联合投送基础理论

主要是从各方面揭示联合投送客观规律。包括联合投送基本概念、本质属性、主要特征、职能任务、地位作用,联合投送的系统结构、要素构成、运作机制,联合投送的发展过程、演变规律,联合投送与联合作战、联勤保障、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关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投送的特点规律和指导原则等。

5.2 联合投送能力建设理论

主要研究联合投送能力的生成问题。包括联合投送能力发展需求、联合投送能力生成机理、联合投送力量体系、联合投送体制机制、联合投送资源配置、联合投送设施建设、联合投送装备发展、联合投送教育训练、联合投送法规标准等。

5.3 联合投送组织指挥理论

主要研究联合投送的组织筹划和力量运用问题。包括联合投送环境分析、联合投送需求预测、联合投送指挥机制、联合投送方案计划、联合投送力量筹措、联合投送指挥调度、联合投送装卸组织、联合投送衔接转换、联合投送动态监控、联合投送勤务保障(信息、战斗、后勤)等。

5.4 联合投送工程技术理论

主要研究联合投送勤务保障中所涉及到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联合投送路径规划理论、装备运输性理论、装备运输加固技术、军用危险品运输技术、超限超重装备运输技术、联合投送动态监控技术、模拟仿真技术、交通设施军事通过性、运载工具军事适运性、交通设施抗毁性、交通运输防护性、军运设施配套性理论以及交通设施抢修抢建技术等。注重工程技术理论研究对联合投送研究的支撑。

6 结 语

国家大交通体制改革为联合投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为联合投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发展的先进运载工具为联合投送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为联合投送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着眼联合投送能力生成规律和战争致胜机理,把握能力生成的作战牵引性,注重由要素能力生成向体系能力生成转变;把握能力生成的军地融合性,注重由军民结合利用生成向军民深度融合生成转变;把握能力生成的系统完整性,注重由外延式生成向内涵式生成转变;把握能力生成的长期积累性,注重由应急建设生成向规划主导生成转变。推动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投送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全面提升联合投送能力水平。

[1]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军队联合投送训练规定[A].北京:总参谋部,2014.

[2] 孙秀德. 军事后勤学[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156-163.

[3] 张伟.以保障、训练、评估一体组织为实践抓手,加快推进战略投送能力生成模式转变[J]. 后勤学术,2012(11):26-28.

[4] 马平.联合作战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3:16.

猜你喜欢

远程部队运输
远程求助
俄部队军演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远程诈骗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