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推动耕地提质保量稳定发展

2015-08-15张艳芬

西部资源 2015年2期
关键词:锡林浩特市后备国土资源

■ 文/张艳芬

为严格保护耕地红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于近期积极开展了锡林浩特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此次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保证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对于提高锡林浩特市粮食自给率,助推该市“菜篮子”工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作业单位。

锡林浩特市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外向发展优势,但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城市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全市耕地资源的稀缺性与地方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因此,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科学合理的探索和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必然,也成为当前一个阶段严守耕地红线、有效利用资源、推进生态文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按照上级部门提出“开展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要求,摸索出符合该地市情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工作方法。

本项工作开展采取主导因素定性评价为主,结合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中标承揽公司内蒙古科瑞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价,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对全市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全面摸排。调查评价工作主要以锡林浩特市自然条件和地质因素为主体,统筹考虑光照、水源、土壤等情况,评价不同环境下发育的不同土壤特性,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评价。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长期目标与近期效益兼顾,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共进,满足地方实际发展和国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双方需要。

此次调查评价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草原植被利用浪费严重,对土壤、水源、光照这三大要素要求较高,劳动力缺乏,节约集约程度低等。因此,为保证科学合理的挖掘耕地后备资源,市国土资源局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制定科学可行的可垦耕地开发规划。

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地制宜,正确处理好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种植业结构比例关系。

做好宜农荒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调查。

利用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宜农荒地、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前期做好可行性调查研究,以促进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注重正确选择开垦宜农荒地,实行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开发,坚持以水定地,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土地沙化,重视搞好农、牧的协调开发建设,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引进先进的开发机制拓展资金渠道。

引进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土地开发机制,切实做到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风险与利益共存,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保证足够的资金用于开发。

通过开展锡林浩特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清查了该市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为下一步耕地后备资源的稳定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为科学制定相关耕地保护政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决策支撑。

猜你喜欢

锡林浩特市后备国土资源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锡林浩特市火山地质公园平台山顶近地面大气电场变化特征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Problems Faced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搭建与群众的“通心桥”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