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唯乐原则》中的心理动力模式

2015-08-15

科技视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本能原则

张 莉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1 心理动力模式的提出

谈及20世纪西方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可谓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1939年,W.H.奥登在《纪念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中这样形容他:“对我们,他已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的观念气候,在这个气候下,我们过着自己不同的生活。”(迈克尔·格洛登等,2011)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理学家,精神分析的鼻祖,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医学和心理学,而是波及到社会学、文学、美学、哲学等各个领域,渗透到了西方学术思想的各个方面,用他理性的力量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学者,甚至把他视为精神原始疆域的拓荒者,堪比哥白尼式的革命。同时,弗洛伊德的学说也被看做是洪水猛兽,遭到了猛烈的攻击,特别是其提出的人类心理动力模式,被视为性解放的罪魁祸首。实际上,任何学说都囿于其产生的历史、科学、文化、技术的局限,代表着当时学术气氛和思潮,在今天看来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失之极端,但他对于人类思想的贡献,对精神领域的探索,对人类本能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路径。

虽然弗洛伊德不是一个文学理论家,但他有及其重要的理性力量,他把精神分析看做一个系统的科学探索着,其探索的对象就是人类的无意识。要理解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理论,就必须了解他的本能理论。弗氏师从当时著名的生物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布吕克在1874年出版的讲义中提出一个生物体是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也遵循着化学和物理学的规律。弗洛伊德深信于此,并且他发展了布吕克的理论,从心理的角度,论述人类心理的动力模式也遵循着物理学定律,是两种本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心理活动的变化同时来自器官的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外部刺激,如环境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内部刺激也有其身体的源泉,也就是说,产生于我们自己的器官之中。弗洛伊德称这些内部躯体刺激的心理代表为本能。

本能是储存在人体内的需要,需要得到满足,得到释放,从而保持人体内能的平衡。在前期,他按目的和身体源泉,把一切本能分为两种:(1)性本能,其目的是延续种族,即使这要付出个体生命的代价。它遵循唯乐原则。(2)个体本能,或自我本能,其目的是保存个体。遵循唯实原则。这两种本能互不相容,彼此之间常常发生各种冲突。但后来,弗洛伊德发现这两种本能都是趋向生命的延续,不符合物理学规律,不能解释人类心理的动力,于是,他修正了自己的理论。在后期,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两种新的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首先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归入了生本能,所以生本能的概念特别扩大了,它囊括了过去划分出的两种本能。弗洛伊德用性本能来理解机体的生本能,来理解千方百计保存和发展生命的本能。它们或者以延续种族的形式,或者以保存个体的形式。死本能的任务是让一切活的有机体回归到无机物的状态,力图回避生活和性本能的骚扰。在弗洛伊德看来,整个生活就是这两种本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这就解释了人类心理复杂变化的过程。

2 心理动力模式的机制

在《超越快乐原则》中弗洛伊德观察到一个小孩把丢失和寻回当做游戏,他将这种游戏不厌其烦的重复,其实是他俄狄浦斯情结的移情,丢失即暗示母亲的离开,而寻回代表母亲的出现。在研究孩子们这种游戏之后,他认为之前的研究者们的各种理论力图研究孩子游戏的运作动机,但他们并没有把经济动机,即在过程中的愉快因素的考察放在重要地位。通过观察他发现,小孩的重复性动作是一种本能的自我克制,即本能满足自我克制。

既然“唯乐原则”是追求欲望和需要的满足,那么这种对丢失的重复,这样一个充满苦恼的体验,被当作游戏反复重演,又是如何符合唯乐原则的呢?这种苦恼的过程一再地被重复,我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推断:这个孩子是出于另一种动机才把他的体验转变成一种游戏的。这些行为或许是由某种本能引起的,而这种本能之所以发生作用是不以记忆本身是否愉快为转移的。我们便进一步推测,那种在人心中重演某个使人无法抵抗的体验、以便通过这种途径来控制这种体验的冲动,是否能表现为一种基本的、并且不受唯乐原则影响的事件。它表明,即便在唯乐原则占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某些方法和手段,足以使本身并不愉快的事情成为人心中追忆和重复的主题。也就是说,有某些比唯乐原则更基本、而且不依赖于唯乐原则的倾向在起作用。

显然,在强迫重复的作用下所重新经历的绝大部分体验必定会使自我感到不愉快,因为它暴露了被压抑的本能的冲动的活动。患者在移情过程中重复所有这些讨厌的情境以及痛苦的感受,并且运用最大的机智力来使这些东西重现,并不与唯乐原则相冲突:对于某个系统来说的不愉快,同时对于另一个系统来说是一种满足。这种“同一事情不断重复”的现象并不引起我们的惊奇,因为它与行为者的主动行为相关,并且能够在该行为者身上找到总是保持不变的基本的个性特质,而且这种性格特征被迫在同一种经验的重复之中表现出来。如一个施惠者,在其每一次施惠之后不久便被他的受惠者愤怒地抛弃,不论这些受惠者在其他方面彼此可能存在多大差别。因此,他仿佛注定要尝遍所有忘恩负义的痛苦。又如,有一个人,他的所有的友谊都以朋友的背叛而告终。再如,有这样一个人,他几乎毕生致力于把另一个人提拔到显赫权威的地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由他自己颠覆了这个权威的地位,并且提拔另一个人来取代以前的那个人。还有这样一个恋人,他同每一个女人的每一次恋爱都经历相同的阶段,得到相同的结果。如果我们考虑一下根据移情行为和男人女人们的生活史而得来的这样一类观察材料,就会有勇气来断定,人心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强迫重复,它的作用超越了唯乐原则。而且我们现在也很愿意把创伤性神经患者的梦以及引起儿童游戏的冲动与这种强迫重复联系起来。大量的被人们形容成命运的强迫现象,可以从一种合理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而这种合理的基础就是他后来提出“死本能”。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再提出什么新的、神秘的动力去解释它们。

这样,弗氏扩大并延伸了它的人类心理动力模式,他将两个经济学概念引入心理过程的描述之中,提出了“生本能”和 “死本能”共同规定着人类的精神活动。尽管弗洛伊德认为“快乐原则”是生命的基本原则,它仅仅追求快乐渴望,在一瞬间满足本能冲动,保存物种延续。人受到“快乐原则”的主导,这种快乐原则在现实的压抑下会发生移情,但绝不会消除;但同时他还宣称还有一种本能也在起作用,“死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有机体的原初状态就是无机体,恢复到无机体这个过程就是死亡过程,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弗洛伊德曾经说:“我们在破坏性本能中找到了一个难以触摸的死亡本能的代表,恨就可以作为它的一个代表。现在临床观察表明,不仅爱总是以意想不到的规律性伴随着恨 (矛盾心理),不仅在人类关系中恨常常是爱的先河,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恨会变成爱,爱也会变成恨。”(弗洛伊德著,文良文化编译,2004)自我的本能意指施加趋向死亡的压力,而生的本能则施加延长生命的压力,这两种作用相反,而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是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因素。

以无意识为核心,弗洛伊德早期关注的是被压抑的“生本能”或者说“性本能”,而在晚期转而提出“死本能”,这是一个惊人的转变。“死本能“是涅槃原则的终极表现,是生物体回到“原初状态”的一种努力,是获得没有刺激永久平静的倾向。在高度抽象地思考了人类的攻击倾向之后,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二元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精神生活的所有现象最终都可以被追溯为两个驱力或本能之间的互动或冲突。

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之后,其声誉如日中天,影响之大,在心理学乃至整个西方思想界都是罕见的,甚至与马克思和爱因斯坦一起,被誉为最有影响力的三位犹太人。但是其理论也遭到了猛烈的攻击,被视为泛性论者,性解放的罪魁祸首,饱受世人诟病而声名狼藉。其实这是与世人不能充分理解其大胆而富有创建的理论不无关系。正如弗洛伊德强调的,其理论核心应当说并不是性本能,而是被压抑的人类无意识——在欧洲理性主义传统中,意识分析是哲学传统的支柱,而弗洛伊德从根本上撼动了它。他认为,人类意识只不过是人类存在的最末端,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人类无意识才是水面下庞大的冰山。自弗洛伊德之后,梦境、呓语、笔误、谵妄等等无意识行为,成为心理学甚至哲学研究的新大陆。从弗洛伊德以来,任何关于人的分析离不开“无意识分析”。精神病人、疯子、歇斯底里患者、白痴第一次有机会大显身手,有了比所谓正常人更加迷人(或者说迷惑人)的吸引力。这一脉络发展到当代法国思想家福柯,癫狂与正常已经完全被颠覆了。因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文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心理动力模式与文学批评

美国批评家诺曼·霍兰曾说:“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文学批评,给我们提出了根本的人的问题,…… 精神分析方法除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家及其作品之外,还既以一般方法又以特殊的专门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读者,……这种方法引伸开来可以将作品中的一般人物解释为一个全面的精神分析过程中的进攻和防御机制,而这全过程就是文学作品。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尽管不是真实的,有时甚至刻划得不那么真实,但看起来却像真人一样。”(迈克尔·格洛登等,2011)文学创作是作者复杂的心理动力模式斗争、妥协的结果,也是文学创作的动因。在“生本能”与“死本能”交织斗争的过程中,艺术家具有一种不安定感,正是这种不安定感激发了艺术家想为政治、社会和哲学问题提供美学的解决方法的欲望。而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也不可能有一种单一解释,人类的心理本身就是在爱与死的多重变奏中进行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也在深入探讨这一主题,to be or not to be的发问振聋发聩,影响了无数的文学巨匠。翻开20世纪西方主要作家的作品,爱与死的主题比比皆是。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中arms既表示武器,象征着死亡,又表示怀抱,象征着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幸福与灾难的交织的命运安排,高山的背景和平原的前景之对比,高原、高山,不管是神父的故乡或是瑞士高山,总是与美好的幸福生活连结在一起的,平原、低地与战事、死亡、悲哀等联系在一起,都具有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动力模式的踪迹,而文学大师海明威最终命运也摆脱不了饮弹自尽,在充满痛苦悲哀中走向了死亡本能。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盖茨比尽倾所有爱着黛西,离乡背井的凄凉,富丽堂皇的城堡,纸醉金迷的晚会,最终换来的是谎言和背叛,世态炎凉,光华浮影,人生如戏,看尽了一切之后爱本能被死本能超越,盖茨比最终走上了死亡的进程。在这里,生命和死亡为了主宰人类的心灵而斗争,爱欲不能带给人类终极满足之时,心灵转向另一种本能,当死亡与爱欲同现时,读者获得了一种对人性深度的思考和体验,这种对人性内部爱与死的微妙关系的理解和死本能背后隐藏的暴力倾向的宣泄,大大地丰富了以人物行为刻画人性善恶的传统表现方式。

但是,弗洛伊德过于强调人类生物性的一面,实际上环境、人文等社会因素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举足轻重,而这也是20世纪后期文艺理论重点转移的方向。

4 结语

精神分析理论对20世纪世界文化思潮的建构和沿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创始人弗氏历经50年的探索,创造了集医学、文学、宗教、伦理、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独立而复杂的理论话语体系。他的无意识、梦的解析、心理构成等理论已经渗透于现当代各种批评话语。其中他的心理动机模式大胆深刻地描绘了人类普遍心理,对艺术创作的根源理论,包括艺术创造和接受理论都有一定的意义。鉴于精神普遍性的观点,观赏者或者读者从艺术中得到的快感与其创造者的快感一定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艺术家们以艺术形式,通过伪装和客观化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无意识幻想,从而产生出巨大的快感,使得压抑被解除,观众也从中得到安慰和缓解。换言之,通过幻想,作者与观众共有的本能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和释放。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包罗万象,纷繁复杂,有时真理和谬误同样明显,但他的理论对文学艺术创作、鉴赏和批评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特别是他敢于另辟蹊径,探索被人们视为禁区的领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因此,简单的否定和肯定其理论都是不足取得。

[1]巴赫金,沃洛希诺夫.弗洛伊德主义批判[M].张杰,樊锦鑫,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

[2]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高清海,李家巍主编.弗洛伊德 文明的代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4]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M].冯川,伍厚恺,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弗洛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M].文化文良,编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179.

[7]王宁.文学与精神分析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8]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M].王宁,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9]迈克尔·格洛登,等.霍普金斯文学理论和批评指南[M].王逢震,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本能原则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吉米问答秀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语录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