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中推式生产与拉式生产方式的比较与转换点分析

2015-08-15付云池

科技视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库存工序供应链

付云池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国 天津300350)

1 推、拉两种生产方式的比较

1.1 从推式生产到拉式生产

推式生产方式是大批量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特征。在推动式生产方式下,产品的生产依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亦即根据预测的顾客需求来决定生产及采购订单。由于不是按需生产,这种以生产为导向的方法将往往是将产品或零件强“推”给下游企业或下一个工序,造成各企业、各工序间出现了大量的缓冲库存。库存,尤其是成品库存,不仅不会为企业带来利润,而且会占用大量的资金,成为供应链上的一大风险。

拉式生产方式是起源于日本丰田对美国超级市场补货流程的观察与学习。日本人发现,当超市货架上陈列的某些商品数量下降到一定量时,超市才会进行补货作业,即消费情形决定了物料何时需要补充。将这个原则应用到制造业中,便是当下游工序所需物料足够少时,才会发出信号要求上游工序进行补充式的生产。拉式生产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因此不会在一条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之间或企业内各工序间出现大量库存,当然由于使用看板制度而产生的少量库存是存在的。如果将“拉动式”做到极致,就会出现每个工序上都只有一个在制品的现象,从远处看就像一个零件在不同工序上按照自前向后的顺序流动,这种方式被称为最单纯的拉动式形态——单件流生产方式。单件流可以做到零库存,而使用了看板的拉动式,由于在各工序间设立了零件或物料的存放地,因此依然有少量缓冲库存存在。

1.2 推式与拉式的结合

上面分别讨论了推式生产与拉式生产,这两种方式也有各自的缺点与风险。首先,对于推式生产方式,各工序间存在大量缓冲库存,库存居高不下会大量占用企业资金,影响企业经营,严重的会致使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推式”的风险就是库存风险。然而,单纯使用拉式生产方式也会暴露问题:拉动模式中没有需求风险,但因为要货急,供应风险会增大。因此“拉式”的风险是供应上的风险。为了弥补拉动式中这一缺陷,需要在前期引入推式生产方式,即采用推拉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两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用推式生产弥补拉动式的供应风险,用拉动式削减推式生产的库存风险。

2 转换点的设置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推式生产与拉式生产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状态。那么两种方式究竟应该在何时进行转换?这里,转换点的设置是本文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2.1 对产品的需求预测

推式生产是以生产为导向的方法,即在还没有订单的时候就进行生产。企业认为可以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们能预测到市场对产品肯定是有需求的。拉式生产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市场需求总是在变化,预测起来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干扰,因此在拉动式的方式中预测有难度。

针对某一产品的制作流程,经过初级加工后的半成品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被继续加工成不同样式的最终成品。市场不需要半成品,市场需要的是成品,因此根据推式拉式结合使用的原则,可以在前期采购原材料时和进行初级加工时采用“推式”,保证物料供应充足,防止由于物料短缺而出现的供应风险,然后在能够显示产品个性化的工序处将生产方式转换成拉动式,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下一步的生产,防止出现库存积压。

比如服装生产过程中,一些成功企业的做法是,在采购布料、拉链、纽扣等原材料时,由于可以预料到后续的生产加工会使用到这些物料,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采用推式方式;同样的,在服装的初级加工过程中,也会采取推式的方式,如在毛衣的初级加工过程中,会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将各种不同样式的袖子、不同领子的衣身纺织出来,放在半成品库里。在了解了下一个季度时尚流行的走势或拿到了订单后,再根据市场在这个时期个性化的需求对事先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进行拼接、染色等后续加工,这里采用的就是拉式生产方式了。这样,推式生产的存在保障了在后面的拉式生产能够在短时间内疚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拉动方式的使用不仅控制了企业的库存,而且可以生产出客户真正想要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中,转换点被设置在了“生产”位置处。

再比如某打印机生产商的产品享誉世界,被销往世界不同国家。同一型号的打印机的主机体在不同国家销售时都是相同的,但插头的制式却各不相同,例如中国大陆地区的三项插头与欧洲地区的三项插头形状是不一样的。就这一差异化的需求,该企业采用了“延迟战略”,即主机体的生产采用推式生产方式(根据上年销售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在差异化的插头部分转换生产方式,变为拉动式,根据不同地区的订单为主机体装配不同的插头,以降低需求变动带来的库存风险。这种生产方式中,转换点被设置在了“组装”位置处。

综上所述,在推拉结合的生产过程中,推式生产更适用于可以预测的部分,而拉式生产则更适合无法预测或个性化强的部分。

2.2 转换点与预测度的关系

上面服装生产的例子中指出,转换点在“生产”位置处,打印机的转换点在“组装”位置处。因此,推拉方式的转换点并不是一定的,不同的产品有着各自不同的转换点,这取决于预测的程度高低。在第一个例子中,生产之前是可预测的,从生产开始变得不可按以往的经验来预测,因为没有人能预测下一个时尚周期会流行什么,所以从“生产”点开始的工序要根据市场调研后的结果进行。在第二个案例中,产品的可预测度就比服装高一些,不可预测的部分只有插头的制式,因此转换点的位置沿着供应链后移到了“组装”处。

所以,推拉结合方式的转换点会随着可预测度的增大而向着供应链下游滑动,越来越接近客户端;反之,转换点会随着可预测度的下降而向着供应链上游滑动,越来越远离客户端。

3 周围环境对转换点的影响

找到了产品的生产方式转换点后,并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了,因为转换点是会随着产品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态度而需要调整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当某电子产品从原来的创新型产品转变成为大众化产品时,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也由从前的少量到后来的大批量。这种变化对于该产品的转换点就有明显的影响。过去因为是少量的需求,所以采取的是一单一生产的方式,转换点很可能被设置在组装处甚至生产处;当市场的需求增大,开始大批量的订货时,如果依然沿用原来“一单一生产”的方式,高昂的运营成本将再也没有办法被节省出来的库存成本所抵消,这时的供应链总成本将不再是最低,因此,此时应将生产方式的转换点沿着供应链向后推至“零售”位置处,最大程度的发挥规模效益,以使供应链总成本再次回归到最低点。总之,企业生产方式的转换点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关注产品的走势和市场的需求,避免因转换点调整延迟而为企业带来损失。

推拉结合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市场需求一直在变,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会随之改变,同时企业生产方式中的关键点也需要随之做出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按需生产,降低库存的同时提高供应上的保障,为企业盈利。

4 总结

推式生产与拉式生产各自单独使用都会为制造类企业的运营带来风险,二者结合使用是较为稳妥的方法,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生产了。但单纯的结合使用还不够,企业还应该找准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点,这里就需要企业明确哪些部分是自己可以预测的,哪些是不可预测或者可预测程度低的,结合点的明确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分析内部和外部形式,选择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策略。更深一层的考虑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推拉转换点是会改变的,所以要时时了解企业所处环境、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变化等,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转换点所处的位置,保持供应链总成本最低。

[1]杰弗瑞·莱克.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8-117.

[2]丹尼尔·琼斯,詹姆斯·P.沃麦克.精益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5-65.

[3]刘树华,鲁建厦,王家尧.精益生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7-80.

猜你喜欢

库存工序供应链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多源采购的库存控制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