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人才观念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

2015-08-15李虎杰

科技视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才观考试人才

曾 锦 李虎杰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

1 现代人才观及其特点

1.1 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

人才观念是关于人才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诸如对人才的本质、标准、培育、使用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它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并受意识形态、伦理观念、文化传统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具有不同的人才观。[1]

现代人才观,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关于才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人才观。如什么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识才、选才、育才、用才等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看法。这些看法必须适应当今我国的政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生产体系,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1.2 现代人才观的特点及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意义

现代人才观涉及到育才、选才、用才等诸多方面,其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就其中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方面来说,现代人才观有以下有特点:

1.2.1 人才地位具有战略性

现代人才观将人才定位于“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战略高度。2001年8月,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提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2003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我们党和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再次明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温家宝进一步指出“人才培养,教育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新的科学论断集中、准确地概括了人才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1.2.2 人才规格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相对性

当今社会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社会行业五花八门,因而人才具体类型多元多样,不能整齐划一,人才可以是搞尖端科学的专家,也可以是普通群众,可以是研究型,也可以是应用型,可以搞技术也可以搞管理,只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人人可以成才。人才具有多样性决定了学校要不拘一格培育人才。

1.2.3 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全面性

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老师不要把目光只放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关注全体同学,要培养整片森林,而不是几棵盆景[2]。二是指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教育,学校教育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力,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的养成,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1.2.4 人才培养功能是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人才培养培养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要按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学生,对于高等教育而言,高校应按照社会各部门对各专业学业质量标准及核心素养体系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成为能从事某一职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还要满足学生的志趣和个人利益,学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寻求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潜质、追求自己目标的自由,要以多种形式赞美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的创造性。

1.2.5 人才培养目光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速度,那种人才培养在学校终结的观念已经过时,终身教育理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广泛共识。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培养学生今后无论社会怎样变化,都能自我学习和适应、跟上时代步伐不被淘汰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思想,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以上现代人才观的特点我们看出现代人才观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模式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2 从现代人才观来看当前高校课程考试的弊端

现代人才观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高校的课程考试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不例外。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考试改革实际却并非如此,存在着诸多弊端。

2.1 考试目标偏离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目标

考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着检测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避免偏差的作用。现代人才观认为现代人才培养目标是要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目标已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质量标准已由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素质型。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管理者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考试的真正目的,课程考试的目标仍然停留在考查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注重知识的再现、复制,而忽略了知识的运用,造成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

2.2 考试方式简单、考试内容片面,难以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所述”“课堂所讲”,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记忆、轻理解运用,重复制、轻创新。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和创新。走入上课记笔记本、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死循环,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学习状态,学生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差,学习缺乏兴趣和激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全面素质的提高。

考试本应采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但目前高校的课程考试笔试多、口试、操作少;闭卷多、开卷少;一次性、简单的结构考试多,综合考试少;而且一门课程往往只采用一种考核方式,这种考试不利于对课程各个知识点的考查,不能考查出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创造性等综合能力。

2.3 成绩结构不合理,难以检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效果

目前高校的课程成绩评定大多是以期终考试为主,平时成绩占的比例很小甚至没有,这种单元化或简单化的成绩结构不仅偶然误差大,而且不能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违悖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才观。

由此可见,目前高校的考试与现代人才观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已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开展,考试改革势在必行。1992年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在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2014《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3 高校课程考试改的思路

3.1 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原则

3.1.1 目标性原则

高校课程考试必须为课程教学目标服务。课程教学目标是对课程教学预期的结果的规定和设想,即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预期变化。课程教学目标是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必须为人才总体培养目标服务。从现代人才观来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的课程教学目标除了传授给学生某门课程特殊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考试方案的编制必须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1.2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一方面是指考试必须有其教育学、教育测量学的依据,必须遵循素质培养规律及考试本身发展规律,必须确保考试评价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另一方面是指考试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教育规律、考试规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如随着“素质教育”已被社会广泛认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行先进的考试评价理念也应运而生,考试必须与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考试理论为指导。

3.1.3 灵活性原则

在方式的选择上,要克服那种唯闭卷、唯笔试为首选的原则,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和创新考试形式,使考试形式既科学又新颖、生动活泼,既能准确评定素质教育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考于乐。

3.1.4 主体性原则

高校考试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考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一方面,高校课程考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向主动的“我要学”转换。另一方面,高校课程考试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因材思考。

3.1.5 促发展原则

考试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更好的发展。坚持考试促发展原则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淡化考试的评价功能,强化考试的反馈功能,通过考试的反馈功能使师生不断改进调整,不断进步;二是要改一次性终结考试为全过程考核,通过全过程的持续考查、记录和反思,促进身心不断发展;三是在考试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持久学习的积极性。

3.2 考试改革的内容

3.2.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建立新观念才能寻找新途径。因此,要把考试改革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要通过组织学习和研讨帮助和引导师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使他们的教育观由知识型质量观转向素质型质量观,由接受教育观转向自主教育观,由划一性教育观转向个性发展教育观,由一次性、阶段性学习观转向终身学习观;通过学习和讨论帮助师生掌握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产、动态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先进教育评价理念和技术,并将其有的放矢应用于考试改革实践。

3.2.2 革新考试内容、创新考试方式,通过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来体现“素质教育”的育人导向

考试具体内容的选择上要减少以记忆为主的知识内容,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分析、应用能力的测定,可能的情况下考试内容应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和个体差异,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展现自己的特长。考试题型应多样化并合理搭配,要减少名词解释、填空、是非判断等偏重对知与不知的测试的题型,增加论述、设计等锻炼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探索机会和可能的题型,要尽量多出些一题多解,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及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来设计考试的方式;一门课程的考试方式不能过于单调甚至划一,要根据不同考试方式的最佳测试点在一门课程中合理搭配的不同的考试方式;可能的情况下还可采用多人共同完成一题的考核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考试形式应尽可能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以便寓考于乐、寓学于考。

3.2.3 实行全过程考核,形成多元化的成绩结构,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调节功能

教学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考试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这个过程,就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要根据课程各章节的内容和各教学阶段的要求,灵活运用作业、平时测验、小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把考试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过程考核一方面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的参与,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化的成绩结构,避免“一考定终分”,违纪、作弊、突击、厌学等现象,使成绩评定更加公正合理;另一方面使师生及时了解教与学状态,及时修正,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教、学、考的良好互助、良性循环,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之,考试改革是时代赋予的高校历史使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考试改革进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观,用现代人才观来指导考试改革实践,才能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顺应时代的要求、满足时代的需要。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64.

[2]蔡红燕.树立现代教育社会的新型人才观[J].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7.

猜你喜欢

人才观考试人才
人才云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