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高校学生党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2015-08-15

科技视界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党校课堂教育

李 响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起源于欧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最早并应用于德育教育中。在高校学生党校教育中引入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党校的办学目的,教育学的教学规律以及大学生的意愿决定的,是党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分析、借鉴国内众多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应包含四个层次含义,第一,实践教学必须和理论教学的内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第二,实践教学的实施空间既可以是课堂上也可以是课堂外,包括校园、社会以及生活中。第三,实践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主动参加性教学活动。第四,实践教学更重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根据实践教学的内涵制定学生党校实践教学的具体模式。

1 编制教学大纲

目前辽宁省党校课时量一般是每学期40学时,教学强度适中。如果能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40学时内不仅可以从理论上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党的基本知识、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和基本理论,而且可以从实践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可是,党校教育由于其教育目的和教学活动短期性和其他原因引起一直缺乏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实践教学的实施陷入了无法保障的困境,影响了党校的发展。因此,为了确保学生党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并保证其长期化、有序化,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

2 高校学生党校实践教学具体模式

2.1 课堂实践

根据目前学生党校实践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实践教学大部分仍然是在课堂内进行的。课堂实践并不简单,实际上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一种极大地挑战。教师要注意自身由教学主体向教学主导的角色转变,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宣讲者。在课堂教学中适用的实践方法有模拟教学法、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等。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模拟教学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前期知识累积选择教学内容,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备课和授课。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储备和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模拟教学是一种角色的转变,和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新颖而具有参与性。其次,备课过程实际是学生完成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全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彻底和对理论认识的深入。第三,学生和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日后的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视角和观点。需要指出的是,模拟教学法中教师并不是局外人的角色,相反,教师在其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学生选材,备课,授课,课后评价,需要教师全程指导。

2.2 校内实践

开展校内实践是要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学生党校的教学内容,即党校教师可以与学校的学工部,团委,社团联合会等其他行政职能部门联合,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为主线,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娱乐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比如创办与中国共产党或者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社团、举办各项校园比赛或者举办展览。

组织学生搜集当地的一些老照片并在校园里加以展出。比如沈阳的院校发动学生搜集中国共产党组织早期在沈阳活动的老照片。通过简单的设计和布置,就可以通过不同时代的照片,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血雨腥风和创业的不易。学生在搜集照片、图片和观看展览的同时,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记,由此也加强了了解。

2.3 社会实践

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党校课程不是单纯的宣扬书本的知识,因此不应该把学生局限在课堂和校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范围可以是市内乃至省内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辽宁省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从中华灿烂的古代文明到现阶段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每一项都是历史发展潮流中留下的珍贵历史遗存。

2006年,国家要求全国各级政府要积极把各所属区域具有历史价值和民族特色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乡土教材,融入校本课程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历史渊源等及其珍贵价值,以此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感。教育研究者和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在讨论青年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仅仅将讨论的范围局限于学校,而不是将青年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看待。现代社会网络发达、信息传递快捷,学校学习并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通过广泛的深入社会,才能更好的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笔者在韩国首尔考察期间,见到韩国的中小学生有固定的本国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并将教学地点设在各种文化古迹和博物馆,进行实地教学。这十分值得我国的教育者们借鉴。现存不多的文化遗产部门可以与学校合作,成为爱国主义和素质教育基地,供学生参观学习,进行实践教学。

2.4 生活实践

以上的实践教学模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关注,当教师把目光集中在有形的具体的实践教学,忙于在校内校外开展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回到家庭的生活。实际上,党校的教育也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思想方面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在学生脱离学习环境后的日常生活中开展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这是区别于教室、学校、社会的第四课堂。

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并没有亲身感受,再屈辱悲壮的历史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也少了“切肤之痛”,再壮烈辉煌的成就也很难使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而学生的祖父辈却经历过这些时期,而且就生活在学生身边,他们的讲解对学生来讲更真实更容易信服。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多聆听祖辈老人讲曾经的经历以此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斗争的历史。

3 高校学生党校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

在高校党校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果往往通过一张考试卷纸或者一篇论文来体现,这不仅不能全面的体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不能检验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实践教学需要一套与传统不同的考核体系。

第一,考核标准是能力而不仅是知识。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使学生成为两脚书橱,学生的知识累积也是为提高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学生的考核标准就不能仅仅依靠具体的知识测试题目来断定。但是,能力不同于具体的试卷或者论文,很难直白的量化,需要采取多维的方式。要综合课堂表现,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参与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状态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判定。

第二,考核内容是过程而不只是结果。布鲁纳提出:“知识不是一个结果,而是过程”。目前,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主张把教学和社会结合在一起,除了给予学生的知识,更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品质。

第三,考核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师生相互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整个党校课程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和行为做出评价,占总成绩的20%。学生互评要求学生从合作者的角度和教师的角度对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占总成绩的20%。师生互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评价,占总成绩的40%,同时要求学生能对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主导作用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20%。这样学生不再是有利于评价体系之外的个体,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体系之内的团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高校学生党校实践教学要在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范围内开展,从课堂、校内、社会和生活是个维度开展,以能力为考核标准贸易过程为考核内容,以自评互评为考核方式。

[1]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2]刘月秀.高等院校党校实践教学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

[3]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6.

猜你喜欢

党校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