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如何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2015-08-15

科技视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教师体育

龙 军

(秦皇岛市海港区白塔岭小学,河北 秦皇岛066000)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要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渗透的方法,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1 体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首先是指对体育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是广泛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理论和理论知识建构过程中,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理论知识的滋养,从而提高理论修养,以显露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特别要重视对新课程理论的全面学习;了解体育新课程对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要关注国家对体育新课标又有了哪些修改?要注意追踪一类体育书籍文章,追踪几位体育教育名师。追踪他们,就等于追踪了中国最高水平的体育教育科研,掌握了体育教育科研的最新动态。新时代的网络研修突破以往学习时空上的桎梏,可以走近一些专家学者,比如讲,在体育新课程领域的学习上,就要追踪体育新课标研制组组长季浏教授、北师大体育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北体大赖天德教授等;体育人文社会学方面的学习,就要追踪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卢元镇、胡小明、谭华教授等;想要在体育游戏上有所建树,就要追踪吴纪安、关槐秀等游戏大王。对他们的重要言论、文章和专著要积极学习,有一个历史的、全面的认识,如此,站在“名师”的肩膀上看问题才能更高更远。当然,体育教师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要特别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要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学又育人。使班级中每个孩子沐浴在课改的阳光雨露中,自信且成功地成长。

2 树立榜样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比如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综合形象,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例如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应注意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师生间情感交流。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3 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学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走,模仿不同的人物的走等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的教学任务,又如换物赛跑游戏,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而是对每次练习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加上最快完成的队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活动及展现自己的才能,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才能,这样学生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目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不断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在教学实践 ,可以采用设置疑问、形式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收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例如: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对学生介绍运动员积极备战,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多媒体感受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还可以以奥运为主题,在课内开展一次小型的“奥运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学习那些奥运明星,如姚明、刘翔等。学习他们的爱国,助困,不服输的精神,作为我们学生学习的榜样。

总之,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体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1]教育科学[J].2001,2.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体育教师体育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6体育年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