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湖南某高校2014级新生班级数据分析
2015-08-15肖信华
肖信华 周 成 胡 阳
(1.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2.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3.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湖南 湘潭 411105)
高校的学风是大学知名度的体现,也是一所大学内在潜质和文化底蕴的体现。目前高校学风整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缺乏钻研精神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表现为学生缺课、迟到和早退现象较严重,课堂纪律差——上课玩手机和睡觉等现象较严重。
1 班级学风建设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及分析
为了解新生班级学风建设情况,为学校构建优良的学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笔者在湖南某高校21个院(系)的2014级新生班级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30份,有效回收319份,问卷回收率为96.67%。本次调研调查对象为2014级大一新生班级的班长、团支书,共有 21个院(系)的 319位新生班级的班长和团支书参与,男生 151人占47.48%,女生167人占52.52%,文科类占41.82%,理工类占49.06%,艺术类占9.12%。对收集的资料通过第一调查网(http://club.1diaocha.com)进行定量的统计和分析。从数据上,本次调研充分考虑了因专业、性别等原因带来的影响,力求全面、客观、准确。
为了便于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将调查结果分为以下两个内容:班级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如何创建优良学风。我们将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出发,从不同维度对新生班级学风建设进行探讨。
1.1 班级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就班级学风建设的现状,我们主要从新生班级班长和团支书对班级学风建设的认同感来进行探讨分析。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参与竞选班团干部的原因主要出于锻炼自我、提升自我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到 “竞选班团干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8.74%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了锻炼自己、提升自我的能力,有22.33%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班级做贡献。“扩展交际圈、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其他占28.93%。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大部分同学竞选班团干部主要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多是出于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其次才是考虑班级的整体利益。参与竞选班团干部的动机对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把班级放在首位的班团干部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客观上更强。(2)对院(系)学风建设的满意程度。一个学院(系)的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学风建设的好坏。当被问及到“你对你所在院(系)学风建设的满意度”时,很满意和满意分别占21.7%和32.7%,一般占34.59%,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分别占7.86%和3.14%。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校各院(系)总体学风不错,但仍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的空间。(3)学风好与差的决定因素。导致目前高校整个学风下滑的原因很多,在新生班长和团支书眼里,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排第一,占26.1%,社会风气占18.55%,校园文化氛围占17.92%,学生自身占15.72%,家庭影响占12.26%,最后是教师教风占9.43%。由此可以看出,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氛围对学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严格的管理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学风建设肯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整个社会风气不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风建设;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比教师教风的影响大。
1.2 班级学风建设的内容
我们认为,学风建设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和学习习惯等。(1)当被问到“现在的学习目的”时,37.42%的被调查者觉得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拿更多的证书等硬件,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占30.82%;为今后的深造做准备占20.13%;只为获得文凭和没想过分别占5.66%和5.97%。由此可以看出,只有1/3左右的同学有明确的远大的学习目标;50%左右的同学基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1/10左右的同学则无明确的学习目标。(2)当被问到“如果你所在的班级或寝室学风不佳,你如何应对”时,试图改善,共同进步占42.45%;避而远之,独善其身占33.33%,随波逐流,与之为伍占24.21%。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不到一半的同学学习态度很端正;1/3的同学学习态度一般;仍有1/4左右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3)学习纪律方面,我们假设课堂枯燥乏味时,33.02%的被调查者选择继续听讲,看其他书占23.27%,玩手机、睡觉和其他分别占21.38%、12.58%和9.75%。由此可以看出,当同学们认为上课没意思时,只有1/3左右的同学选择继续听老师讲课,剩下的2/3则选择做其他的事情。(4)当被问及到“课余时间经常用于干吗”时,自习和上网分别排第一和第二,各占20%左右;去图书馆、逛街和校园文化活动各占10%左右;兼职和闲聊各占7%左右;恋爱、听讲座和其他各占4%左右。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通过此题的调研,发现同学们在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时,选择的种类很多,不同的选择导致完全不同的学习习惯。
2 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高校优良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笔者通过此次调研,认为应该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师教风和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2.1 学校管理层面
从严治学、从严治校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导致目前高校整个学风下滑的原因很多,在新生班长和团支书眼里,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排第一,占26.1%,因此需要从学校管理层面来思考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2.1.1 建立完整高效的服务机制,保障学生权益工作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与原则,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管理,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凡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都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并确保学生的监督机制。
2.1.2 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考务管理制度
学校应对教学管理、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教材应用、课程设置、学生学籍管理和考勤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如“双考勤”制度,对违反制度的教师或学生按规定进行处理,真正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要严抓考风考纪,从考务等各环节入手,确保从教师出题、监考、阅卷和打分到对监考人员的监察力度,从对学生加强考试违纪、考试诚信教育到加大宣传形成良好的风气,都要严格按照有关考试管理工作的规章执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的严肃性和违纪的严重性。
2.2 校园文化层面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必然要求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净化校园风气,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和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校的每一个空间、每一个地方都有引导学生向上的教育因素。
2.2.1 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通过开设哲学与社会、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科学与技术等系列人文素质课程,促进大学生“读书修身”。通过一些学术交流年会,权威教授的讲座以及英语角、辩论赛等,培养科学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保证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同时,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才能实现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的良性互动。
2.2.2 积极开拓网络等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通过现在最新的微博、微信或微信平台等新媒体,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
2.2.3 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大学生孝文化节、五四团建月、大学生DV艺术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同时注重将弘扬红色文化与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特色项目相结合,开展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特色品牌活动,营造学校浓郁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2.3 教师教风层面
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教师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进取心和责任心,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端正教风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所以强调学风建设需要从加强教师教风建设做起。教风正,则校风正、学风正。
2.3.1 加强理念创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加强管理理念创新,淡化行政管理,强化学术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行政管理观和教学质量观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2.3.2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能力,营造良好教风
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广大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教风对学风带来的重要影响。加强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完善各种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讲重点、讲观点、讲方法,采取导向性、启发式、讨论式和开放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2.3.3 加强课堂管理,坚持齐抓共管,实行全员育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大学课堂较小学和中学课堂而言,到课率低和课堂纪律差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有部分原因就是大学教师不管课堂,对学生来不来和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熟视无睹。因此必须认识到学风建设不光是辅导员的事,而是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的事,需要实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2.4 学生自身层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构建优良学风的落脚点最终要靠学生本身来实现。要真正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依靠他们自身的努力。
2.4.1 养成正确的学习观
培养自主学习观,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激发和增强学习动力,自觉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正确对待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专业兴趣,正确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同时也要淡化专业的界限。
2.4.2 加强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发挥他们在政治上的导向作用、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学习上的榜样作用、工作上的表率作用和生活上的模范作用,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2.4.3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要积极开展专业实践、社会服务、三下乡等,使自己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1]郑廷友,陈静,冯亮波.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甘寿国.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9(06).
[3]陈钢.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1).
[4]郑玮华,吴梦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深层次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5]周远清.学风就是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4-04-07.
[6]张德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