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城市“成长”
2015-08-15李仕羽
◇ 文/本刊记者 李仕羽 ◇ 图/本刊记者 黄 宇
希望这是对陶洁的一个恰当称谓:城市行者。
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山城土著,到一座城池的影像记录者,陶洁用了十年时间。他镜头的视野几乎触及重庆每一个角落,无论走街串巷,还是爬坡上坎,无论工作需要,还是打发闲暇,陶洁总在寻找、记录、见证的路上。
见面当天,陶洁计划着上南山拍夜景。他翻看着转存到手机里的照片,那是之前拍的,那两天,重庆的天特别蓝。
这座城市的发展,陶洁看得见。国泰大剧院、南滨路、洪崖洞……这些都为陶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桥是重庆的特色,自然也是陶洁最爱的摄影题材之一。
1980年,重庆第一座横跨长江的公路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建成,陶洁记忆犹新。
那时他还是学生,学校组织大家去“丢石板”,也算是参与了大桥建设的一部分。
但他无法用实物的方式留存这些记忆。而今,随着一座座大桥横跨长江、嘉陵江,陶洁的镜头也不断变换着角度。在他眼里,他不是在记录一座座桥,而是在用一种他喜欢、也适合的方式,记录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相较于现代都市的繁华如织,陶洁或许更钟情于老风物里的山城。
他从小在望龙门长大。这些年来,他的镜头里留下了无数山城的过往,有日渐消失在大桥下的轮渡,有留存着重庆发展记忆的厂区,有积淀着商贸与交流的会馆。还有,那些将城市文脉浸润到青石里的深巷。
每年,陶洁都会背上相机,回到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望龙门街区转转。
这里是重庆历史最厚重的街区之一。每年都在变,今年的照片和去年比又有了新的不同。50年间,陶洁亲眼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取代那些早已捻熟于心的老旧建筑。
发展,总需要新老交替。陶洁用镜头记录这种交替的过程,也将必然成为历史的一些“物件”,永久留在相框里。
2014年,陶洁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来到上世纪中期热闹繁荣的特殊钢厂采风。让位于发展,这里将逐步拆除。
陶洁决定为这里留下最后的影像。在拍摄过程中,他偶遇了一群上世纪60年代工作在这里的老工人,他们到这片自己曾挥洒汗水、泪水和青春的地方,看最后一眼。
在一座老旧厂房前,陶洁按下快门的瞬间,一位老婆婆无意间闯入镜头,被永久定格。之后,当陶洁将这组照片挂到网上,一位网友竟认出了这正是他的母亲。
这就是记录的意义。对于陶洁来说,摄影不是一份矫柔做作的工作,不需要刻意为之,更不需要摆拍造型,很多时候,拍摄者所追寻的风景往往会主动走进镜头里。
一座整洁、干净的城市,总能给人们留下浓郁的惬意。2015年,主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将成为一项重点工作。
陶洁也有一个宏大的愿想,他想用镜头,去发现和记录那些让人激动的城市细节。
但这不是他的全部。他打算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记录人—关乎那些即将消失的老行当以及伴随城市现代化进程而新兴的职业。无论是巷陌相闻的“戗刀,磨剪子嘞”,还是骑着电动车从身边飞驰而过的快递员,在他看来,这些无疑才是城市成长变迁的灵魂。
他近乎执拗地认为,建筑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想见证一座城市,就必须认知充斥于城市间的个体。他们的生存状况,能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也许这就是陶洁镜头记录城市的心愿—重庆,曾经这样,不再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