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5-08-15
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生产生活质量,过上美好幸福日子,是当今农村科学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海南省琼海、澄迈、儋州、万宁、琼中等市县,先后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化肥、农药、激素、地膜等的大量使用,使农村生活、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是提升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如何进一步推进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自然人文特色彰显的“美丽乡村”,笔者认为应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一、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的负面影响
农业是海南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海南经济十分重要的增长极和农民就业致富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海南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步建成了国家重要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海洋渔业基地等,农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4%左右。农业生产每年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农业废弃物品。据有关数据显示,海南作为农业生产大省,大约种植300万亩冬季瓜菜,250多万亩热带水果、近70万亩香约蕉,以及其他的农作物。每年使用农膜、套袋约2万吨,农药1万吨,喷滴灌设施2000吨,化肥160万吨,农田残留废弃物超过10万吨,并以每年新增残留约2万吨的速度增加,由于大部分农业废弃物品没有回收循环利用,不仅浪费了可利用的再生资源,而且对农村的土壤环境、水源环境、空气环境和卫生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近20多年,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及激素,带来无法避免的伤害。海南耕地质量逐渐下降,近年海南省出现的绿橙黄龙病、槟榔黄花病、香蕉枯萎病等,使相关产业受到致命打击,与耕地质量的下滑密切相关;严重的农药残留,使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产”出来的,影响了海南省农产品的声誉和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两栖动物减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布着众多养殖场,畜牧养殖等面源污染威胁水源地饮用水安全。
二、发展有机农业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一)有机农业的含义
有机农业是指根据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人工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机农业是一种较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并能提供消费者健康与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
(二)发展有机农业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指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将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好家园。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城乡居民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
1.有利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海南有200多个乡镇、2万多个自然村,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的64%左右,仍然处于欠发达阶段。海南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从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切入,通过开展整治脏乱差、改造危房、改水改厕、硬化道路、绿化美化等,经过14年的建设,农村落后的人居环境大为改观。然而,文明生态村是依靠政府资金的大量投入实现自上而下创建的,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无法保证持续投入,一些文明生态村在创建后不久,农村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很多村庄的道路、屋前屋后都是污水横流、人畜粪便随地,垃圾围村现象日益严重。有机农业强调有机农业投入和生物措施,有机农业的耕作或养殖方式,是弃用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物质,将农业和人畜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开展有机农业生产,将各类农业有机废弃物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可以促进农村日常生活垃圾进入农业生产的有机化循环,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彻底改变当前脏、乱差的面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能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就业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倍受关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餐桌上的食物是否安全,有机农产品安全、卫生、营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发达国家和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以消费有机食品为时尚,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使有机农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状态。海南有机蔬菜每年接到上海、北京、长沙等地的订单有2万多吨,而产量只能满足其1/5左右。发展有机农业能创造不菲的经济利润。有机农产品价格比普通农产品的价格高出3-5倍,甚至10倍,价格波动小。海南澄迈藻花香猪每斤售价最高达268元,海南中海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小南瓜20元一个,有机圣女果十元一斤。引导农民开展有机农业生产,可以提高“美丽乡村”的观赏性及旅游内容(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此外,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发展有机农业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在城镇化进程中无疑是就地城镇化的最好方式。
3.维护自然和谐,保护生态环境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统一,海南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有机农业非常符合海南生态省建设的要求。有机农业是针对传统“石油农业的弊端而提倡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一种不用化肥、合成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这一农业体系中,尽可能依靠农作物轮作,秸杆返田,施用有机肥来保持土壤肥力,通过生物或物理方法消除杂草及病虫害,以获取相应健康的农副产品。如陵水番木瓜基地杀虫则是用粘虫纸板和灯箱等物理方式。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消除常规农业的一些负面影响,极大缓解生态和环境的压力,使农业的生产环境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对海南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改善的作用。
三、海南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一)生态优势
有机农业对生产环境的空气、水、土壤、有严格的要求。生产地大气环境必须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生产用水必须符合有机农业的水质标准要求;土壤环境必须符合有机农业对土壤质量要求。海南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长夏无冬,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1.5%,是全国三个没有经过工业文明洗礼的地方之一,拥有全国一流的大气、水体质量,耕地没有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富含有机质,广大农村腹地几乎是未开发的处女之地,生态环境良好,海南地理单元相对独立,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省份,为理想的绿色、安全、健康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海南生产的农产品纯天然,无污染很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
(二)资源优势
有机农业体系需要有大量生物有机肥作为物质支撑,有机农业生产中对肥料的要求是使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严禁使用化肥,污水,污泥和未经堆制的腐败性废弃物,更不允许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尿。海南热带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农业废弃物提供了充足有机质物料,采用堆肥发酵或沼化工程技术,制造有机肥,为发展海南有机农业,生产有机食品创造了巨大市场商机。
(三)产业优势
2008年海南第一例有机产品成功申请以来,海南有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0年海南有机农产品已涉及到瓜菜、畜牧、咖啡、茶叶、渔业等16个农产品。至2012年从事有机农产品种植自共有的企业30多家。至2014年已有17家企业获得有机证书,共取得有机证书27张,总种植面积为10000亩左右,拥有海南五指山黎乡野山鸡养殖基地,万宁市兴隆农场有机咖啡基地,东方市感城镇布磨村有机蔬菜基地等。
四、发展有机农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扩大有机农业发展规模
目前,海南省有机农产品已涉及到瓜菜、畜牧、咖啡、茶叶、渔业等农产品,总种植面积为10000亩左右,而大部分有机农产品产品是由小规模农户组织生产与管理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各自为政等问题较突出。很多农户对有机农业缺乏了解,在选择合作公司时往往受经济利益方面的吸引,忽视了自身差异化的需求,造成品质难以得到保证。海南要发展有机农业必须改变单家独户生产的格局,加强规模建设。只有生产上规模,才能保证有机农产品的品质和降低成本,形成商品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在种植业上,加快土地依法流转,将分散的土地进行统一开发,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把龙头企业和农户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共同体和共生体。在养殖业上,强化规模养殖,重点发展专业大户,促进农户零星养殖向规模化、专业化养殖转变,逐步扩大有机茶、有机蔬菜、有机茶叶渔业等有机有机农业种养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二)加大渠道建设,促进产品销售
海南省农村市场体系发展滞后,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产业缺乏,农产品销售多为马路集市,使农产品的价值大打折扣。有机农产品种养时间较长,生产成本高,销路是制约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拓宽营销渠道,减少流通环节,才能使有机农产品获得长足发展并能够卖出好价钱。加大渠道建设,应采取直营店、城乡对接、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销售。采用直营店来销售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不但可以减少产业链的流通环节,减少中间流通的成本,而且可以把生产的农产品打造成当地的一个品牌;采取城乡对接的模式,即城市消费者与乡村生产者直接联系,城市消费者可以在节假日下乡旅游,参与并见证乡村生产者的每一生产环节,比商业机构的有机认证可靠。借助电子商务的形式来进行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可以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机农产品产品的各种信息,如产地在哪里,质量是如何进行控制的,使消费者对产品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从而增加信任度,扩大有机农产品销量。
(三)推进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今产品的竞争已发展到品牌竞争,品牌代表着产品的质量、信誉和美誉度,谁拥有品牌,就能占领市场。近年来,尽管海南省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品牌,但大多数产品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并不高。为此,在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税收、贷款、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倾斜,做大做强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发有机食品,制定有机农业的补贴政策,对获得认证的生产加工企业等给予补贴。加强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以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依托,确保有机农产品“认证一个、过硬一个、成功一个”。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利用国内外大型会展平台,组织生产经营主体“走出去”,开拓绿色有机食品域外市场,提升海南省有机农产品知名度。
[参考资料]
[1]翁伯琦.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N].科学时报,2013-09-23.
[2]范传贵.中国农业生态环境堪忧:长期发展须法制保驾[N].法制日报,2014-01-28.
[3]吴文良.有机农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建议[N].农民日报,2012-12-11.
[4]况昌勋.有机农业“调出”海南味道[N].海南日报,2014-01-20.